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向著新航程揚帆奮進!

一個村莊的位置可以有多高?

安徽, 小崗村, 以不到100米的海拔標記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精神高地;

一枚手印的力量可以有多大?

立下生死契, 按下18枚紅手印, 釋放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初始動力。

40年前, 發端於小崗村的“大包乾”成為改革開放一聲春雷……正是從那一年起, 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開啟了改革開放這場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偉大變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此開啟了偉大的實踐征程。

在中國邁入新時代的今天, 讓我們重溫小崗精神, 從波瀾壯闊的偉大變革中汲取力量, 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榮光。

“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小崗“大包乾”成為改革開放的實踐起點,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 億萬人民踏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征程

“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田野上生活, 為她富裕, 為她興旺……”

——摘自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冬日的皖東北, 陽光普照。

“是党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當年起草“大包乾”生死契的嚴宏昌坐在寬敞客廳裡回憶。

1978年冬夜, 小崗人托孤求生、立誓為盟, 在一張破損褶皺的薄紙片上, 按上18枚鮮紅手印, “分田到戶”。

“小崗村當年的創舉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2016年4月25日,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當年農家”院落的大包乾簽字室時這樣稱讚。

18枚紅手印, 見證了一段艱辛的歲月。

“一日三餐喝稀湯, 正月出門去逃荒。 ”“大包乾”之前小崗人討飯所唱的鳳陽花鼓詞, 反映了那時生活狀況。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課題, 考驗著當代中國共產黨人。

“包乾到戶”調整了生產關係, 改變了原有的分配方式, 責任到人, 極大釋放了蘊藏在每個人身上的生產力。

次年, 小崗整個生產隊糧食總產13.3萬斤, 是前十余年產量的總和。

歷史的走向, 總是雋永深長——

在小崗農民按紅手印的那個冬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從此開啟。

小崗改革火種得以倖存, 還得益於安徽省委的支持, 特別是黨中央的肯定!

“‘鳳陽花鼓’中唱的那個鳳陽縣, 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大包乾, 也是一年翻身, 改變面貌。 有的同志擔心, 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 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小崗村民文化廣場上, 一本攤開的《鄧小平文選》雕塑鐫刻著這一講話。

冰河解封, 大地開化。

中國改革從農村起步, 向城市延伸。 農民工進城、個體戶、企業承包經營等新事物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 對外開放、特區設立等重大舉措不斷推出……

“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改革就有了戰無不勝的力量, 就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穿越時空, 一脈相承。

2004年, “省城幹部”沈浩被選派到小崗任村黨委第一書記, 當他兩次任職將滿時, 村民兩次按下紅手印“請願”連任。

2009年, 沈浩因積勞成疾心臟病突發逝世於小崗村, 噙滿淚水的小崗人又一次按下紅手印, 修建陵園讓他永遠“留”在小崗。

從按紅手印首創“大包乾”, 到三次按紅手印留住“沈書記”——這四次紅手印, 是党心民心團結一心、持續開創改革新局的最好見證。

“走自己的路,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是改革的方向、歷史的宣示, 也是人民的選擇。

“新的偉大革命”——改革開放恰如撬動歷史的支點, 以雷霆萬鈞之勢席捲神州大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

“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 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摘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2018年, 一條停靠“鳳陽小崗”附近的高鐵進入勘察準備階段。

路的變遷, 讓人百感交集。 “大包乾”之前小崗的土路蜿蜒逼仄,

1997年第一條水泥公路誕生, 2008年改革大道通車。

40年來, 路似守望者, 目睹億萬中國人沿著改革開放從站起來到富起來, 奔向強起來。

衝破僵化思想桎梏, 改革開放釋放空前發展動力——

1983年, 嚴宏昌一家吃飽肚子不再是問題。 他去了趟浙江農村, 發現義烏人在用“雞毛換糖”等方式發展經濟。 他帶回塑膠切割機, 辦起小崗第一家工廠。

在安徽蕪湖, 年廣久經營的“傻子瓜子”很紅火, 但也陷入爭議。

這件事驚動鄧小平, 他說, “讓‘傻子瓜子’經營一段, 怕什麼……”

被壓抑已久的活力一旦釋放, 無數個“年廣久”匯成中國蓬勃發展的洪流。

歷史, 以令人感慨萬千的方式, 奔湧向前。

在十年前區劃調整後, 小崗行政村現轄23個村民組, 4000多村民, 人均收入超1.8萬元。

今日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高鐵、共用單車國際馳名……

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展開,改革開放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活力——

鳳陽的名片——鳳畫,畫中鳳凰“九尾十八翅”。

“改革開放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全面進步。”鳳陽縣委書記徐廣友說,“九尾十八翅”同頻共振,社會主義這只金鳳凰才能振翅高飛。

小崗人幹起紅色旅遊,把村裡帶井臺、豬圈的茅草屋,改建成“當年農家”旅遊點。沈浩紀念館、葡萄示範園等“紅色符號”和生態景區結合的旅遊線路,每年吸引幾十萬遊客。

“生態還鳳陽,鳳凰重振翅。”離小崗不遠有座鳳凰山,曾因開山取石而千瘡百孔。近年,鳳陽停止採石,把鳳凰山打造成了生態園。

百折不撓勇向前,增強改革開放的信心和勇氣——

1993年,作為“崗二代”的嚴宏昌之子嚴余山、嚴金昌之子嚴德雙、關友江之子關正景相約到廣東東莞打工,城市的繁華令他們震驚。

小崗首創“大包乾”後,在一段時間裡發展卻滯後了,“一夜越過溫飽線,20年沒過富裕坎”。

創出多項專利技術、在上海等地開工廠的嚴餘山,回村辦企業卻遭遇“滑鐵盧”:投資的瓶蓋廠、電錶廠夭折。

嚴餘山失望離鄉。

何止小崗,全國改革都在破解難題中前行。

小崗從一度迷茫中奮起,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特別是在以第一書記沈浩為代表的村兩委帶領下,小崗人發揚“大包乾”精神,再度開啟改革新局面。

小崗產業園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改革支持基金設立……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6年實施“三年大變樣”行動後,小崗迎來快速改革發展期。

嚴餘山又回來了,成為首個入選小崗村黨委的“崗二代”。

“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中國“再出發”,繼續沿著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奮勇前行,不斷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啊,親愛的朋友們,創造這奇跡要靠誰?要靠我,要靠你……”

——摘自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嚴餘山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厚厚的插圖版小崗村旅遊總體規劃。

“改革標誌,幸福小崗”是未來的形象定位:“國家5A旅遊景區、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國內知名特色小鎮、皖北鄉村旅遊典範”是小崗的發展目標。

這是小崗村在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藍圖,也是小崗人眼下正忙活的“大事”。

小崗,如同邁入新時代中國的縮影,在改革開放新起點上揚帆新啟航。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360個重大改革方案、1500多項改革舉措推出並落地生根,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拔地而起,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我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2017年10月25日,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話語擲地有聲。

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由人民來“閱卷”的新趕考——

2017年10月18日,“大包乾”帶頭人嚴金昌在自家開辦的飯店裡觀看十九大開幕會。

“總書記的報告給大家吃了定心丸,我可以甩開膀子搞農家樂。”流轉了全部土地的嚴金昌,聽到習總書記說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時格外振奮,“準備在後院空地上再建一棟三層小樓,建特色民宿。”

從強調“物質增長”到注重“公平正義”,從“以GDP論英雄”到更在意“環境生態”……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今天,民心所望就是改革所向。

這是依然要過“婁山關”和“臘子口”的新長征——

“一切不觸及矛盾、不解決問題的改革,都是形式主義。”小崗所在的安徽滁州被譽為“改革之鄉”,市委書記張祥安快人快語。

滁州市近年來把農委、食藥監、質監等各家都相近的檢驗檢測業務整合集中。但“一合激起千層浪”,有的“上級婆婆”不幹了,直接發函警告地方。“原有的牌子不摘,人和機構簡化合併”——壓力之下,滁州這樣“應招”。

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需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今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領域將更廣、舉措將更多、力度將更大。

這是凝聚力量、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的再出發——

在小崗的年輕人看來,改革開放40周年是對小崗一次審視,也是一次考驗。

“父輩們的大包乾解放了生產力,掀起了改革浪潮,今天怎樣繼承發揚小崗精神,如何再出發?”這是小崗之問,也是當下中國的時代之問。

今天的中國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擁有以往從未有過的物質條件和機制優勢,也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今天的新長征,就是將改革進行到底!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

改革大潮奔騰不息。今天的小崗村如同邁入新時代的中國一樣,向著新航程揚帆奮進……

今日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高鐵、共用單車國際馳名……

全方位深層次多領域展開,改革開放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活力——

鳳陽的名片——鳳畫,畫中鳳凰“九尾十八翅”。

“改革開放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全面進步。”鳳陽縣委書記徐廣友說,“九尾十八翅”同頻共振,社會主義這只金鳳凰才能振翅高飛。

小崗人幹起紅色旅遊,把村裡帶井臺、豬圈的茅草屋,改建成“當年農家”旅遊點。沈浩紀念館、葡萄示範園等“紅色符號”和生態景區結合的旅遊線路,每年吸引幾十萬遊客。

“生態還鳳陽,鳳凰重振翅。”離小崗不遠有座鳳凰山,曾因開山取石而千瘡百孔。近年,鳳陽停止採石,把鳳凰山打造成了生態園。

百折不撓勇向前,增強改革開放的信心和勇氣——

1993年,作為“崗二代”的嚴宏昌之子嚴余山、嚴金昌之子嚴德雙、關友江之子關正景相約到廣東東莞打工,城市的繁華令他們震驚。

小崗首創“大包乾”後,在一段時間裡發展卻滯後了,“一夜越過溫飽線,20年沒過富裕坎”。

創出多項專利技術、在上海等地開工廠的嚴餘山,回村辦企業卻遭遇“滑鐵盧”:投資的瓶蓋廠、電錶廠夭折。

嚴餘山失望離鄉。

何止小崗,全國改革都在破解難題中前行。

小崗從一度迷茫中奮起,在上級黨組織領導下,特別是在以第一書記沈浩為代表的村兩委帶領下,小崗人發揚“大包乾”精神,再度開啟改革新局面。

小崗產業園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改革支持基金設立……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6年實施“三年大變樣”行動後,小崗迎來快速改革發展期。

嚴餘山又回來了,成為首個入選小崗村黨委的“崗二代”。

“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突破”——中國“再出發”,繼續沿著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奮勇前行,不斷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啊,親愛的朋友們,創造這奇跡要靠誰?要靠我,要靠你……”

——摘自歌曲《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嚴餘山的辦公桌上放著一本厚厚的插圖版小崗村旅遊總體規劃。

“改革標誌,幸福小崗”是未來的形象定位:“國家5A旅遊景區、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國內知名特色小鎮、皖北鄉村旅遊典範”是小崗的發展目標。

這是小崗村在新時代的“鄉村振興”藍圖,也是小崗人眼下正忙活的“大事”。

小崗,如同邁入新時代中國的縮影,在改革開放新起點上揚帆新啟航。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360個重大改革方案、1500多項改革舉措推出並落地生根,四梁八柱性質的改革主體框架拔地而起,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我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2017年10月25日,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話語擲地有聲。

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由人民來“閱卷”的新趕考——

2017年10月18日,“大包乾”帶頭人嚴金昌在自家開辦的飯店裡觀看十九大開幕會。

“總書記的報告給大家吃了定心丸,我可以甩開膀子搞農家樂。”流轉了全部土地的嚴金昌,聽到習總書記說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時格外振奮,“準備在後院空地上再建一棟三層小樓,建特色民宿。”

從強調“物質增長”到注重“公平正義”,從“以GDP論英雄”到更在意“環境生態”……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今天,民心所望就是改革所向。

這是依然要過“婁山關”和“臘子口”的新長征——

“一切不觸及矛盾、不解決問題的改革,都是形式主義。”小崗所在的安徽滁州被譽為“改革之鄉”,市委書記張祥安快人快語。

滁州市近年來把農委、食藥監、質監等各家都相近的檢驗檢測業務整合集中。但“一合激起千層浪”,有的“上級婆婆”不幹了,直接發函警告地方。“原有的牌子不摘,人和機構簡化合併”——壓力之下,滁州這樣“應招”。

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需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黨的十九大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今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領域將更廣、舉措將更多、力度將更大。

這是凝聚力量、抓住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的再出發——

在小崗的年輕人看來,改革開放40周年是對小崗一次審視,也是一次考驗。

“父輩們的大包乾解放了生產力,掀起了改革浪潮,今天怎樣繼承發揚小崗精神,如何再出發?”這是小崗之問,也是當下中國的時代之問。

今天的中國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擁有以往從未有過的物質條件和機制優勢,也正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今天的新長征,就是將改革進行到底!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

改革大潮奔騰不息。今天的小崗村如同邁入新時代的中國一樣,向著新航程揚帆奮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