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趙國大將廉頗為何晚年投靠魏國?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非常著名的一代大將, 卻是在最後受奸人所害, 導致不能為國盡忠, 他為何會去了魏國?

作為一代名將, 廉頗的身上有太多的閃光點了, 他是個未雨綢繆, 善於思考的大將, 也是忠心為國, 雄心壯志的鶴髮老者。 上兵伐謀, 不戰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也, 從這一點來看, 廉頗就是趙國的上將。

廉頗

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抒發了詞人的一腔悲憤之情, 而憑誰問, 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幾句話又道出了廉頗作為趙將的辛酸。

廉頗是一位大將, 雖然他的名氣比不上白起、李牧, 但是他對趙國可謂功不可沒。 廉頗者, 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伐齊, 大破之, 取陽晉, 拜為上卿, 以勇氣聞于諸侯。 廉頗在戰國舞臺上的亮相實在是令人驚豔, 因為他要面臨的敵人可不是一般人, 而是強大的秦國。 秦國崛起對趙國產生了強大的威懾力,

趙國在趙武靈王之後, 國力又呈現出式微之勢, 多虧後來出現了趙奢、廉頗等人, 這些人的出現又再一次使得趙國能繼續苟延殘喘下去。

負荊請罪

秦國想要攻打趙國, 作為他向東邊擴張的第一個國家, 他傾盡的軍隊力量是十分大的, 面對強秦廉頗冷靜迎戰,

並且秦軍多次攻打趙國都被廉頗給擊退了, 廉頗還成功說服了秦國, 聯手起來一起攻打齊國, 經過這幾次戰爭的錘煉, 廉頗漸漸為諸侯國熟知, 也受到當時的趙王賞識。 可惜好景不長, 西元前265年, 趙惠文一死, 他的兒子趙孝成王接班。 可是, 趙孝成王在任期間很不幸地遇上了白起, 聽信小人之言的趙孝成王, 因為偏聽信秦之間的話, 便任用了原趙國的大將趙奢的兒子趙括, 這個趙括便是只會紙上談兵的那位, 雖說他的父親是個極其優秀的將領, 但是他的兒子實在是沒有遺傳到父親優良的基因, 他的父親也曾經說過自己的兒子在軍事這方面, 肯定沒有什麼作為, 結果還真是應驗了趙奢的話。

戰國七雄

長平之戰, 秦軍偷換主力, 而趙國也將廉頗換下, 把趙括任命為新的將軍, 率領趙國的軍隊去攻打秦國。 趙國的運氣實在太不好了, 趙括沒什麼實際的作戰經驗, 對打仗沒什麼具體的概念, 只知道按著書本上的來, 不知道變通, 偏偏又遇上了對方是白起領隊,

趙國在長平慘敗, 白起坑殺趙軍降卒四十萬, 而此次主帥趙括也于長平被殺。 廉頗便是在這次趙國最為關鍵的戰役, 被撤換下來的, 趙國在此戰後幾近滅國, 損失慘重, 廉頗作為一名老將, 心裡如何是滋味。 趙孝成王在人們的罵聲中死去, 新任君主趙悼襄王立, 跟他父親一樣不辨忠奸、有眼無珠。

長平之戰

司馬遷在《史記》記載: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樑。從史書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廉頗仍然不受重用,自知闖禍的廉頗也不好跟趙國交代,只有出走到魏國。

影視劇中秦國軍隊

任命樂乘之後,秦趙兩國交戰,趙國屢屢挫敗,趙國這才又念起了廉頗的好,趙王便派使者去慰問廉頗。結果這個使者受到了廉頗的仇人郭開的賄賂,跑回來告訴趙王,廉頗雖然吃得下飯,胃口不錯,還是卻有點大小便失禁,身體不行了。趙王信以為真,以為廉頗真的老了,便不再重用他。

影視劇中戰國時期

雖然最後楚國悄悄派人去接廉頗為楚國做事,但終究沒有做出什麼功績,曾經輝煌至極的趙國大將在異國他鄉默默死去,廉頗至死都沒能再為趙國效力,不得不說是他的遺憾,也是趙國的損失。

都是昏庸的君王導致了廉頗的悲劇收場,本來想為國家貢獻一切,卻受到奸人所害也是無奈。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長平之戰

司馬遷在《史記》記載: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樑。從史書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廉頗仍然不受重用,自知闖禍的廉頗也不好跟趙國交代,只有出走到魏國。

影視劇中秦國軍隊

任命樂乘之後,秦趙兩國交戰,趙國屢屢挫敗,趙國這才又念起了廉頗的好,趙王便派使者去慰問廉頗。結果這個使者受到了廉頗的仇人郭開的賄賂,跑回來告訴趙王,廉頗雖然吃得下飯,胃口不錯,還是卻有點大小便失禁,身體不行了。趙王信以為真,以為廉頗真的老了,便不再重用他。

影視劇中戰國時期

雖然最後楚國悄悄派人去接廉頗為楚國做事,但終究沒有做出什麼功績,曾經輝煌至極的趙國大將在異國他鄉默默死去,廉頗至死都沒能再為趙國效力,不得不說是他的遺憾,也是趙國的損失。

都是昏庸的君王導致了廉頗的悲劇收場,本來想為國家貢獻一切,卻受到奸人所害也是無奈。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西山雨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