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時期,馬超扼潼關固守,曹操是如何攻入關中的?

三國時期, 潼關取代秦漢時期的函谷關成為了關中的東部門戶, 是天下第一等的險關。 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以一泥丸塞潼關, 關東大軍不得過也。 馬超更是西涼之猛將, 佔據潼關天險固守, 曹操是如何攻進去的呢?

建安十六年, 曹操想要出兵討伐漢中的張魯, 途徑關中。 關中的各路諸侯表明上臣服於曹操, 但是實際上卻獨霸一方, 各自為政。 曹操要征討漢中的張魯, 帶大軍西進, 關中諸侯自然會覺得這是曹操的假虞滅虢之計, 所以關中眾諸侯聯合起來反抗曹操, 以韓遂、馬超為統領, 扼守潼關, 將曹軍拒於關外。

曹操統帥大軍強攻潼關, 結果久攻不克反而被馬超打得割須棄袍、狼狽鼠竄。 最後曹操也見識到了潼關的易守難攻, 所以改變了戰術:他自己將大軍聚集在潼關吸引馬超、韓遂等人的注意, 讓潼關各諸侯將軍隊都集中在渭河之南的潼關一帶。 然後命令宿將徐晃渡過黃河, 從晉西南一帶的蒲津偷渡黃河, 突入關中, 立好營盤。 而後曹操也跟著徐晃的路線渡黃河入關中。 所以說, 自始至終曹操都沒有從正面攻破潼關, 而是從北面的蒲津渡口偷渡進入關中的。

渡河的時候曹操親自斷後, 等士兵都過去了他還留在南岸, 此時馬超追來, 箭入雨下。 要不是許褚拼死護駕, 曹操說不定就要交代在那裡了。

馬超勇冠天下, 在倚仗潼關天險固守, 就算是曹操這樣的梟雄也休想從正面攻入。 曹操最後也只是繞道偷襲蒲津渡口才進入關中的。 可見潼關確實是一大雄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