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區多領域延伸觸角 惠及民生取得可圈可點成績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王睿 “濱海新區民政工作要在‘暖’‘實’‘強’上下功夫, 把百姓口碑作為檢驗工作的最終標準, 嚴格落實各項民政政策, 真正讓百姓認可……”日前, 記者在濱海新區召開的2018年民政工作會議上獲悉, 2017年, 新區在各項惠民政策、救助保障覆蓋面、社會福利事業等多領域延伸觸角, 確保落地生根, 惠及民生暖民心。 一年來, 民政工作亮點頻出, 取得了可圈可點的喜人成績。

對農村留守兒童建資訊台賬

2017年, 濱海新區通過《濱海新區關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在現有95項救助保障政策基礎上,

新增救助項目19項, 提高標準15項, 實現大病救助標準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860元, 城鄉低收入家庭救助標準調整為每戶每月258元, 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標準、農村集中供養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1720元, 全區實現城鄉救助標準統一;同時統籌城鄉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 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 新區對39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關愛保護工作, 建立資訊台賬, 實行動態管理, 並積極推進低收入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工作;全年共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3287人次, 救助率達到100%。

在優撫安置和軍休工作上, 新區加強涉軍維穩, 制定《濱海新區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軍民深度融合重大戰略思想進一步加強雙擁工作的意見》,

統籌城鄉優撫標準, 落實自然增長機制, 及時調整各類優撫補助標準, 並做好接收退役士兵工作, 建立起443個複退軍人服務聯絡點, 做好相關資訊採集。

提升改善養老服務水準

為推進社會福利事業發展步伐加快, 落實養老各項福利政策補貼, 調整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標準, 2017年, 新區啟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試點工作, 增加困難老年人可支配收入;制定落實《濱海新區2017年養老院服務品質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加強對養老機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和監管力度, 切實提升改善服務水準。

對於第一、第二、第三老年養護院等政府重點養老專案建設,

新區著力打造硬體設施、安全管理、養護服務、醫養結合的一流養老工程, 落實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品質相關政策要求, 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 推進社會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推廣智慧居家養老模式;推動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建立合作機制、簽訂合作協定。 據統計, 2017年, 新區新建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6個、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試點改革10個, 已運營養老機構達22家, 總床位數近3600張。

社區基層組織全覆蓋

此外, 新區基層治理創新工作也穩步推進。 2017年新建社區居委會17個、社區工作站2個, 全區社區居委會達293個, 實現了社區基層組織建設管理全覆蓋。 同時更新行政區劃圖冊, 對全區44宗“飛地”界線進行勘測,

形成《2017年濱海新區範圍內飛地界線勘測報告》;組織相關部門和街道開展社區垃圾大清理大檢查大整改活動, 全年有24600餘名志願者參與, 共清理社區垃圾12.3萬餘處。

不僅如此, 新區還全力推進美麗社區創建活動, 全區20個社區被命名為市級美麗社區。 並且加強舊樓區長效管理, 制定出臺《濱海新區舊樓區長效管理區、街兩級財政補貼資金管理使用暫行辦法》, 在全區365個老舊社區中, 實行清掃保潔、門崗值勤、巡視管理和車輛停放秩序管理等四項基本服務和資訊化管理。

老舊社區實行物業管理

濱海新區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今年, 新區民政工作將建設四大體系, 基本民生保障體系、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社會組織協同體系、基礎社會服務體系。

其中, 新區將健全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 出臺實施“提標擴面”“降門檻”“一攬子”政策, 增加救助保障項目19項、調高救助標準15項, 建立救助保障資金自然增長機制, 保障救助金達到12億元, 確保覆蓋全區困難群眾。 同時出臺實施新區“十三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創新開展老齡和養老服務, 加快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不僅如此, 新區還將建立健全“4+N”社區組織管理體系:每個社區配備1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兼居民委員會主任)、1名專職副書記、2名居委會專職副主任, 社區工作站另按每300戶左右配置1名社區工作者, 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同時實施“紅色”舊樓區長效管理, 推動365個老舊社區實行物業管理,提高物業管理水準。

推動365個老舊社區實行物業管理,提高物業管理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