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千萬別忽視耳部疾病?雖小卻不容忽視!

耳朵是人體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 它除了掌管聽覺外, 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 耳可分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內耳幾部分。 若是耳的任何一部份受損, 結果可能嚴重, 甚至會造成失聰, 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耳朵。

耳有兩個功能, 一管聽力, 二管平衡, 內耳就是負責管聽覺和平衡的部位。 如果內耳受到侵害, 患者就會感到天旋地轉, 連坐著都覺得眩暈, 只能臥床休息, 不敢睜眼。 嚴重者可破壞耳蝸可發生全聾, 這樣就對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 )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

中耳炎甚至還會引起致命性的併發症。 鼓室及乳突天蓋和腦子之間只有一層很薄的骨板, 如果由於膽脂瘤破壞這層骨板, 炎症容易侵及腦膜外, 形成了硬膜外的膿腫, 進一步感染就有可能發生腦膜炎、硬膜內膿腫、腦膿腫等等。 國內中耳炎分型分為:一、急性中耳炎;二、慢性中耳炎;三、膽脂瘤中耳炎;四、中耳炎後遺症。

§急性中耳炎多由於感冒後耳咽管阻塞、非正常擤鼻涕、或游泳嗆水經耳咽管逆行返流導致細菌進入鼓室, 或者鼓室內存在的條件致病菌在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力增強時產生炎症反應, 表現為耳內疼痛、發熱、甚至流膿。 據統計, 很多人在這一生中都會經歷過或輕或重的急性中耳炎,

若急性期治療不徹底, 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 隨體質、氣候變化, 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 時多時少, 遷延多年。

§慢性中耳炎是鼓膜穿孔、中耳持續性感染。 急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尖銳物體外傷或氣壓突然改變、高溫或化學藥物燒灼傷均可使鼓膜穿孔。 症狀取決於鼓膜穿孔的位置。 若鼓膜中央性穿孔(穿孔部位在鼓膜中央)時, 慢性中耳炎可因鼻咽部感染或污水進入中耳後急性發作。 治療應用棉簽或負壓吸引清除外耳道及中耳分泌物, 再用醋酸可的松滴耳。

§膽脂瘤中耳炎是常見的耳部, 患者通常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耳朵流膿的情形。 但由於體制等方面的因素影響, 不同患者也往往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耳朵膿液不僅有臭味, 而且不少患者同時也伴有流血的情形, 如果確診有膽脂瘤中耳炎, 那麼膽脂瘤中耳炎流血也就不足奇怪, 是屬於膽脂瘤中耳炎疾病引起。 由於手術是治療膽脂瘤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所以發現後應及時手術, 進而避免膽脂瘤中耳炎併發症出現。

海之聲聽力溫馨提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或反復發作的中耳炎, 應積極上醫院檢查治療, 以控制病情的發展, 這對今後的聽力影響會少些。 必要時還得聽從醫生的意見, 做鼓膜修補手術。 否則, 經常反復感染、流膿, 使耳中腔內的聽小骨受到破壞, 發生斷裂、缺損等, 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