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代名相,死後親信門生無一人去送葬,政治對手卻為他做這件事

1086年5月21日(元祐元年四月)王安石去世, 享年六十有六。

他的一生, 奮鬥過、輝煌過、落寞過……但終究是走了過來, 為官時, 一心為國為民, 清正廉潔。 正如他的詩所寫, 不管處於什麼位置, 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

宋代的文人筆記說王安石死於驚嚇, 描繪得有鼻子有眼, 說他死前一天還騎驢遇見一農婦, 給了他一張訴狀後突然消失不見, 再摸衣袋, 訴狀也不見了, 越想越怕, 第二天死了。 這樣的說法, 大概率是嫉恨他的人編排出來的。

不過, 吊詭的是, 王安石死後, 他生前的親信門生無一人來送葬, 身後的這番景象, 確實令人非常無語。

反倒是他一輩子的政治對手司馬光、蘇東坡為他申請了諡號:文。 在諡法中, “文”字堪稱美諡, 是表揚性的諡號, 是政府給這個公務員蓋棺論定的最終評價。

司馬光上臺後廢除了王安石時期的所有新法, 在政治上可以說與王安石勢不兩立, 但在替王安石申請諡號之時, 卻能做到公允而不失大度, 體現了他的人品, 同時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王安石的才華和情懷。

蘇東坡曾一直反對王安石變法, 後來宋神宗死了, 司馬光廢除王安石新法。 可這個時候, 蘇東坡卻看到:實施了十幾年的新政中, 已然有一部分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因此在王安石晚年時, 蘇東坡拜訪了他, 並和他結成了知己。

王安石的一生始終懷著深深的憂患, 他為生活的時代憂患, 為自己的家國憂患。 這種憂患意識, 是華夏民族特有的精神, 這種精神是理性思考的結果, 是超越, 是突破, 是變革, 是前進的動力。

中國知識份子的憂患意識, 一直薰陶著我們民族的性格, 使中國人民能夠正視人生和社會的負面, 認識生活的嚴峻, 以有備之心接受命運中的災難和不幸, 使民族性格變得完整而深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