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你造嗎?賓士C換9AT居然是為了省錢!|新車必評

3月13日新款賓士C(為簡便, 以下車名均不再加“L”, 包括寶馬和奧迪)上市, 其他基本老樣子, 最大的變化在於全系換裝了9G-Tronic變速器。 沒錯, 是全系, 包括配備1.6T發動機的C180。

雖然C級將在2017年換裝9G-Tronic的傳聞早已有之, 但坊間的一些疑惑依然存在。 例如有人認為, 賓士大可不必現在就換裝9G-Tronic;當然亦有人覺得這才是賓士, 就是厚道、有品。 Anyway, 賓士此舉無論如何肯定是要點贊的。 然而聽到所謂“厚道”之詞, 必評菌卻不以為然。 相反, 我們在這裡可能要提出一個你可能認為荒謬的觀點:賓士此舉其實是為了省錢。 什麼?難道9G-Tronic比之前的7G-Tronic成本還低嗎?別著急,

慢慢往下看。

從慣例看, 賓士C確實不必此刻就換9G-Tronic

或許我們是“被虐”慣了, 總覺得合資廠商不被“逼到那份兒上”, 是不會把好東西拿來的。 例如眼前這個賓士C, 按照老眼光看, 它現在確實沒必要急著換9G-Tronic。

從一組資料大家就能有感覺。 2016年全年,

賓士C的銷量是10.54萬輛, 超過奧迪A4的9.74萬輛, 也超過寶馬3系的9.69萬輛。 2017年前兩個月, 賓士C級也都是這個細分市場的銷量冠軍。 很顯然, 賓士C並沒有被對手“逼到那份兒上”。

具體到車型, 奧迪A4全新換代, 款型要比賓士C更新, 但它換裝的變速器是7速的, 可以視作與老款賓士C一個等級。 銷量上, 也對賓士C級已毫無威脅。 另一個對手寶馬3系雖然有8AT, 但車型款式已老, 在其換代前, 也不可能撼動賓士C級現有的地位。

也就是說, 當下的賓士C, 正處在“最好的時代”。 它僅僅憑藉7G-Tronic, 已可以在市場上穩拿冠軍。 既如此, 賓士為何還要如此迅速的更換9G-Tronic?真的是如人們覺得的那樣, 賓士更“有品”、更“厚道”嗎?當然不是。 賓士此舉, 其實與戰略有關。

戰略1:鞏固已有的地位至關重要

前面說過, 奧迪A4對於賓士C的威脅已經解除, 但新一代寶馬3系卻不容小覷。 如何在寶馬3系之前鞏固自己已經獲得的老大地位, 這遠比下一步寶馬3系上市後再見招拆招更顯謀略。

我們知道, 豪華品牌之間比拼的已不再簡單是尺寸或者資料。 除品牌力以外,

口碑則是另一大關鍵。 在新一代寶馬3系上市時, 如何不讓更多的人轉投寶馬陣營, 賓士C車主的回饋極為關鍵。 然而老款C級的7G-Tronic, 著實是不利於這種口碑的營造。

必評菌在這裡絕對不是唯資料論, 但對賓士而言這卻是事實, 而且是很極端的事實——用天壤之別來形容7G-Tronic與9 G-Tronic的差異毫不過分。 賓士的這個7G-Tronic的表現, 開過的都知道。 那種極速換擋時的拖遝、中低速換擋時的頓挫, 別說對應賓士的名號, 簡直比有些4AT還差。 或許這種表現是出於傳動效率的考慮, 但口碑不好是肯定的。 相反, 賓士的這個9G-Tronic則走向另一個極端, 大有(當下)“全球最好變速器”的架勢——無論從齒比範圍、檔位設定的合理程度、換擋速度、傳動效率還是換擋平順性,

都算得上是“變速器界”的典範。

如果賓士推遲對C級變速器的更新, 那麼意味著在新3系上市之前, 它的口碑都會受到7G-Tronic的影響。 這些車主可能不懂什麼變速器匹配, 他們只會覺得(低速駕駛)“有時候不舒服”、(大力加速時)“有時候不得勁兒”。 對應到具體的評價, 往往是“賓士某些方面還是不行, 開起來還是不如寶馬(甚至奧迪)爽”。 這樣的“口碑”在面臨最具威脅的對手(新一代3系)時, 當然是賓士所不願意看到的。

反之, 賓士儘早更換9G-Tronic, 將這個BUG徹底消除。 雖然口碑不可能就此完美, 但較之之前的7G-Tronic好得多是肯定的。 這種傳導效應一旦形成, 將更有利於賓士C級坐穩該級別冠軍的位置, 並由此形成良性迴圈。 到那時, 即便寶馬3系換代再出彩, 想奪取冠軍也難了。

當然,噱頭意義也是不能少的——如此一換,有了同級唯一9AT的名號,奧迪A4只能是直接趴下,靠價格混日子,新3系上市也得更多掂量掂量。

戰略2:加速9G-Tronic普及,算總帳是“划算的”

回到文章開頭說到的觀點。是不是必評菌真覺得9G-Tronic比7G-Tronic成本低?當然不可能。且不說多兩個檔,即便是都是7 G-Tronic,新一代成本更高是肯定的(研發成本還沒攤銷完)。

然而從長遠戰略的角度看,賓士儘早更換9 G-Tronic卻更有利於整體的成本控制。怎麼講?瞭解汽車技術研發的都清楚,無論是整車,還是某個核心部件(如發動機、變速器),具體的製造成本其實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其實是研發費用的攤銷。說得再直白一點,9 G-Tronic用的那些金屬材料,“論斤稱”比7 G-Tronic貴不了多少。它貴的,一方面是對應到每台變速器的研發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於相關部件都是新開發的,製造成本也相應更高。

所有這些成本,都與“量”密切相關。只有加速9 G-Tronic普及,把量沖上去,它的單機成本才能降下來,從而更好地在與競品較量的時候形成競爭力(性能強于對手的情況下成本可能還能低於對手)。如此,才能與賓士整體的動力總成戰略相吻合。因此在這個階段,如果賓士依然留戀雞肋般的7G-Tronic,其實是因小失大的。

必評小結:

說到這裡,我們仍然要為賓士C的更換變速器點贊。別的不說,至少在戰略上,賓士還是顯露出大格局的。這要遠比那些守著已有的技術捨不得放手,導致新技術又無法迅速普及的廠商要“局氣”得多。只是所有這些,都是在商言商的謀略,一切為了市場和品牌營造,而與所謂厚道並無半毛錢關係。

想奪取冠軍也難了。

當然,噱頭意義也是不能少的——如此一換,有了同級唯一9AT的名號,奧迪A4只能是直接趴下,靠價格混日子,新3系上市也得更多掂量掂量。

戰略2:加速9G-Tronic普及,算總帳是“划算的”

回到文章開頭說到的觀點。是不是必評菌真覺得9G-Tronic比7G-Tronic成本低?當然不可能。且不說多兩個檔,即便是都是7 G-Tronic,新一代成本更高是肯定的(研發成本還沒攤銷完)。

然而從長遠戰略的角度看,賓士儘早更換9 G-Tronic卻更有利於整體的成本控制。怎麼講?瞭解汽車技術研發的都清楚,無論是整車,還是某個核心部件(如發動機、變速器),具體的製造成本其實只是一方面,更多的其實是研發費用的攤銷。說得再直白一點,9 G-Tronic用的那些金屬材料,“論斤稱”比7 G-Tronic貴不了多少。它貴的,一方面是對應到每台變速器的研發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由於相關部件都是新開發的,製造成本也相應更高。

所有這些成本,都與“量”密切相關。只有加速9 G-Tronic普及,把量沖上去,它的單機成本才能降下來,從而更好地在與競品較量的時候形成競爭力(性能強于對手的情況下成本可能還能低於對手)。如此,才能與賓士整體的動力總成戰略相吻合。因此在這個階段,如果賓士依然留戀雞肋般的7G-Tronic,其實是因小失大的。

必評小結:

說到這裡,我們仍然要為賓士C的更換變速器點贊。別的不說,至少在戰略上,賓士還是顯露出大格局的。這要遠比那些守著已有的技術捨不得放手,導致新技術又無法迅速普及的廠商要“局氣”得多。只是所有這些,都是在商言商的謀略,一切為了市場和品牌營造,而與所謂厚道並無半毛錢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