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約車新玩家入局廣州,“羊毛黨”盯上一個月4000萬獎勵

滴答的司機端App頁面顯示, 滴答對司機的補貼每月最高可達6000元。

沉寂多時的廣州網約車市場近期再度熱鬧起來。 近日, 有消費者向南都記者爆料,

她上周日用滴滴叫了輛網約車, 但上車後, 司機李師傅(化名)不斷向她推薦下載滴答App。 在掃碼了李師傅專屬二維碼下載了滴答後, 她得到了66元打車券, 而李師傅則獲得了10元獎勵, 據說他當天已推薦了10多名使用者下載滴答軟體。 上述爆料人還稱, 她同時用滴答下單叫車, 而接到單的李師傅在滴滴上選擇了線下結帳, 最終整個車程的費用, 是在滴答App上完成, 並享受到了補貼。

自去年12月滴答拼車計程車業務進入廣州以來, 其在司機端不斷給予較大補貼。 南都記者推算, 一個月補貼起碼耗費4000萬元。 昨日, 南都記者聯繫上滴答拼車聯合創始人李金龍, 他告訴南都記者, “其實我們不喜歡打補貼戰, 市場已經驗證補貼戰積累的用戶是很難有忠誠度可言。

現在的補貼只是給用戶的一個‘見面禮’。 有句古話: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補貼戰’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攻城’, 而滴答更希望通過‘伐謀’, 給司機與用戶一個新選擇, 這也是我們看到的一個市場的需求。 ”

繼易到、美團之後, 共用計程車領域再度有新玩家。 但既然補貼戰積累的用戶難有忠誠度可言, 那麼後來的攪局者不斷重複採用這種套路入市, 將會整個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種燒錢的模式會持續多久?

重燃補貼戰?

一個月補貼消耗4000萬

“滴滴沒有優惠, 滴答有優惠嘛。 ”在推薦南都記者安裝滴答拼車時, 李師傅說。 南都記者瞭解到, 新進入者滴答不僅給計程車司機搶單的機會,

優惠活動也是五花八門。

最簡單直接的無疑是“推薦獎”。 南都記者瞭解到, 每個計程車司機可以在流花路的滴答推廣視窗領取一個專屬二維碼, 推薦用戶與司機均能獲得補貼:推薦乘客則乘客獲得66元的打車券(首單減免10元), 司機獲得10元補貼;推薦新司機並且完成首單則獲得50元獎勵。

按照過去打車軟體的常規套路, 還有新司機專享獎與沖單獎。 首單獎勵15元, 首周完成30單可以最高獲得200元補貼;至於沖單獎, 則每天完成3-4單就能獎勵15元。 “我上周剛用滴答拼車, 推薦了58個乘客跟10個司機, 也拿到滿額的專享獎跟沖單獎, ”一位滴答計程車陳師傅告訴南都記者, 他上周總共獲得1385元的獎勵。 “獎勵的錢會在審核之後第二天到賬,

到賬後的當天就可以提現了。 ”

或許受此影響, 不少司機加入“薅羊毛”的行列。 “我們兩個兄弟輪班開計程車, 一天10個小時, 大概接10單, 每個月扣掉油費、份子錢之類的, 到手也就5000多元。 ”陳師傅表示, 滴答的這一波補貼, 給他月收入至少增加了20%。

“燒錢”換用戶忠誠度?

一旦漲價用戶依然會流失

近期, 首汽約車、易到也相繼連結計程車領域, 摩拜也成立出行公司, 美團打車在南京試點了20個月後, 於不久前宣佈即將新進入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溫州、福州、廈門等7個新的城市。 繼並購快的、U ber中國, 在網約車市場“領頭羊”位子安坐了一年之後, 滴滴如今又面臨新對手的挑戰。

南都記者留意到, 新對手大部分仍採用補貼模式入市攪局。

按照美團打車準備進入的7個新城市的用戶補貼方案, 其補貼金額可以達到5600萬元, 有許多專車司機也曾向南都記者坦言, 如果美團補貼力度夠大, 不介意“多一個平臺接單”。 而剛剛回歸的易到則搶先宣佈降低傭金變相補貼。

據滴答官方透露, 目前通過滴答平臺認證的計程車數量是14.2萬輛, 認證司機已超過18萬名, 認證計程車占城市計程車總量超70%, 其中廣州滴答計程車應答率達86%。 鑒於目前司機覆蓋量較大, 推薦獎可能到了極限。 如果按照這一數字推算, 只算滿額的專享獎與沖單獎(305元), 滴答的這一個月補貼起碼耗費4000萬, 這還不包括乘客端的優惠券補貼。

不過, 滴滴和快的早年上演的瘋狂“燒錢”大戰讓不少人心有餘悸, 為了搶奪用戶, 馬化騰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曾透露,最高一天虧4000萬。不止如此,“燒錢”大戰獲得的用戶忠誠度並不高。“易到沒有保住先行者的優勢,是因為我犯了一個錯誤,沒有認識到分享經濟的規律,就是必須要便宜。”前年6月,時任易到用車CEO的周航曾告訴南都記者,“哪怕競爭對手都消滅,一旦漲價,用戶依然會流失到其他更便宜的平臺。”從這個角度說,出行市場毫無忠誠度可言。

對於這一可能的結果,李金龍告訴南都記者,“我們定位是計程車司機與用戶的‘一個新選擇’,大家也不希望只有一個選項。滴答不希望打補貼戰,確實,這樣積累的用戶沒有忠誠度。我們更希望讓司機喜歡我們,這很難用言語表達。”

但李金龍沒有透露,這種補貼大戰能夠持續多久。“當初滴滴和快的的補貼大戰,誰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盡棄了,內傷死掉了。直到後來雙方溝通,最後在很多資本的撮合下才合併。”一位元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持續的補貼大戰誰都打不下去,而短暫的補貼大戰,更有可能只是一種短期行銷手段。

計程車要漲價了?

“從業近十年

第一次感覺這不是好事”

無論前景如何,但新玩家的入局,無疑將加速網約車市場的競爭。

上個月,廣州市發改委發佈公告將在2月召開聽證會,就計程車運價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公開徵求意見。對於業界來說,這很可能是廣州計程車準備漲價的信號。

南都記者瞭解到,目前的計程車定價方案是2011年10月制定的,當時統一將起步價由9元/2.3公里(包含2元燃油附加費)調整為10元/2.5公里。目前,廣州也是北上廣深中計程車定價最低的。

“廣州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唯一一個沒有夜間服務費的城市,北上深夜間都會加收20%- 30%的服務費;長途訂單可能回程接不到客需要加收空返里程費,廣州的門檻是35公里,這也是北上廣深中收費門檻最高的,”李師傅告訴南都記者,目前他聽說的方案是晚間23點到5點要加收20%的夜間服務費,空返里程縮短到20公里。“從業近十年,我第一次感覺漲價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李師傅很無奈地表示。

目前滴滴快車的里程計費起步價10元,里程費按時間段不同,平均2 .3元/公里,時長費0 .38元/分鐘,這與計程車8元起步價、2 .6元/公里相差也不多了,但更多用戶已經更加習慣於用快車打車。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滴滴在廣東惠州等城市開始試點快車、計程車的融合方案。計程車司機同樣可以接到滴滴快車的派單。

“這某種程度體現了滴滴的規模實力。司機總收入是平均每訂單收入乘以訂單總數,如果補貼慢慢變少,每訂單收入變低,那就需要讓司機接到更多的訂單,”一位元接近滴滴的業內人士如是告訴南都記者。“在出行領域,最大的競爭力是規模。如果說補貼燒錢無法一直持續,也無法抵擋,那麼只能通過規模效應,讓司機接到更多的訂單。”

對於計程車、快車、專車來說,都是一個道理。

南都記者 蔡輝 莫柳 實習生 彭緣

馬化騰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曾透露,最高一天虧4000萬。不止如此,“燒錢”大戰獲得的用戶忠誠度並不高。“易到沒有保住先行者的優勢,是因為我犯了一個錯誤,沒有認識到分享經濟的規律,就是必須要便宜。”前年6月,時任易到用車CEO的周航曾告訴南都記者,“哪怕競爭對手都消滅,一旦漲價,用戶依然會流失到其他更便宜的平臺。”從這個角度說,出行市場毫無忠誠度可言。

對於這一可能的結果,李金龍告訴南都記者,“我們定位是計程車司機與用戶的‘一個新選擇’,大家也不希望只有一個選項。滴答不希望打補貼戰,確實,這樣積累的用戶沒有忠誠度。我們更希望讓司機喜歡我們,這很難用言語表達。”

但李金龍沒有透露,這種補貼大戰能夠持續多久。“當初滴滴和快的的補貼大戰,誰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盡棄了,內傷死掉了。直到後來雙方溝通,最後在很多資本的撮合下才合併。”一位元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持續的補貼大戰誰都打不下去,而短暫的補貼大戰,更有可能只是一種短期行銷手段。

計程車要漲價了?

“從業近十年

第一次感覺這不是好事”

無論前景如何,但新玩家的入局,無疑將加速網約車市場的競爭。

上個月,廣州市發改委發佈公告將在2月召開聽證會,就計程車運價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公開徵求意見。對於業界來說,這很可能是廣州計程車準備漲價的信號。

南都記者瞭解到,目前的計程車定價方案是2011年10月制定的,當時統一將起步價由9元/2.3公里(包含2元燃油附加費)調整為10元/2.5公里。目前,廣州也是北上廣深中計程車定價最低的。

“廣州是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唯一一個沒有夜間服務費的城市,北上深夜間都會加收20%- 30%的服務費;長途訂單可能回程接不到客需要加收空返里程費,廣州的門檻是35公里,這也是北上廣深中收費門檻最高的,”李師傅告訴南都記者,目前他聽說的方案是晚間23點到5點要加收20%的夜間服務費,空返里程縮短到20公里。“從業近十年,我第一次感覺漲價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李師傅很無奈地表示。

目前滴滴快車的里程計費起步價10元,里程費按時間段不同,平均2 .3元/公里,時長費0 .38元/分鐘,這與計程車8元起步價、2 .6元/公里相差也不多了,但更多用戶已經更加習慣於用快車打車。也是出於這個原因,滴滴在廣東惠州等城市開始試點快車、計程車的融合方案。計程車司機同樣可以接到滴滴快車的派單。

“這某種程度體現了滴滴的規模實力。司機總收入是平均每訂單收入乘以訂單總數,如果補貼慢慢變少,每訂單收入變低,那就需要讓司機接到更多的訂單,”一位元接近滴滴的業內人士如是告訴南都記者。“在出行領域,最大的競爭力是規模。如果說補貼燒錢無法一直持續,也無法抵擋,那麼只能通過規模效應,讓司機接到更多的訂單。”

對於計程車、快車、專車來說,都是一個道理。

南都記者 蔡輝 莫柳 實習生 彭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