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市民微信拍賣競拍失敗退款月餘不到賬,記者調查“微拍”諸多亂象

“微信拍賣”, 即以微信公號為平臺, 賣家發佈商品, 由買家出價競拍文玩。 通過微信, 足不出戶就可以交易文玩藏品, 沒有中間商,

沒人吃差價, 聽起來是不是很爽?但是, “爽快”的背後卻充斥著諸多亂象。

廣州市民王先生日前向南都記者反映, 自己在一“微拍”平臺上充值, 競拍不成功後申請提現, 至今一個月仍然沒有到賬。 記者調查發現, 目前, “微拍”平臺存在設立門檻低, 藏品審核不透明, 入駐賣家互相托價的問題, 亟待行業規範。 不過據瞭解, 目前對於“微拍”平臺暫未有專門的法律規定。

競拍不成 提現一直未到賬

去年底, 王先生在一資訊平臺上看到關於“觀×微拍”的廣告。

所謂“微拍”, 指的是微信拍賣, 即以微信公眾號為平臺, 賣方在上面發佈商品資訊, 由買家出價競拍。 “微拍”的概念讓王先生感到很新鮮, 他想著或許真能通過“微拍”淘到筍嘢。 於是, 他就按照廣告上的指示,

關注了“觀×微拍”的微信公號, 進入了線上的拍賣平臺。

2017年12月26日18時到2017年12月27日21時, 該平臺有一個“和田玉專場”。 王先生迫不及待註冊了資訊, 並在平臺上充值了1500元, 用於參與競拍。 在一番流覽後, 王先生最終看中了一款“和田白玉籽料108顆多寶玉珠串”。

該平臺顯示, 藏品的競拍流程為:繳納保證金———出價競拍———競拍成功———支付貨款—確認收貨。 王先生參與競拍後, 帳戶餘額1500元中有100元“專場保證金”即被凍結。 王先生看中的該款玉器起拍價顯示為0元, 加價階梯為500元。 他報了1500元的價格, 但是看著價格節節往上漲, 就沒再叫價。 也就是說, 他此次競拍失敗了。 既然競拍失敗, 王先生就想著把平臺上的1500元提回來。

如何提現?該平臺稱, “提現需要銀行卡設置成功後,

方可提交提現申請, 預計到賬時間為1-7個工作日。 每筆提現銀行需收取5元手續費。 ”2017年12月29日, 在平臺上王先生設置了銀行卡操作提現, 但是, 他發現, 這筆錢遲遲沒有到賬。

投訴客服無人應答

王先生急了, 就打“觀×微拍”微信公眾號上留下的諮詢熱線, 卻發現這個電話只能留言或者發送短信。 王先生稱, 他發了短信, 卻沒有得到答覆。 之後, 他添加了“觀×微拍”微信公眾號上留下的客服微信為好友, 也一直沒有獲得通過。 截至昨日, 王先生稱, 距離提現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但是1500元仍然沒有提現成功。

昨日, 南都記者嘗試添加“觀×微拍”的客服微信號, 截至發稿時也未獲通過。 “觀×微拍”微信公眾號顯示, 該平臺隸屬於一家“上海某珍藝術品有限公司”。

南都記者通過該公司在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上的2016年年度報告找到了該公司登記的電話, 打過去卻發現該電話已停機。

平臺亂象

1 審核不透明

有買家曾購得贗品

像“觀×微拍”這樣的微信拍賣平臺不止一家。 在微信上, 南都記者搜索“微拍”, 至少就有十多家“微拍平臺”, 分佈全國各地, 經營範圍均為“非文物類收藏品”。 記者發現, 這些“微拍”平臺, 有的做的主要是文玩書畫, 有的則無所不包, 任何商品都可在平臺發佈。 平臺的營利模式主要為收取入駐的商家和個人的認證費, 或者收取成交金額的一部分傭金。

微信即可拍賣, 去中間商, 足不出戶就可以交易藝術藏品———這些往往是“微拍”平臺的宣傳廣告語,

聽起來仿佛是網路技術造福於人們的一項福利。 但是, 福利的背後, 也不可避免地充斥著亂象。

記者調查發現, 大部分平臺要求對賣家進行實名認證。 賣家一般分為兩種, 一種是入駐的商家, 一種則是個人。 對於個人, 平臺要求身份證認證, 個人要上傳身份證正反面和手持身份證拍照的照片。 而對企業, 則既要求認證個人身份證, 也要上傳公司的營業執照。

不過, 某些平臺對於個人則無須實名認證, 只要微信登錄後即可發佈商品資訊。 記者在一個“微拍”平臺上上傳了一張普通書桌的照片, 描述寫成“詩人李白生前用木桌子”, 也照樣能夠發佈, 不過會顯示為“未認證”的字樣。 記者發現, 雖然該平臺會遮罩藝術品描述中的朝代關鍵字, 但是有賣家通過中間隔點的方式(比如“清.代”)仍然能夠發佈出來。

記者注意到,有些“微拍”平臺會宣稱拍品要經過專家審核,而且作品保真且配有相關證書,比如王先生所稱的“觀×微拍”平臺。但是記者發現,平臺所謂的“專家審核”指的到底是什麼專家,具不具備文玩藏品的鑒定知識,則語焉不詳。比如在“觀×微拍”的網站上,南都記者就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專家的介紹。

正是因為審核不嚴,從“微拍”平臺上購得贗品就不足為奇了。

有媒體曾報導,一初涉收藏的市民鄭先生花數百元從某微拍平臺競得一幅所謂當代書畫名家的書畫作品,且有“合影”為證,自以為撿了漏。但是,經業內專家鑒定指出,作品是低仿的贗品,而且名家與作品合影的照片被認為“P S痕跡明顯”。

2 賣家成立群

互相點贊托價

南都記者調查瞭解到,在“微拍”平臺上,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競價,有賣家為了給自己的商品保價,往往會找托兒,將價格抬高。

記者通過QQ搜索,就能找到專門針對某“微拍”平臺的“出價互托群”,群裡有人呼籲為自己發佈的商品點贊托價。托價的結果,無形中使得價格虛高,對資訊不對稱的買家無疑是一種傷害。

3 設立門檻低

萬元即可購得軟體

南都記者調查瞭解到,進入“微拍”平臺,其實門檻極低,所需往往僅是一套系統程式。

在網上,只要搜索“微信拍賣”,就能發現有為數不少的提供微信拍賣軟體的商家。記者諮詢其中一家售賣“微拍”平臺的商家,對方稱,1萬元即可購得該款軟體。

我國《拍賣法》規定,設立拍賣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有一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註冊資本。但是記者發現,許多設立“微拍”平臺的企業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比如,一個名為“某眾微拍”的平臺帳號主體為廣州天某閣藝術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0萬元;一個名為“某古微拍”的平臺帳號主體為廣州辰某閣藝術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同樣為1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天某閣藝術品有限公司與廣州辰某閣藝術品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記地址均在廣州天河龍洞,而且法定代表人均為李某明。這可從一個側面看出,因為有利可圖,且門檻極低,有越來越多的人正爭相擁入“微拍”這片藍海。

說法

廣東省拍賣業協會:“微拍”在法律上無明確規定或禁止

微信拍賣是否受拍賣的相關法律約束?對此,南都記者撥打了廣東省拍賣業協會的諮詢電話。有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微拍”屬於公民私下的交易行為,目前在法律上對其沒有明確的規定或禁止,這也導致了在交易的規範性上缺乏有效的監督措施,市民一旦在“微拍”平臺上權益受到侵害的話,很難通過法律進行維權。

在此記者也提醒市民:對於“微拍”不要抱著撿漏的心理,一定要存提防之心。

采寫:南都記者 陳傑生

但是有賣家通過中間隔點的方式(比如“清.代”)仍然能夠發佈出來。

記者注意到,有些“微拍”平臺會宣稱拍品要經過專家審核,而且作品保真且配有相關證書,比如王先生所稱的“觀×微拍”平臺。但是記者發現,平臺所謂的“專家審核”指的到底是什麼專家,具不具備文玩藏品的鑒定知識,則語焉不詳。比如在“觀×微拍”的網站上,南都記者就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專家的介紹。

正是因為審核不嚴,從“微拍”平臺上購得贗品就不足為奇了。

有媒體曾報導,一初涉收藏的市民鄭先生花數百元從某微拍平臺競得一幅所謂當代書畫名家的書畫作品,且有“合影”為證,自以為撿了漏。但是,經業內專家鑒定指出,作品是低仿的贗品,而且名家與作品合影的照片被認為“P S痕跡明顯”。

2 賣家成立群

互相點贊托價

南都記者調查瞭解到,在“微拍”平臺上,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競價,有賣家為了給自己的商品保價,往往會找托兒,將價格抬高。

記者通過QQ搜索,就能找到專門針對某“微拍”平臺的“出價互托群”,群裡有人呼籲為自己發佈的商品點贊托價。托價的結果,無形中使得價格虛高,對資訊不對稱的買家無疑是一種傷害。

3 設立門檻低

萬元即可購得軟體

南都記者調查瞭解到,進入“微拍”平臺,其實門檻極低,所需往往僅是一套系統程式。

在網上,只要搜索“微信拍賣”,就能發現有為數不少的提供微信拍賣軟體的商家。記者諮詢其中一家售賣“微拍”平臺的商家,對方稱,1萬元即可購得該款軟體。

我國《拍賣法》規定,設立拍賣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有一百萬元人民幣以上的註冊資本。但是記者發現,許多設立“微拍”平臺的企業都沒有達到這個標準。

比如,一個名為“某眾微拍”的平臺帳號主體為廣州天某閣藝術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10萬元;一個名為“某古微拍”的平臺帳號主體為廣州辰某閣藝術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同樣為1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廣州天某閣藝術品有限公司與廣州辰某閣藝術品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記地址均在廣州天河龍洞,而且法定代表人均為李某明。這可從一個側面看出,因為有利可圖,且門檻極低,有越來越多的人正爭相擁入“微拍”這片藍海。

說法

廣東省拍賣業協會:“微拍”在法律上無明確規定或禁止

微信拍賣是否受拍賣的相關法律約束?對此,南都記者撥打了廣東省拍賣業協會的諮詢電話。有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微拍”屬於公民私下的交易行為,目前在法律上對其沒有明確的規定或禁止,這也導致了在交易的規範性上缺乏有效的監督措施,市民一旦在“微拍”平臺上權益受到侵害的話,很難通過法律進行維權。

在此記者也提醒市民:對於“微拍”不要抱著撿漏的心理,一定要存提防之心。

采寫:南都記者 陳傑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