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部頻發“16條禁令”和“紅七條”,到底在警醒誰?

一、教育部《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金等行為的規定》

檔明確了7條“紅線”, 其中包括嚴禁教師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

教育部《關於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劃出了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紅七條”:

二、教育部《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定》

發佈有償補課六條禁令:

1、嚴禁中小學校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有償補課;

2、嚴禁中小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進行有償補課;

3、嚴禁中小學校為校外培訓機構有償補課提供教育教學設施或學生資訊;

4、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

5、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

6、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資訊。

三、教育部《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作出部署》

近日,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對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作出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 《通知》指出要逐步壓縮特長生招生規模,

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 《通知》強調, 嚴格落實“十項嚴禁”紀律:

1.嚴禁無計畫、超計畫組織招生;

2.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 或採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

3.嚴禁提前組織招生, 變相“掐尖”選生源;

4.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

5.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

6.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

7.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8.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

9.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

10.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 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

從上面這“16條禁令”和“紅七條”不難看出, 校園招生腐敗、學術造假、哄搶生源現象已經受到重視, 禁令一出, 這些行為將得到遏制!

國外院校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呢?跟隨美嘉教育一起來看一下。

美國頂尖大學防止招生腐敗的制度設計

那麼, 美國頂尖大學到底是如何防止招生腐敗的呢?答案是招生錄取制度設計。 它至少包含了五個要點:

一是獨立的專業化決策。

具體有兩層含義:首先, 誰有資格作出錄取決定?以美國頂尖大學為例, 他們認為, 招生錄取是一項高度專業化的工作, 招生人員必須是接受過系統訓練的專業人士, 錄取決策必須由專業人士作出。 對專業人士的尊重意味著排斥了非專業人士的干擾和影響——因為你不專業, 所以你沒有資格來決定錄取。 在一些歐美國家, 即使是法院, 也不能決定大學應該錄取誰不錄取誰, 招生中複雜的教育決策應當交由具備專業知識的大學來決定。

其次,由上一點推論而來,招生錄取權獨立於任何個人和機構,完全屬於由專業人士組成的招生委員會。獨立性意味著排斥 了行政力量的干擾和影響。即使是大學校長——他(她)的任務是讓所有人清楚地知道,他(她)把招生錄取的職責交給了專業人士——也無法對具體的招生錄取進 程施加任何影響。極端情況下,他(她)或許可以針對某個特定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但無法改變錄取結果。

二是公開透明。

公開透明意味著招生錄取決策不是關起門來的“黑箱操作”,不能為所欲為。所有的招生資訊和流程必須在一定範圍內——例如招生委員會——毫無保留地公開,以阻止特殊利益交換。但公開透明並非意味著對全社會的公開。原因很簡單,世界頂尖大學的招生錄取實行“整體性評價”,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單一標準能夠決定錄取結果,或者說,申請學生達到了某一標準就一定會被錄取。之所以如此是為了防止學生和家長根據大學的錄取標準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這將損害學生情況的真實性,妨礙大學作出正確的判斷。

三是回避制度。

為了確保招生錄取的公平公正,世界頂尖大學普遍設立了回避制度:如果某位招生人員的子女、親屬或任何與之可能相關的人準備申請大學,該招生人員當年必須提出申請回避,或不得接觸、參與、審核、決定相關人員的申請資料。回避系主動 申報。如果事先沒有申報,一旦被發現將會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承擔嚴重的法律後果。這對任何一個世界公民來說都意味著滅頂之災。

四是不把決策權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具體有兩層含義:首先,錄取是集體決策。學生的最終錄取結果是由招生委員會成員投票決定的,而招生委員會的構成則高度保密。其次,錄取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流程,同一份申請材料會經歷多個評審人員的多個環節的審核,每個人都必須提出自己明確的審核意見——這些意見在一個封閉環境中是公開的——都會對最終錄取結果產生影響,但在長達10個月的時間裡,沒有任何一個人的意見可以決定某個學生的錄取,即使是招生辦公室主任也不行。實際上,這一機制正是基於對人類社會的深刻洞察:你也許可以搞定系統中的某一個人,但你不可能同時搞定所有的人。

五是外部監督。

上述四點都是內控機制,除此之外,在有的國家,一些頂尖大學招生機構還通過一個共同的組織來進行外部監督。這個機構制定了一系列章程和準則——例如《招生行為標準》——來規範這個組織中機構和個人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每一所大學的每一個從事招生工作的人,都明確地知道這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規範。如果哪一所大學的招生機構突破了這些底線,將受到協會的懲罰,甚至被清除出局。這對大學的聲譽將造成極大的損害。

在中國大學招生的過程中,這些規避條款往往不會出現,反而這些內容更有可能成為各大大學領導貪污斂財的最好工具,從而使中國的大學教育進一步走向墮落,在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背後的黑幕,或許有很多還沒被挖掘出來,但是,美國頂尖大學的招生政策,是絕對值得中國各大大學借鑒的。

留學生該如何面對學術誠信問題?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高校,學術不誠信涉及的範圍都很廣,包括抄襲、剽竊、一稿多投、篡改事實、偽造、考試作弊或協同作弊(例如對答案)、代考或代課、成績造假、想改成績被舉報、偽造導師簽名等等。

這些在學術研究中都會被視為是不誠信的行為。校方對於這些學術失信的行為非常重視。有些國內學生習以為常的“小聰明”,但在國外就是被當做“學術作弊”的大事。

關於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為什麼這些學生視校紀法律於不顧,鋌而走險這些學術端正的行為?有些造假、抄襲在國內似乎習以為常,可在國外卻是零容忍的big deal?這場逐漸擴散的學術誠信危機,我們的留學生應該如何面對?

在學術誠信面前,我們要做到避免抄襲,真實,材料不造假、考試不作弊、不篡改成績。

國內的教育一直以來更多的以結果為導向,我們往往把標準化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成績好壞的準則,進而導致剽竊,抄襲等學術各種急功近利的不誠信行為發生。而幾天前,一則新聞“兩次作弊被發現,女生心裡不安跳樓身亡”。作弊帶來的不僅僅是學術傷害,也有導致自卑心裡就像這位女同學一樣。學術不誠信無疑等於自殺!然而,國外的高校對學術誠信要求就更嚴格,以前一段的ACT考試取消為例,疑似泄題,而大規模取消。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國外的高校相比之國內來說,更看重學術誠信問題。

這裡美嘉教育特別提醒是,“出國留學”意味著你需要進入和適應另一個文化體系。國外高校對誠信守則是非常重視的,美國幾乎所有大學都有誠信守則,甚至需要學生簽字。近幾年來,媒體也頻繁曝出留學生因造假,抄襲等無法畢業的情況,在此小編特別提醒各位同學,從現在開始養成批判性地讀paper的思維。經典的paper也會有一些值得商榷的或者沒有完善的地方,而這些不足也正是我們這些晚輩可以做研究的入口。對所閱讀的文獻進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原封不動地挪用是避免學術抄襲的關鍵。

留學生學術造假的後果

開除、勸退,文憑沒拿到,時間和金錢也沒有了....

首先,學術不誠信是中國留學生被勸退的第二大原因,呈現連年上升態勢,2016年占比升至32.57%。占總樣本的22.98%。這種“寬進嚴出”的國外大學文化,加之中國留學生薄弱的學術誠信意識,導致其被國外高校開除的事件頻頻發生。

其次,群體性的學術誠信危機導致的直接傷害是給中國學生留學機會的減少以及留學成本的增加。

比如:海外名校對中國學生的挑選越來越謹慎,錄取幾率越來越小;各類國外考試機構則被迫用上了最先進的反作弊技術和極其繁瑣的審核程式,來儘量降低考試弊案的發生,卻屢屢臨時取消考試、延遲成績,讓大部分正常考生的申請利益受到損害等等。

美國大學不會爭“狀元”

美國大學的數量和品質都傲視全球,他們那兒有沒有搶生源的事兒呢?

美國頂尖大學雲集,在2018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美國大學在本次排名中依舊搶眼,在世界排名前100大學中有43所為美國院校,並有6所大學進入前10。

大學競爭很普遍,也很正常。但在本科生招生的時候,美國大學沒有搶“狀元”的說法。

美國的高等學校標準化入學考試SAT和ACT等都只是招生參考的一部分,優秀學生中能夠在標準化考試中獲得高分、甚至滿分的可能很多,很難對其做一個排名,也就沒有所謂的狀元、榜眼、探花。其他評價材料還有高中成績、個人陳述、小論文、教師推薦信等,因此各個學校在考查學生的時候,“高考(精品課)”成績並不是唯一的參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參考。

美國的大學錄取施行申請制,大學只能從申請本校的學生中選擇,如果學生沒有申請本校,即使條件再好也不能錄取。否則,其公正性就會受到懷疑,引發嚴重後果。

而很多美國學生都自有主見,一般都有意向學校,不會因為某個名校提供更好的條件、更好的專業、更多的獎學金就改變自己的選擇。

“在行”App預約央視阿丘專訪留學專家,BTV留學生節目金牌留學規劃師陳華老師諮詢,為你解答留學疑惑!

其次,由上一點推論而來,招生錄取權獨立於任何個人和機構,完全屬於由專業人士組成的招生委員會。獨立性意味著排斥 了行政力量的干擾和影響。即使是大學校長——他(她)的任務是讓所有人清楚地知道,他(她)把招生錄取的職責交給了專業人士——也無法對具體的招生錄取進 程施加任何影響。極端情況下,他(她)或許可以針對某個特定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但無法改變錄取結果。

二是公開透明。

公開透明意味著招生錄取決策不是關起門來的“黑箱操作”,不能為所欲為。所有的招生資訊和流程必須在一定範圍內——例如招生委員會——毫無保留地公開,以阻止特殊利益交換。但公開透明並非意味著對全社會的公開。原因很簡單,世界頂尖大學的招生錄取實行“整體性評價”,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單一標準能夠決定錄取結果,或者說,申請學生達到了某一標準就一定會被錄取。之所以如此是為了防止學生和家長根據大學的錄取標準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這將損害學生情況的真實性,妨礙大學作出正確的判斷。

三是回避制度。

為了確保招生錄取的公平公正,世界頂尖大學普遍設立了回避制度:如果某位招生人員的子女、親屬或任何與之可能相關的人準備申請大學,該招生人員當年必須提出申請回避,或不得接觸、參與、審核、決定相關人員的申請資料。回避系主動 申報。如果事先沒有申報,一旦被發現將會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承擔嚴重的法律後果。這對任何一個世界公民來說都意味著滅頂之災。

四是不把決策權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具體有兩層含義:首先,錄取是集體決策。學生的最終錄取結果是由招生委員會成員投票決定的,而招生委員會的構成則高度保密。其次,錄取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流程,同一份申請材料會經歷多個評審人員的多個環節的審核,每個人都必須提出自己明確的審核意見——這些意見在一個封閉環境中是公開的——都會對最終錄取結果產生影響,但在長達10個月的時間裡,沒有任何一個人的意見可以決定某個學生的錄取,即使是招生辦公室主任也不行。實際上,這一機制正是基於對人類社會的深刻洞察:你也許可以搞定系統中的某一個人,但你不可能同時搞定所有的人。

五是外部監督。

上述四點都是內控機制,除此之外,在有的國家,一些頂尖大學招生機構還通過一個共同的組織來進行外部監督。這個機構制定了一系列章程和準則——例如《招生行為標準》——來規範這個組織中機構和個人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每一所大學的每一個從事招生工作的人,都明確地知道這些需要共同遵守的規範。如果哪一所大學的招生機構突破了這些底線,將受到協會的懲罰,甚至被清除出局。這對大學的聲譽將造成極大的損害。

在中國大學招生的過程中,這些規避條款往往不會出現,反而這些內容更有可能成為各大大學領導貪污斂財的最好工具,從而使中國的大學教育進一步走向墮落,在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背後的黑幕,或許有很多還沒被挖掘出來,但是,美國頂尖大學的招生政策,是絕對值得中國各大大學借鑒的。

留學生該如何面對學術誠信問題?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高校,學術不誠信涉及的範圍都很廣,包括抄襲、剽竊、一稿多投、篡改事實、偽造、考試作弊或協同作弊(例如對答案)、代考或代課、成績造假、想改成績被舉報、偽造導師簽名等等。

這些在學術研究中都會被視為是不誠信的行為。校方對於這些學術失信的行為非常重視。有些國內學生習以為常的“小聰明”,但在國外就是被當做“學術作弊”的大事。

關於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為什麼這些學生視校紀法律於不顧,鋌而走險這些學術端正的行為?有些造假、抄襲在國內似乎習以為常,可在國外卻是零容忍的big deal?這場逐漸擴散的學術誠信危機,我們的留學生應該如何面對?

在學術誠信面前,我們要做到避免抄襲,真實,材料不造假、考試不作弊、不篡改成績。

國內的教育一直以來更多的以結果為導向,我們往往把標準化成績作為衡量學生成績好壞的準則,進而導致剽竊,抄襲等學術各種急功近利的不誠信行為發生。而幾天前,一則新聞“兩次作弊被發現,女生心裡不安跳樓身亡”。作弊帶來的不僅僅是學術傷害,也有導致自卑心裡就像這位女同學一樣。學術不誠信無疑等於自殺!然而,國外的高校對學術誠信要求就更嚴格,以前一段的ACT考試取消為例,疑似泄題,而大規模取消。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國外的高校相比之國內來說,更看重學術誠信問題。

這裡美嘉教育特別提醒是,“出國留學”意味著你需要進入和適應另一個文化體系。國外高校對誠信守則是非常重視的,美國幾乎所有大學都有誠信守則,甚至需要學生簽字。近幾年來,媒體也頻繁曝出留學生因造假,抄襲等無法畢業的情況,在此小編特別提醒各位同學,從現在開始養成批判性地讀paper的思維。經典的paper也會有一些值得商榷的或者沒有完善的地方,而這些不足也正是我們這些晚輩可以做研究的入口。對所閱讀的文獻進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原封不動地挪用是避免學術抄襲的關鍵。

留學生學術造假的後果

開除、勸退,文憑沒拿到,時間和金錢也沒有了....

首先,學術不誠信是中國留學生被勸退的第二大原因,呈現連年上升態勢,2016年占比升至32.57%。占總樣本的22.98%。這種“寬進嚴出”的國外大學文化,加之中國留學生薄弱的學術誠信意識,導致其被國外高校開除的事件頻頻發生。

其次,群體性的學術誠信危機導致的直接傷害是給中國學生留學機會的減少以及留學成本的增加。

比如:海外名校對中國學生的挑選越來越謹慎,錄取幾率越來越小;各類國外考試機構則被迫用上了最先進的反作弊技術和極其繁瑣的審核程式,來儘量降低考試弊案的發生,卻屢屢臨時取消考試、延遲成績,讓大部分正常考生的申請利益受到損害等等。

美國大學不會爭“狀元”

美國大學的數量和品質都傲視全球,他們那兒有沒有搶生源的事兒呢?

美國頂尖大學雲集,在2018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中,美國大學在本次排名中依舊搶眼,在世界排名前100大學中有43所為美國院校,並有6所大學進入前10。

大學競爭很普遍,也很正常。但在本科生招生的時候,美國大學沒有搶“狀元”的說法。

美國的高等學校標準化入學考試SAT和ACT等都只是招生參考的一部分,優秀學生中能夠在標準化考試中獲得高分、甚至滿分的可能很多,很難對其做一個排名,也就沒有所謂的狀元、榜眼、探花。其他評價材料還有高中成績、個人陳述、小論文、教師推薦信等,因此各個學校在考查學生的時候,“高考(精品課)”成績並不是唯一的參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參考。

美國的大學錄取施行申請制,大學只能從申請本校的學生中選擇,如果學生沒有申請本校,即使條件再好也不能錄取。否則,其公正性就會受到懷疑,引發嚴重後果。

而很多美國學生都自有主見,一般都有意向學校,不會因為某個名校提供更好的條件、更好的專業、更多的獎學金就改變自己的選擇。

“在行”App預約央視阿丘專訪留學專家,BTV留學生節目金牌留學規劃師陳華老師諮詢,為你解答留學疑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