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認識助聽器?它的性能指標有哪些?

助聽器(Hearing Aid)是一種供聽障者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設備, 其發展歷史可以分為以下七個時代:手掌集音時代、炭精時代、真空管、電晶體、積體電路、微處理器和數位助聽器時代。 人類最早、最實用的“助聽器”可能是聽障者自己的手掌。 將手掌放在耳朵邊形成半圓形喇叭狀, 可以很好地收集聲音。

雖然這種方法的增益效果僅為3dB左右, 而且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助聽器, 但是, 這是最自然的助聽方法。 直到現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傾聽別人講話時用手掌來集音的情況。 許多哺乳動物都有碩大的耳朵,

所以它們的聽力比人要好得多。

一定要注意幾大誤區!助聽器是現在流行的一種解決聽力障礙的最有效的工具。 現在大多數的助聽器(全數字)基本都是國外進口的或是國外的品牌。 對於一般普通老百姓來說助聽器離我們生活很遠沒有必要去瞭解它認識它。 就聽力障礙本人或有聽力障礙親戚和朋友來說。 認識和瞭解助聽器的相關知識顯的就尤其

性能指標:一個合格的助聽器至少應考慮一下幾項性能指標。

1、頻率範圍

低檔助聽器的頻率範圍至少在 300~3000Hz, 普通助聽器高頻應達到4000Hz, 高級助聽器的頻率範圍可在80~8000Hz之間。

2、 最大飽和聲壓級

飽和聲壓級是指助聽器放大電路處於飽和狀態時, 在堵耳模擬器上測得的聲壓級頻響曲線上的最大值。

3、 輸入聲壓級為90dB時的輸出聲壓級(SPL90)

將助聽器增益設為滿檔, 同時其它調節旋紐的設置也要保證最大增益的實現, 輸入聲壓級在各頻率均為90dB SPL時, 在堵耳模擬器上產生的聲壓級即為輸入聲壓級為90dB SPL時的輸出聲壓級(OSPL90)。 在此測試條件下, 幾乎所有的助聽器都會進入飽和工作狀態, 故常以OSPL90 的測量等效飽和聲壓級的測量。

4、 參考測試頻率和參考測試增益

助聽器在實際使用時, 不會也不應處於飽和狀態, 實際的增益值遠小於滿檔聲增益。 為了評判助聽器在實際使用時的效果, IEC 118規定了參考測試頻率和參考測試增益。

(1) 參考測試頻率

通常設定為1600Hz。 在某些情況下, 為了反映高頻特性, 也可取2500Hz, 但需在測試報告中加以說明。

(2) 參考測試增益

是指以60dB SPL的純音信號輸入助聽器, 一邊調節增益旋鈕, 一邊測試堵耳模擬器中的聲輸出, 使參考測試頻率處的聲輸出恰為OSPL90 以下15±1dB。 此時助聽器的增益即為參考測試增益。 若增益已調至最大, 輸出仍不能達到這一數值, 則取滿檔聲增益為參考測試增益。

5、 頻率範圍

1961年助聽器行業大會(HAIC)提出了描述助聽器性能的標準方法。 其中將500、1000、2000Hz處的平均增益稱為HAIC增益。 在增益的基本頻率回應曲線上, 低於HAIC增益15dB的水平線與基本頻率回應曲線相交的高、低頻兩個頻率點, 就決定了助聽器的頻率範圍, 稱為HAIC頻率範圍。

6、 頻率回應特性

(1) 頻率回應曲線

可以是助聽器的聲輸出、增益等聲學參數隨頻率變化的函數曲線,

縱坐標為線性dB刻度、橫坐標為對數頻率刻度, 且在繪圖時橫坐標上十倍頻程的長度應等於縱坐標上50dB對應的長度。

(2) 基本頻率響應曲線

在參考測試增益下(該增益值至少要比最大增益低7dB以上), 在200~8kHz範圍內以60dB SPL的掃頻純音作為助聽器的輸入, 測量堵耳模擬器中聲壓級隨頻率的變化, 得出聲輸出或增益的基本頻響曲線。 測試基本頻率回應的目的在於, 瞭解助聽器在沒有聲回饋和機械回饋(振動)的前提下的頻響特徵。 將基本頻率回應曲線與滿檔增益頻響曲線相比, 則可鑒別出聲回饋和機械回饋的有無。 二者曲線的形狀越接近, 助聽器則越穩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