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趙志華:返鄉創業富鄉鄰

隨著柘城縣經濟的蓬勃發展, 吸引很多在外創業的柘城青年返鄉創業、建設家鄉。 趙志華就是其中的一員。

趙志華今年29歲, 是柘城縣胡襄鎮賈口村村民, 原來在上海是位釀酒師。 在柘城縣“雙創”政策的感召下, 趙志華決定投身到家鄉的經濟發展熱潮中。 趙志華說:“在外工作時, 聽說家鄉扶持農業發展, 扶持貧困戶脫貧致富, 有很多鼓勵政策。 我就想回來, 流轉部分土地, 在政府的支持下, 借助自己的釀酒技術和上海的市場, 紮根家鄉農村, 發展特色農業, 自己致富也幫村鄰增加收入。 ”

2015年秋, 趙志華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賈口村10畝土地,

種植葡萄樹。 從10畝開始邊試驗、邊擴大規模, 發展高效農業。 2016年, 趙志華又聯合其他6位村民, 共同成立了侑景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 再次流轉土地100多畝。 通過到外地學習、考察, 趙志華把合作社打造成了集種植、養殖於一體的立體化合作社。

合作社以葡萄樹、桃樹、梨樹種植為主。 樹下長草, 為了除草, 合作社在果樹下養殖了200多隻鵝。 趙志華介紹:“養鵝的目的, 主要吃葡萄樹下面的草。 這樣, 既省了打除草劑, 確保水果達到無公害水果的標準, 又能發展綠色養殖。 ”

在浙江務工的同村村民劉飛, 非常認可趙志華的理念, 也辭了工作, 回家加入合作社, 準備在家鄉大幹一番。 劉飛對合作社發展生態園項目充滿信心,

他說:“現在咱們這兒富裕了。 有了發展生態農業的經濟基礎。 水果下來後, 走生態採摘這一塊, 就能有不錯的效益。 ”

2017年, 是合作社種植的葡萄樹掛果的第一年。 因為葡萄顆粒飽滿、甜度高、口感好, 深受市場歡迎, 上市後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發展以葡萄為主的生態農業給合作社成員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同時, 合作社也讓周圍的村民和貧困戶得到了好處。 趙志華介紹:“平時, 合作社裡有10來個人在這兒工作, 葡萄採摘時, 要用30多人。 合作社配合扶貧, 用的工人主要是貧困戶。 很多貧困戶因為年紀大了, 不能外出務工, 在家門口幹農活, 都能幹, 還能掙錢。 ”

曹天運是賈口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他將家裡的兩畝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

每年有了固定的2000元的流轉金。 同時, 合作社又給他提供了就業崗位, 每年又能掙近2萬元。 曹天運說:“我原來在家裡, 沒有什麼事掙不到錢。 想外出務工, 因為歲數大沒人要。 現在, 每天到合作社上班, 幹一些輕鬆的農活, 每天能收入50多塊錢。 很滿足。 ”

和曹天運一樣, 原來在建築工地幹活的貧困戶李房賢, 也選擇到家門口的合作社打工掙錢。 他說:“在合作社幹活, 與建築活相比輕多了。 現在年齡大了, 建築活不能幹了。 在合作社, 幹的都是莊稼活, 不累。 再說, 在家門口掙錢, 還能顧家。 很不錯。 ”

合作社發展規模越來越大, 目前已經流轉土地200餘畝。 流轉了70多戶農戶的耕地, 這其中, 有貧困戶5戶、土地20餘畝。 看到廣闊的市場前景, 合作社又想出了新點子,

準備動員更多的農戶和貧困戶以土地參股的形式, 加入合作社種植葡萄。 種植戶的葡萄成熟後, 由合作社負責回收, 然後深加工成葡萄酒, 賣到上海。 在延伸產業鏈後, 趙志華估算, 村民每畝的收益可以達到1萬元左右。 趙志華信心滿滿地說:“我在上海學習的釀酒技術, 確保做出的酒品質好。 待全村大面積種植葡萄後, 酒就有了更大的量, 賣到上海等大城市的管道也就能固定下來, 收益就更有保障。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