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唯一一個自稱不是炎黃子孫的少數民族原因是歷史上打了敗仗

炎黃子孫是華人的自稱。 炎黃二帝為中華始祖。 傳說他們出自同一個部落, 後來成為兩個敵對的部落的首領。 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 黃帝打敗了炎帝, 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

至今有一個少數民族自稱不是炎黃子孫, 他們的解釋很有道理。

傳說黃帝、蚩尤、炎帝間發生過三次比較大的戰爭。 三次戰爭, 總結來說是蚩尤部落較強大, 炎帝聯合黃帝打敗蚩尤。

三次戰爭後, 黃帝部落得到了大發展, 又向南進行了多次戰爭, 征服了許多部落, 所謂“五十二戰而天下鹹服”。 在這過程中, 炎帝部落終於和黃帝部落結成了永久性的聯盟。

炎、黃聯盟, 不斷擴大自己的統治地區, 東一直到海, 南到長江流域, 西至甘肅, 北抵山西河北北部, 基本上控制了整個中原地區, 初定了中國的規模。 後來人們把合併後的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 統稱為華夏族。 華夏族後來又發展為中華民族, 所以中華民族都把自己當作炎黃的子孫。

所以我們都成自己是炎黃子孫, 可是戰敗的蚩尤部落一直在逃, 逃到今天的湖南省湘西張家界一帶的山上。

他們就是現在的苗族。 苗族當地人介紹自己不稱炎黃子孫, 而是蚩尤的後代或戰敗的民族。

他們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已被漢化,老人們有的還穿著苗族服飾,苗族婦女頭頂高高的帽子,裡面放的是銀子或銀飾,晚上也戴著帽子睡覺。因為他們是戰敗民族,時刻準備逃跑,以便帶上全部家當。

他們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已被漢化,老人們有的還穿著苗族服飾,苗族婦女頭頂高高的帽子,裡面放的是銀子或銀飾,晚上也戴著帽子睡覺。因為他們是戰敗民族,時刻準備逃跑,以便帶上全部家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