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宿州的宿字音怎麼讀才算正確

宿州的宿字音怎麼讀才算正確

壺天先生的“遷國”說

壺天先生說宿州原來是山東的古封國, 是因戰亂和生存環境惡化而舉國遷來本地的, 因後來的政治區域變化而改稱宿州的。

贊成遷國說的學者不少, 但這裡有許多存疑無法解釋。 如果遷國在周以後, 史料查不出記載, 況舉國遷徙這樣的大事情實在不該不寫進歷史。

如果遷國在周以後, 這裡是宋微子的封地, 就算《宿州志》無載, 《淮北市志》也該有記錄。

隋唐以前宿州大地, 山澤為主, 地廣人稀, 單從古地名的“一溜十八溝”和“一溜十八湖”可以看出其荒蕪的一斑,

如果一個“百乘之國”在某地不被重視就太沒道理了。 我從心底不贊成“遷國說”。

此說如果是指江蘇宿遷的話, 可信程度會更高一些。

慧明和尚的“周文王吃子吐兔”說

興國寺慧明大和尚說:周文王被商紂王囚裡十幾年, 他的大兒子伯宜考朝見商紂王, 請求釋放文王, 妲姬為了證明西伯(周文王)是不是個未卜先知的聖人, 就把伯宜考醢了, (醢, 就是把人做成肉醬)賜給周文王, 並叫他當著使者的面把醬吃了。 周文王明知其中有詐, 還是當著使者的面把醬吃了。 紂王得報, 大笑著說:“什麼聖人, 什麼先知先覺, 也不過是凡人一個, 吃了自己的兒子還不知道。 ”於是就把文王放了。 文王知道紂王會後悔, 他帶著僕人沒有直接回西岐,

而是直向東南走了。 事後紂王果然後悔了, 派人朝西追趕文王, 卻撲空了。

當時是寒冬臘月, 北風呼嘯, 雪花飛舞, 人困馬乏, 天色已晚, 只好安營紮寨, 待天明再趕路回家。 當夜文王坐在帳裡, 知道吃了自己的兒子, 心裡十分難受, 腸胃湧動, 直往上翻, 老是想噦, 他身往前傾, 張嘴就吐, 誰知他吐出的不是肉醬, 而是一隻活蹦亂跳的兔子, 那兔子看了看文王, 還站起來朝著文王拜了三拜, 然後朝帳外跑去了。 文王驚愕之餘派人趕快追趕, 從人回報說兔子跑了一大圈回到這大帳門口卻再也找不到了。 文王只好叫人丈量好距離並做好記號, 說是九裡單八步, 文王的大帳就設在今天的宿州北門口。

後來, 周得天下, 武王就命令按兔子跑的一圈舊跡建造城池,

因文王在此宿夜就叫宿(su)州了。

慧明大和尚的“吃子吐兔”說, 贊同者很多, 但這距史實太遠了, 不足為據。 歷史上, 周文王根本沒進過宿州地界, 此說純系子烏。 此說如果周文王吃子(系史實)要吐, 也只能吐在陽羨裡(在今河南湯陰縣), 不可能過了那麼多天又吐在距裡千里之遙的宿州北門口。 隋唐時, 此地的祁、、相、符離等城市人只萬餘口, 有的還不到一萬就都是名城了, 其中根本沒有“宿州”的影子, 可見宿州不可能是周文王“吐”出來的。

馨河先生的宿(xiu)州說

據著名學者馨河先生說:宿州原來就該讀xiuzhou, 《皖志通考》中有載, 但不夠明確。 《稗史彙編·唐聞》中講得就比較詳細:說唐朝憲宗元和年間宿州以墉上一小碼頭設治,

雖人口很少, 但是, 事關水上漕運和賦稅收人, 治官品階不低, 應該是副縣級(從七品)。 當時在城市命名時, 朝廷爭論很激烈, 因宿州地在首都東方, 按星宿分佈屬蒼龍領域, 應在房、心間。 據《漢書·天文志》載:心為明堂, 房為天府, 皆虛屬, 其周邊從者諸星如:亢為過廟, 主疾。 氐為天根, 主疫;尾為九子, 曰君臣, 斥絕, 不和。 箕為敖客, 後紀之府, 曰口舌, 如果火犯守角, 還有戰爭。 故房、心王者惡之。 因而這些“二十八宿”星宮都不宜作為城市的名字來用, 因而就把這座小城命名為宿州(xiuzhou)了。

我贊成馨河先生的xiuzhou說。 但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宿州本地人都念“虛”。 對此, 我討教過馨河老先生, 先生說字音的變遷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文字本身進化會改變許多文字原來的讀音,

這是時間原因;二是地域文化的差異, 讀字時聲階階值不同而造成的結果。

(注:馨河先生姓霍名雲俠, 是安徽省宿州市著名的文化學者。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