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原油進口量不斷攀高

2017年, 中國原油進口量快速增長, 俄羅斯連續兩年蟬聯中國原油進口來源國第一位。 2018年中國自俄羅斯進口的原油或進一步大幅攀升。

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資料顯示, 2017年全年, 中國原油進口41957萬噸, 同比增長10.1%;進口金額11002.86億元, 同比增長42.7%。

“2017年, 我國的原油進口總量和單月進口量刷新歷史新高, 2017年4月份觸及全年高位3895萬噸, 全年單月最低進口量出現在2月份和10月份。 ”金聯創油品分析師韓景媛表示, 2017年一季度正值中國農曆春節, 各行業基本歇業, 二季度各行業開始回歸正常狀態, 國內成品油需求的恢復刺激中國原油進口。

10月份有7天的國慶長假, 國內除旅遊業和運輸業外, 其餘工農基建的開工率有所下降, 也導致10月原油進口量降低。 “近六年中國原油進口量呈逐年遞增趨勢。 ”韓景媛表示, 一方面, 在中國地煉原油進口權和使用權落地後, 地方煉廠的原油需求量正在迅速增加。 2017年, 山東地區累計進口原油約1.42億噸, 同比增長23.48%, 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原油集散地。 另一方面, 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 國際油價低位震盪, 也是我國原油戰略儲備的重要時期。 “十三五”規劃顯示, 到2020年,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 中國將完成第二期戰略石油儲備收儲, 並將在其他儲存庫展開初步工作。 按照《國家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 2020年以前, 中國將分三期完成石油儲備基地的硬體設施建設,
形成相當於100天石油淨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

資料顯示, 2017年中國原油進口前五位海關是青島、寧波、大連、湛江以及杭州海關, 進口份額占比分別為28%、12%、11%、8%和7%。 “值得一提的是, 青島海關繼續蟬聯我國原油進口量最大關區地位。 另外, 濟南海關原油進口量列第六位, 同比增幅高達115.42%。 ”韓景媛表示, 由於2015年中國原油進口權和使用權逐漸下放, 地煉原料問題得以解決, 擁有中國最多地方煉廠的山東省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的生力軍。 隨著獲取原油雙權的地煉廠的增加, 為了擺脫油輪滯留在青島的困境, 原油進口海關由青島擴圍至濟南, 山東地煉由青島海關和濟南海關進口原油將成為常態。

2017年, 中國原油進口前五大來源國是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安哥拉、伊拉克和伊朗,

進口份額占比分別為14.24%、12.43%、11.11%、8.78%和7.42%。 “在前十位進口來源國中, 中國自8個國家的進口增幅達到了兩位數, 增長最快的是自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的進口量, 同比增幅分別為24.98%和28.90%, 其餘按名次分別同比增長8.13%、9.02%、10.24%、29.93%、19.47%和22.68%。 中國自伊朗和阿聯酋的原油進口增幅出現下跌, 同比跌幅分別為1.15%和12.12%。 ”韓景媛介紹道。

韓景媛強調, 俄羅斯連續兩年蟬聯中國原油進口來源國第一位。 長期以來, 中國原油進口最大的來源國是俄羅斯、沙特和安哥拉, 2016年來自俄羅斯的原油進口量趕超了沙特。 2016年年末, 產油國達成減產保價的共識, 俄羅斯和沙特兩大產油國原油產量減少, 沙特減少了對亞洲方向的原油出口量。

2017年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對亞洲的原油供應量有所減少, 中東運往亞洲的原油溢價水漲船高。 “與此同時, 自俄羅斯進口原油具有地理位置近及運費低的優勢, 因此當地的原油受到中國買家的青睞。 ”韓景媛表示, 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在2018年正式投產後, 中國自俄羅斯進口的原油將由每年1500萬噸增加到3000萬噸。 換句話說, 2018年, 中國自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進口比例有大幅攀升的可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