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經典老照片再現晚清至90年代春節景象

今天小藝帶你從老照片中

看晚清到90年代

中國人的春節記憶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清末春節走親戚

廟會上算命的

1930年春節拜年, 攝影:海茵菠·馮佩克哈默爾

1946年春節, 北京城中一大戶人家的晚輩在叩首, 拜的不僅是端坐高堂的父母, 還有桌上無數鮮果蜜貢供著的祖宗。

清末民初時, 趕集買年貨

1902年春節時的皇后大道

1919年春節, 雍和宮前“跳布紮”表演

(跳布紮, 北京人俗稱“打鬼”。

它是西藏的“羌姆”隨同藏傳佛教東漸北京後傳入的一種敬神驅鬼儀式, 1993年, 雍和宮把它重新命名為“金剛驅魔神舞”。 )

清末春節時街頭舞獅子表演

民國初年,春節時出門拜年的母女,穿著摩登。

20世紀50年代後,傳統的年節風俗有所改變,要求春節期間節儉,不鋪張浪費、反對封建迷信等,一些祭祀活動在公開場合不再出現,民間自發的龍燈、花燈等娛樂活動減少,有的是在當地政府領導下舉行,排場縮小,僅有排燈及一兩撥鑼鼓,且多為日間舞龍。沒有單獨的人家接燈,接燈的多為機關單位。放鞭炮、煙花不過是應景而已,取消請龍、送龍等儀式。

1955年除夕,京郊農民梁耀輝一家在吃年夜飯。雖然家庭條件明顯貧瘠,但也要炒幾個菜,喝上點酒才能叫過年。

1952年,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在春節中舉辦了全市工人春節聯歡遊園大會,中央美院春節宣傳隊正在演出木偶戲《奸商死要錢》。

石景山發電廠特等勞模劉德珍,曾出席全國勞動模範代表會議。

解放前,每月工薪只能買一袋面,現在每月工薪能買七袋面。1951年過春節時,他買了很多年貨,他的妻子和女兒正在門口高興地迎接他。

1951年春節河北省,學生為村民表演秧歌舞,這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

1953年春節,天津市民一家人吃團圓飯。

1953年春節,北京的兒童在天安門前放爆竹。

1954年春節,河北省晉縣五區劉靳莊的兩位農村小姑娘蕩秋千。

1954年春節,河北省唐山解家套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小女孩陳小翠正在試穿媽媽剛做好的新衣。新華社發

1954年春節,給孩子壓歲錢。

1956年春節廠甸廟會的燈市一攝影:胥志成

1957年北京郊區,人們在看春節的文藝演出,寒風抵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1957年,天津天后宮春節廟會景象。 新華社發

1960年後,提倡過革命化的春節,傳統民俗大都被打上封建迷信的標籤,民間祭祀活動更是處於隱蔽狀態,民間娛樂在鄉村雖有舉行,個別場鎮玩耍龍燈、花燈,但主要看話劇、看戲曲演出、看電影、看“樣板戲”及各縣文工團到鄉下的慰問演出;由於糧食緊張,傳統的年節飲食製作較少,主要是“為娃兒解饞”。

國務院在1967年1月30日發出通知,“為了適應革命形勢,根據群眾要求,春節不再放假”。以後的幾年春節裡,報紙都會大張旗鼓地宣傳,提倡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也就是春節也不休息,繼續堅持“抓革命,促生產”,提出“三十不停戰,初一堅持幹”的口號。這段時間裡,年節風俗更為淡化。

——《人民日報》發文

1960年春節,人民公社幼兒院的孩子們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演出小節目,給老人拜年。

1960年春節,遼寧省瀋陽市郊五三人民公社一戶社員正在寫春聯、貼年畫。

1961年春節,人們在江蘇省南京夫子廟花燈市場上選購花燈。

那個年代,供銷社裡年貨很是緊俏。

1961年春節,北京逛廠甸廟會的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大串糖葫蘆。

1961年春節,山東沂源縣農民在集市上選購年畫。

1962年春節包餃子。

1963年春節,在北京“體育廟會”上,正在進行摔跤比賽的少年。

1966年春節前夕,上海市民在商店裡選購塑膠花。

1969年1月8日赴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在天安門宣誓,他們將在山村過“革命化春節”。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在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題為《為什麼春節不放假》、《讓農民過個“安定年”》的兩篇讀者來信,以此為信號,表明了對春節休假制度的回歸態度。這兩名寫信的人一位是工人,一位是農民,信中用非常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他們對“革命化、戰鬥化春節”的疲倦:

“林區第一線的工人不休星期日,一年中僅有這麼幾天假日,應該讓他們好好地度過這個節日。”“農民一年到頭,春節是放假休息的時候。說實在的,春節不放假,搞疲勞戰術,群眾過不好年,心裡不痛快,幹活也使不上勁。”

幾天之後,部分省份開始逐步恢復春節休假。直到到1980年,我國全面恢復了春節休假制度。

1977年春節,文化部慰問演出團的演員耿其昌(前左一)為醫護人員演唱現代京劇《沙家浜》選段。

70年代,群眾用拖拉機裝扮的彩車鬧春。

1978年春節,解放軍北京部隊某部和豐台區人民群眾一起聯歡。

1978年春節,北京街頭看電影海報的人們。

1978年春節,南京少先隊員參加愛護環境,遵紀守法的活動。

70年代開始,春節拍全家福成了一種時尚。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春節期間傳統的民俗活動才漸次恢復。殺年豬、“叫老人”、玩花燈、龍燈重新興起。但隨著電視的普及,大部分人家在春節期間都圍著電視看電視節目,中央及各地方台已陸續推出春節聯歡晚會。

1980年春節前,四川彭縣農民陳開方(前右)買了一台價值人民幣520元的12英寸黑白電視機,引來鄉親們羡慕的目光。

1981年春節前夕,貴州省貴定縣的農民在農村集市上趕集。

1982年春節前夕,理髮店裡想美髮得排隊。

1983年開始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是王景愚、劉曉慶、馬季、薑昆。從此,春晚成為了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成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更成了華人的年夜飯。該屆春晚給人印象最深的節目就是歌曲《鄉戀》,而李谷一則成為了春晚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

1982年春節期間,特級售貨員張秉貴在王府井百貨大樓糖果組櫃檯服務。攝影:楊紹明/新華社

1982年,北京一家人共用豐盛的年夜飯。

80年代春運時,登上火車的人。

1985年春節前夕,湖南省益陽市大橋農貿市場各種農副產品十分豐富,平均每天成交額達4萬多元。這是蔬菜區一角。攝影:寧光前/新華社

1985年春節,剛剛進入中國不久美國迪士尼動畫人物和中國老百姓在八達嶺長城合影。

吃穿之外,便是民俗。北方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五,幾乎每天都有特定的風俗。而逛廟會則是北京舊時過年的主要習俗。圖為1985年北京地壇廟會上。

1985年的地壇廟會,老北京自己的茶道——龍嘴大銅壺,不過此時這壺沏的不是清茶,而是麵茶或蓮子糊。

1987年1月,春節前夕,北京農展館舉辦農副產品展銷會,人們排長隊買江西產的四特酒,經過長時間排隊,這幾個年輕人終於買到了。攝影:蔣鐸

春節穿新衣。上海南京路,春節前夕顯得格外繁榮。圖為上海最大的百貨公司——第一百貨商店裡,顧客在挑選新年新衣。攝影:楊溥濤/新華社

80年代,冰箱、洗衣機、電視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圖為1988年2月初,隨著春節的臨近,在武漢中心百貨大樓,前來選購電視機的人群擠滿了大廳。

1988年,河南揚集的鞭炮市場。

80年代,在路邊放鞭炮的孩子們。

90年代以後,隨著電視等傳媒資訊的普及,多數人將登門拜年改為電話、發資訊、上網拜年。人們逐漸將在家吃團圓飯,改為上酒樓餐廳吃“年夜飯”,家人團聚,歡度除夕之夜。

1990年春節期間,湖南省吉首市民族少年兒童圖書館在少兒放映廳舉辦《革命傳統影片匯映周》。

1991年,春節剛過,南下的民工就已如同潮水般地湧入廣州火車站。圖為:當時剛會走火車站廁所大排長龍的景象。

1996年北京春節前夕,市場上出售的各式掛曆。掛曆是日曆與年畫的結合品,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風靡全國,是饋贈親友的重要禮品。博主曾寫過相關文章,點擊可查看:大美人掛曆,80年代時春節送禮必備佳品!

90年代,春節前各家都會蒸饅頭、蒸花饃,為了款待春節來的親戚們。

90年代農村拿著燈籠的孩子們。

90年代,人們圍坐在一起看春晚。

90年代那會,壓歲錢大多是1元,5元,10元的。圖為70後劉曉收藏的壓歲錢。

1995年春節,甘肅慶陽地區富有特色的民居——“地坑院”迎來了舞獅隊。

90年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酒樓吃年夜飯。

1998年春運時的廣州火車站。

一年又一年,春節就這樣過來了。進入新紀元後,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年味”卻越來越淡。如今,看看這些老照片,回憶著自己的童年,忍不住一陣酸楚......逝去的不僅僅是光陰,還有當年那份美好與快樂。

民國初年,春節時出門拜年的母女,穿著摩登。

20世紀50年代後,傳統的年節風俗有所改變,要求春節期間節儉,不鋪張浪費、反對封建迷信等,一些祭祀活動在公開場合不再出現,民間自發的龍燈、花燈等娛樂活動減少,有的是在當地政府領導下舉行,排場縮小,僅有排燈及一兩撥鑼鼓,且多為日間舞龍。沒有單獨的人家接燈,接燈的多為機關單位。放鞭炮、煙花不過是應景而已,取消請龍、送龍等儀式。

1955年除夕,京郊農民梁耀輝一家在吃年夜飯。雖然家庭條件明顯貧瘠,但也要炒幾個菜,喝上點酒才能叫過年。

1952年,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在春節中舉辦了全市工人春節聯歡遊園大會,中央美院春節宣傳隊正在演出木偶戲《奸商死要錢》。

石景山發電廠特等勞模劉德珍,曾出席全國勞動模範代表會議。

解放前,每月工薪只能買一袋面,現在每月工薪能買七袋面。1951年過春節時,他買了很多年貨,他的妻子和女兒正在門口高興地迎接他。

1951年春節河北省,學生為村民表演秧歌舞,這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形式。

1953年春節,天津市民一家人吃團圓飯。

1953年春節,北京的兒童在天安門前放爆竹。

1954年春節,河北省晉縣五區劉靳莊的兩位農村小姑娘蕩秋千。

1954年春節,河北省唐山解家套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小女孩陳小翠正在試穿媽媽剛做好的新衣。新華社發

1954年春節,給孩子壓歲錢。

1956年春節廠甸廟會的燈市一攝影:胥志成

1957年北京郊區,人們在看春節的文藝演出,寒風抵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1957年,天津天后宮春節廟會景象。 新華社發

1960年後,提倡過革命化的春節,傳統民俗大都被打上封建迷信的標籤,民間祭祀活動更是處於隱蔽狀態,民間娛樂在鄉村雖有舉行,個別場鎮玩耍龍燈、花燈,但主要看話劇、看戲曲演出、看電影、看“樣板戲”及各縣文工團到鄉下的慰問演出;由於糧食緊張,傳統的年節飲食製作較少,主要是“為娃兒解饞”。

國務院在1967年1月30日發出通知,“為了適應革命形勢,根據群眾要求,春節不再放假”。以後的幾年春節裡,報紙都會大張旗鼓地宣傳,提倡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也就是春節也不休息,繼續堅持“抓革命,促生產”,提出“三十不停戰,初一堅持幹”的口號。這段時間裡,年節風俗更為淡化。

——《人民日報》發文

1960年春節,人民公社幼兒院的孩子們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演出小節目,給老人拜年。

1960年春節,遼寧省瀋陽市郊五三人民公社一戶社員正在寫春聯、貼年畫。

1961年春節,人們在江蘇省南京夫子廟花燈市場上選購花燈。

那個年代,供銷社裡年貨很是緊俏。

1961年春節,北京逛廠甸廟會的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大串糖葫蘆。

1961年春節,山東沂源縣農民在集市上選購年畫。

1962年春節包餃子。

1963年春節,在北京“體育廟會”上,正在進行摔跤比賽的少年。

1966年春節前夕,上海市民在商店裡選購塑膠花。

1969年1月8日赴延安插隊的北京知青在天安門宣誓,他們將在山村過“革命化春節”。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在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題為《為什麼春節不放假》、《讓農民過個“安定年”》的兩篇讀者來信,以此為信號,表明了對春節休假制度的回歸態度。這兩名寫信的人一位是工人,一位是農民,信中用非常樸實的語言表達了他們對“革命化、戰鬥化春節”的疲倦:

“林區第一線的工人不休星期日,一年中僅有這麼幾天假日,應該讓他們好好地度過這個節日。”“農民一年到頭,春節是放假休息的時候。說實在的,春節不放假,搞疲勞戰術,群眾過不好年,心裡不痛快,幹活也使不上勁。”

幾天之後,部分省份開始逐步恢復春節休假。直到到1980年,我國全面恢復了春節休假制度。

1977年春節,文化部慰問演出團的演員耿其昌(前左一)為醫護人員演唱現代京劇《沙家浜》選段。

70年代,群眾用拖拉機裝扮的彩車鬧春。

1978年春節,解放軍北京部隊某部和豐台區人民群眾一起聯歡。

1978年春節,北京街頭看電影海報的人們。

1978年春節,南京少先隊員參加愛護環境,遵紀守法的活動。

70年代開始,春節拍全家福成了一種時尚。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春節期間傳統的民俗活動才漸次恢復。殺年豬、“叫老人”、玩花燈、龍燈重新興起。但隨著電視的普及,大部分人家在春節期間都圍著電視看電視節目,中央及各地方台已陸續推出春節聯歡晚會。

1980年春節前,四川彭縣農民陳開方(前右)買了一台價值人民幣520元的12英寸黑白電視機,引來鄉親們羡慕的目光。

1981年春節前夕,貴州省貴定縣的農民在農村集市上趕集。

1982年春節前夕,理髮店裡想美髮得排隊。

1983年開始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是王景愚、劉曉慶、馬季、薑昆。從此,春晚成為了歡度春節的一個重要形式,成為了老百姓每年除夕夜的視聽盛宴,更成了華人的年夜飯。該屆春晚給人印象最深的節目就是歌曲《鄉戀》,而李谷一則成為了春晚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

1982年春節期間,特級售貨員張秉貴在王府井百貨大樓糖果組櫃檯服務。攝影:楊紹明/新華社

1982年,北京一家人共用豐盛的年夜飯。

80年代春運時,登上火車的人。

1985年春節前夕,湖南省益陽市大橋農貿市場各種農副產品十分豐富,平均每天成交額達4萬多元。這是蔬菜區一角。攝影:寧光前/新華社

1985年春節,剛剛進入中國不久美國迪士尼動畫人物和中國老百姓在八達嶺長城合影。

吃穿之外,便是民俗。北方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五,幾乎每天都有特定的風俗。而逛廟會則是北京舊時過年的主要習俗。圖為1985年北京地壇廟會上。

1985年的地壇廟會,老北京自己的茶道——龍嘴大銅壺,不過此時這壺沏的不是清茶,而是麵茶或蓮子糊。

1987年1月,春節前夕,北京農展館舉辦農副產品展銷會,人們排長隊買江西產的四特酒,經過長時間排隊,這幾個年輕人終於買到了。攝影:蔣鐸

春節穿新衣。上海南京路,春節前夕顯得格外繁榮。圖為上海最大的百貨公司——第一百貨商店裡,顧客在挑選新年新衣。攝影:楊溥濤/新華社

80年代,冰箱、洗衣機、電視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圖為1988年2月初,隨著春節的臨近,在武漢中心百貨大樓,前來選購電視機的人群擠滿了大廳。

1988年,河南揚集的鞭炮市場。

80年代,在路邊放鞭炮的孩子們。

90年代以後,隨著電視等傳媒資訊的普及,多數人將登門拜年改為電話、發資訊、上網拜年。人們逐漸將在家吃團圓飯,改為上酒樓餐廳吃“年夜飯”,家人團聚,歡度除夕之夜。

1990年春節期間,湖南省吉首市民族少年兒童圖書館在少兒放映廳舉辦《革命傳統影片匯映周》。

1991年,春節剛過,南下的民工就已如同潮水般地湧入廣州火車站。圖為:當時剛會走火車站廁所大排長龍的景象。

1996年北京春節前夕,市場上出售的各式掛曆。掛曆是日曆與年畫的結合品,在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風靡全國,是饋贈親友的重要禮品。博主曾寫過相關文章,點擊可查看:大美人掛曆,80年代時春節送禮必備佳品!

90年代,春節前各家都會蒸饅頭、蒸花饃,為了款待春節來的親戚們。

90年代農村拿著燈籠的孩子們。

90年代,人們圍坐在一起看春晚。

90年代那會,壓歲錢大多是1元,5元,10元的。圖為70後劉曉收藏的壓歲錢。

1995年春節,甘肅慶陽地區富有特色的民居——“地坑院”迎來了舞獅隊。

90年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酒樓吃年夜飯。

1998年春運時的廣州火車站。

一年又一年,春節就這樣過來了。進入新紀元後,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年味”卻越來越淡。如今,看看這些老照片,回憶著自己的童年,忍不住一陣酸楚......逝去的不僅僅是光陰,還有當年那份美好與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