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習近平用3個W讓你輕鬆會意

我們常說的體系, 是在一定範圍內按一定秩序或聯繫組成的整體, 而今天的文章要說的正是關於現代經濟體系的建設, 實現經濟體系化, 就是從系統上、管理上甚至是微觀程式上, 整合資源, 實現內部環環相扣, 發揮所長, 改其所短。 1月30日下午,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上,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對我們而言, 現代化經濟體系, 這是一個從理論上就難以完全聽懂的大課題, 但習近平對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進行了系統的闡述, 讓我們仿佛回到小學課堂上, 老師傳授的作文寫作“三部曲”——what、why、how。

What——六個體系, 統一推進

習近平強調:“現代化經濟體系, 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 使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不斷提高, 現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 人力資源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不斷優化。 要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實現市場准入暢通、市場開放有序、市場競爭充分、市場秩序規範, 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

要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 實現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公平正義、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要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 實現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陸海統籌整體優化, 培育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 加強區域優勢互補, 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要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 實現綠色迴圈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要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 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 推動開放朝著優化結構、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轉變。
要建設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 實現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 以上幾個體系是統一整體, 要一體建設、一體推進。 我們建設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 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 ”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個整體, 這意味著某一領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其他領域的利益為代價, 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經濟體系內的各個小體系相互影響、制約, 也相互促進, 所以, 在和諧共生的基礎上實現整體利益最優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目的。 這6個體系1個體制, 也就是“6+1”, 詳細地說明了怎樣的產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開放體系及經濟體制,
才是我們所希望建設的現代化經濟體系, 其中的關鍵字諸多, 如“創新”“開放”“自主”“公平”等等, 還須讀者們多多揣摩推敲, 而重點就在於, 統一推進, “一個也不能少”, 一個也不就弱。 在理論上明白還不夠, 在實踐上也要不斷進行有效探索, 多聽多看多想多創新, 開闢符合中國國情的、帶動中國發展的正確模式。

Why——國家強, 經濟體系必須強

習近平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這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域出發, 著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順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國家強, 經濟體系必須強。 只有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 才能更好順應現代化發展潮流和贏得國際競爭主動,

也才能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我們要按照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要求,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如期實現。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黨和國家的每一項重大決策的實施, 每一個惠民政策的出臺, 都離不開堅實的經濟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背景下, 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更加需要雄厚的經濟基礎。 這雄厚的基礎, 不是靠一堆經濟的量堆起來的, 而是靠“現代化”、“體系”, 我們與別的強國較量, 更多地要體現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上, 這樣才能保證高品質、可持續、深內功、強厚勁。

How——五管齊下,面面俱到

習近平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扎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和行動。要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二是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三是要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佈局,實施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同時協調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四是要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五是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第一管”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金融的立業之本,如果脫離實體經濟談發展,那就是在以錢炒錢,在做泡沫,對我們這樣的大國,不僅不利於整個國民經濟,還會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因此要凸顯實體經濟的重要地位,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製造業、網路經濟等向實體經濟聚攏融合,用雙手創造實實在在的財富。“第二管”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更多依靠科技創新提供新的動能,緊密聯繫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增創振興發展新優勢。“第三管”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便著墨頗多,城市發展步伐不能停,但鄉村振興更要著重去抓好,城鄉區域分工協作體系應不斷完善,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加強。“第四管”是開放型經濟,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制,用國際化的更高標準和更廣泛的地球資源,為經濟注入新動力。“第五管”是經濟體制改革,“不變不通,變通為用”,這要求市場經濟制度、體制不斷完善,“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這要求市場經濟體系不斷革除弊端,升級優化。五管齊下,方使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得以全面推進,切實有效。

經習近平三個W的闡述,這下你能輕鬆會意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了吧?它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基礎和支撐,這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過程,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文/學習大軍,2018年2月1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這樣才能保證高品質、可持續、深內功、強厚勁。

How——五管齊下,面面俱到

習近平強調:“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扎實管用的政策舉措和行動。要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築牢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堅實基礎。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推動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政策措施向實體經濟傾斜、工作力量向實體經濟加強,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發展環境和社會氛圍。二是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三是要積極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佈局,實施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同時協調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要把這盤大棋走好。四是要著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提高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國際競爭力,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繼續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國際交流合作。五是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第一管”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金融的立業之本,如果脫離實體經濟談發展,那就是在以錢炒錢,在做泡沫,對我們這樣的大國,不僅不利於整個國民經濟,還會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因此要凸顯實體經濟的重要地位,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製造業、網路經濟等向實體經濟聚攏融合,用雙手創造實實在在的財富。“第二管”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更多依靠科技創新提供新的動能,緊密聯繫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增創振興發展新優勢。“第三管”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便著墨頗多,城市發展步伐不能停,但鄉村振興更要著重去抓好,城鄉區域分工協作體系應不斷完善,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加強。“第四管”是開放型經濟,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體制,用國際化的更高標準和更廣泛的地球資源,為經濟注入新動力。“第五管”是經濟體制改革,“不變不通,變通為用”,這要求市場經濟制度、體制不斷完善,“不破不立,破而後立”,這要求市場經濟體系不斷革除弊端,升級優化。五管齊下,方使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得以全面推進,切實有效。

經習近平三個W的闡述,這下你能輕鬆會意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了吧?它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基礎和支撐,這不僅是一個目標,更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過程,從而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文/學習大軍,2018年2月1日)微信公眾號:學習大軍 微信ID:xuexidaju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