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番禺“十鄉會景日”!樟邊村與橫坑村聯合舉辦,熱鬧非凡!

小禺兒 番禺台

今天(農曆正月初十), 是番禺特有的“十鄉會景日”, 南村鎮樟邊村與橫坑村(樟邊村的一條自然村)聯合舉辦, 村裡按照當地習俗舉行一年一度的“十鄉會”巡遊活動!

按照習俗, “關帝聖君”神像輪流在當甲的村“坐鎮”一年, 南村鎮樟邊村是2017年“當甲村”, 南村鎮橫坑村是2018年“當甲村”, 樟邊村負責“送神”, 橫坑村負責“接神”。 送、接“神”活動在兩個村內擇定吉時, 安排活動節目起駕作迎、送巡遊。

一早, 樟邊村內齊聚10個村參加巡遊的村民隊伍, 舞龍隊、醒獅隊、花籃隊、彩旗隊、八音鑼鼓隊、生花牌匾隊, 人物角色隊伍等, 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 村民們喜笑顏開。

上午7時半, “擺會”儀式開始, 伴隨鼓樂, 10個村的醒獅整齊一致, 拜禮、跳躍、翻騰、采青、吃青、醉青,

鑼鼓聲和人聲, 鞭炮聲交織在一起, 振聾發聵, 令人振奮。 長龍在舞龍隊員手裡翻騰跳躍, 活靈活現。 “金龍擺尾”、“龍騰天地”, “盤龍”, 村民看得眼花繚亂, 現場熱鬧非凡。

接著, 又進行了“接神”儀式, 然後“十鄉會”巡遊活動正式在樟邊村開始, 村內鑼鼓喧天, 龍騰獅躍, 爆竹聲聲, 萬人空巷, 異常熱鬧。

活動吸引了大批鄉親和市民前來觀看。 巡遊活動由舞龍、醒獅、花車等等擁隨“關聖帝君”巡遊整個樟邊村主要街道, 為全村上下祈福 。

各家各戶也紛紛用燒鞭炮、“掛青”、拜祭等形式來迎接“關帝”。數百人組成的舞獅舞龍隊伍參與其中 ,在鑼鼓聲和鞭炮轟鳴聲中,浩浩蕩蕩在村內來回巡遊。巡遊隊伍長達數百米,場面十分壯觀。

同時,龍隊、獅隊及擔花欖隊在行進中不時穿插表演。村道兩旁人山人海,扶老攜幼的人群把巡遊隊伍經過的道路圍得水泄不通。

今天,樟邊村和橫坑村還筵開數百席,宴請親朋好友。

據瞭解,“十鄉會”是番禺特有的傳統習俗,“十鄉”是指番禺的東沙、坣頭、珠坑、左邊、欖塘、龍美、樟邊、橫坑、甘棠、白沙堡等十個自然村。

活動的起源是明朝年間,番禺這幾個村的村民為抗擊外來侵佔和欺侮,專門集資建設十鄉廟,用於集會的場所,為了顯示“十鄉人”的團結強大,經過“十鄉”共同研究決定,把每年的正月初十定為“十鄉會景日”。

自清末至建國初,“十鄉會”巡遊活動經歷了100多年。2012年3月,“關帝十鄉會”被列入番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巡遊活動內容有燃放鞭炮、灑淨水符、擂鼓鳴鑼、高舉彩旗、托舉牌匾,穿插金龍金獅點睛、高樁舞獅、雙獅樁陣、舞長龍、擔花籃等表演。最後,十條村輪流把“關帝公”聖像供奉一年,以祈求村裡風調雨須、國泰民安。

各家各戶也紛紛用燒鞭炮、“掛青”、拜祭等形式來迎接“關帝”。數百人組成的舞獅舞龍隊伍參與其中 ,在鑼鼓聲和鞭炮轟鳴聲中,浩浩蕩蕩在村內來回巡遊。巡遊隊伍長達數百米,場面十分壯觀。

同時,龍隊、獅隊及擔花欖隊在行進中不時穿插表演。村道兩旁人山人海,扶老攜幼的人群把巡遊隊伍經過的道路圍得水泄不通。

今天,樟邊村和橫坑村還筵開數百席,宴請親朋好友。

據瞭解,“十鄉會”是番禺特有的傳統習俗,“十鄉”是指番禺的東沙、坣頭、珠坑、左邊、欖塘、龍美、樟邊、橫坑、甘棠、白沙堡等十個自然村。

活動的起源是明朝年間,番禺這幾個村的村民為抗擊外來侵佔和欺侮,專門集資建設十鄉廟,用於集會的場所,為了顯示“十鄉人”的團結強大,經過“十鄉”共同研究決定,把每年的正月初十定為“十鄉會景日”。

自清末至建國初,“十鄉會”巡遊活動經歷了100多年。2012年3月,“關帝十鄉會”被列入番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

巡遊活動內容有燃放鞭炮、灑淨水符、擂鼓鳴鑼、高舉彩旗、托舉牌匾,穿插金龍金獅點睛、高樁舞獅、雙獅樁陣、舞長龍、擔花籃等表演。最後,十條村輪流把“關帝公”聖像供奉一年,以祈求村裡風調雨須、國泰民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