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代名妓琴操:人生,只一個人的浮世悲歡

該怎麼說琴操呢?一代才女?似乎沒留下什麼作品, 最出名的一首還是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改韻。

一代名妓?與蘇小小柳如是等名妓相比, 她實在是不值一提。

蘇軾紅顏知己?比起同樣歌妓出身的朝雲, 她的存在感微弱到幾乎沒有。

然而, 我還是想要把她寫下來, 讓更多人知道她, 知道她原本幸福的生活被一樁樁一件件命運的難事打破, 使她捲入悲傷的漩渦, 最終早亡的人生。

1.

琴操, 本姓蔡, 名雲英, 原籍華亭, 後於錢塘一帶為歌妓。 琴操是其藝名, 取自蔡邕的《琴操》一書。

琴操大約是出生於西元1074年, 在其初長成之前家境尚好。 自幼聰明伶俐, 具有藝術天分的她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不在話下。 在藝術的環境中, 琴操一天天的在成長, 愈發靈秀, 愈發溫雅, 雙目顧盼間隱隱有書卷氣流露。

有哪個少女長大不懷春?琴操也一樣。 那些鳳求凰、湘妃竹、薛濤箋的故事,

在她的心裡沁出了甜, 釀出了夢, 開出了花, 娉娉嫋嫋。 她也想遇到她的良人, 兩人轟轟烈烈愛一場, 然後“宜言飲酒, 與子偕老;琴瑟在禦, 莫不靜好”。 她理想的良人是“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的, 可以和她把簫吟唱, 談詩論賦, 可以為她描眉淺笑, 手綰青絲。 每每想起春思, 琴操都像三月的桃花, 染著明媚的鮮妍。

2.

上天最殘忍的莫過於是喜歡在你最幸福的時候給予最沉痛的打擊。 對琴操而言, 13歲是一切苦難的開始, 她不再擁有做夢的權利, 不再擁有少女的天真, 甚至於, 不再擁有父母。

那天應本該是明媚的, 春天鮮花盛開, 柳枝繁茂, 蝴蝶飛舞, 在陽光下泛著些懶懶的暖意。 琴操在後院彈著她心愛的琴, 無比寧靜, 可是闖入者打破了這份寧靜, 毀了她心愛的琴。 琴操的父親因宮廷原因被牽連誅殺, 她的家被抄, 母親也因此氣急而亡, 而她自己, 也因家籍遭沒被迫成為歌妓。

年僅13歲的琴操開始明白, 現在的她要為自己的生活擔起責任, 從前那些如花般的燦爛歲月,

已似水流年, 和她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

一夕之間, 琴操從一個不識愁滋味的大家閨秀變成了社會底層。 可她是堅強且聰慧的, 很快接受了事實, 只不到3年的時間, 就憑藉著她的努力和聰穎, 用她出眾的才華迅速出了名。 同時, 琴操為表明自己賣藝不賣身的決心, 為自己取名“琴操”。

這段時間於琴操而言無疑是痛苦的, 被打被罵被辱也只能忍受, 她的心四處飄蕩, 無處安放。 於是, 她熱愛的詩詞歌賦便成了她唯一的寄託。

3.

琴操的軼事中最為出名的若尚有爭議, 那她的軼事中最能體現其才華的必無他選。

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雲》是宋詞中婉約派的代表作, 情意深遠寄慨遙深, 藝術水準極高, 而琴操竟能當眾改韻。

那是在西湖邊上的一個偶然事件。 一天, 有人在閑唱這首《滿庭芳》時唱錯了一個韻, 把“畫角聲斷樵門”唱成了“畫角聲斷斜陽”, 剛巧被琴操聽後指了出來, 可那人竟戲問琴操“你能改韻嗎?”琴操當即將這首詞改成陽字韻, 成了面貌一新的詞:

山抹微雲, 天連衰草, 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征轡,聊共引離觴。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裡,寒鴉萬點,流水繞紅牆。

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謾贏得青樓,薄倖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心處,長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暫態,驚煞眾人,紛紛讚賞。經琴操這一改,韻雖已換,但其意境不減,依舊是纏繞心間的惆悵,若非詩詞大家,豈能做之!16歲的琴操,因這一首《滿庭芳》名聲大噪。

4.

若說秦觀是琴操的福,那蘇軾就是琴操的孽。他倆的相遇許是宿命,卻只能是悲劇。

西湖事件後不久,兩隻遊船相撞了。本該互相道歉後就相安無事,偏不巧,遊船中是琴操與蘇軾。蘇軾一早就聽說了秦觀《滿庭芳》被當眾改韻,對改韻者頗為好奇,那此刻既然相撞,相見便無可避免。於是,琴操下了船,走向了蘇軾。

琴操輕移蓮步,款款而來,唐詩宋詞中的婉約風韻就這樣顯現,漫天的山水成為了背景,好似只為襯托她的遺世獨立。一番交談後,蘇軾對琴操頗為賞識,兩人互為知己,你來我往下情誼甚篤。蘇軾很快就為琴操贖了身。可惜當時的蘇軾是杭州知府,與琴操身份地位不匹,被世俗倫理所束縛的兩人終無法結為連理。

宋人《泊宅編》中曾記一則逸聞,蘇軾在杭州時,攜琴操遊西湖。

一日戲問琴操:“予為長老,汝試參禪?”琴操笑諾。

東坡問曰:“何謂湖中景?”

對曰:“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又問:“何謂景中人?”

則答:“裙拖六幅湘江水,髫挽巫山一段雲。”

再問:“何謂人中意?”

答說:“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

還問:“如此究竟如何?”琴操避而不答。

東坡曰:“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此時的蘇軾一語驚醒夢中人,琴操雲:“謝學士,醒黃梁,世事升沉夢一場。奴也不願苦從良,奴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念佛往西方。”蘇軾無法,為之落籍。從此,世間少了一位才貌佳人,多了一位玲瓏山落髮修行的僧尼,長伴青燈古佛。

5.

琴操修行的前兩年,是一段醉了春光不願醒的日子。那時,蘇軾常攜黃庭堅,和尚佛印來此品琴論詩,佛印曾聽琴操一曲後,贊其百年難得一聞。

對一個妙齡女子而言,修行何等孤寂,在青燈古佛間逐漸感受韶華逝去,這是何等的悲戚!倘若蘇軾能經常來此陪琴操品琴論詩,其實也是不錯的慰藉。可事實永遠比想像殘忍。兩年後,蘇軾因調動離任北上。蘇軾走的那天,大風凜冽,樹木簌簌作響,琴操目送著詩人遠去的背影,雙目模糊,遲遲不能回神。如果說抄家使琴操的心冰冷,想來這次,琴操的心是冰封。

琴操在玲瓏山修行的時間裡,經常回憶人生種種,雖枯燥,卻勝在平靜,修身養性,也能安之若素。可上天卻並未想要放過這個苦難的女子,她修行的8年後,詩僧參寥帶來了一個消息:蘇軾被貶南海瞻州。這一事件,使琴操再也無法承受生命的痛,走向了薄暮。琴操茫然若失,百感交集,在萬念俱灰下,竟不出數月,抑鬱而終。時年僅24,紅顏終是薄命。

6.

我想唯能讓琴操感到一絲幸福的,應該是蘇軾並沒有忘記她。垂暮的蘇軾聽到琴操逝世後,面壁而泣。蘇軾沒想到,北上前那個草長鶯飛的四月是他最後一次見琴操,他更沒想到,他策馬狂奔,無意間憂傷的一瞥竟被琴操銘記了一生。那個裙裾飄飄,撫琴而歌的少女,帶著她曼妙的身姿,空穀的琴聲一樣成為了永恆的懷念。後來,蘇軾回到玲瓏山了重葬琴操,並寫了一方墓碑,用以懷念。可惜的是,不久後墓碑淹沒在荒草之中,由鄉人為其重修。

民國年間,詩人郁達夫翻遍臨安縣誌不見琴操蹤影,曾氣憤感歎,後尋訪墓碑,只剩“一坡荒土,一塊粗碑”,近刻“琴操墓”三字,還是明人重修。林語堂知曉後,曾提議過由郁達夫重修琴操墓,卻也是不了了之。

琴操一生春之鮮妍,夏之絢爛,秋之靜美都曾有過,卻終是以冬之素淨走向結局。她的萬點寒鴉,終究是“寒”,未曾有一個喜字收場,而她這一流水所繞紅牆後也依舊是孤村。琴操,終以悲寂落幕,她註定只能是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我為她心痛,為她可惜,原本也該是一個被歷史記住的人,卻終被歷史無情的拋棄,我想讓人們為她悲傷,哪怕只是一聲歎息。

作者: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作者介紹:郝月,現讀于寶雞文理學院歷史專業,大四學生,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志願者一名,文章散見於戀戀中國風,熊貓微刊,當代青年文藝匯。

本文經作者授權後發表,請勿轉載!

畫角聲斷斜陽。暫停征轡,聊共引離觴。多少蓬萊舊侶,頻回首、煙靄茫茫。孤村裡,寒鴉萬點,流水繞紅牆。

魂傷。當此際,輕分羅帶,暗解香囊。謾贏得青樓,薄倖名狂。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有餘香。傷心處,長城望斷,燈火已昏黃。

暫態,驚煞眾人,紛紛讚賞。經琴操這一改,韻雖已換,但其意境不減,依舊是纏繞心間的惆悵,若非詩詞大家,豈能做之!16歲的琴操,因這一首《滿庭芳》名聲大噪。

4.

若說秦觀是琴操的福,那蘇軾就是琴操的孽。他倆的相遇許是宿命,卻只能是悲劇。

西湖事件後不久,兩隻遊船相撞了。本該互相道歉後就相安無事,偏不巧,遊船中是琴操與蘇軾。蘇軾一早就聽說了秦觀《滿庭芳》被當眾改韻,對改韻者頗為好奇,那此刻既然相撞,相見便無可避免。於是,琴操下了船,走向了蘇軾。

琴操輕移蓮步,款款而來,唐詩宋詞中的婉約風韻就這樣顯現,漫天的山水成為了背景,好似只為襯托她的遺世獨立。一番交談後,蘇軾對琴操頗為賞識,兩人互為知己,你來我往下情誼甚篤。蘇軾很快就為琴操贖了身。可惜當時的蘇軾是杭州知府,與琴操身份地位不匹,被世俗倫理所束縛的兩人終無法結為連理。

宋人《泊宅編》中曾記一則逸聞,蘇軾在杭州時,攜琴操遊西湖。

一日戲問琴操:“予為長老,汝試參禪?”琴操笑諾。

東坡問曰:“何謂湖中景?”

對曰:“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

又問:“何謂景中人?”

則答:“裙拖六幅湘江水,髫挽巫山一段雲。”

再問:“何謂人中意?”

答說:“隨他楊學士,鱉殺鮑參軍。”

還問:“如此究竟如何?”琴操避而不答。

東坡曰:“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此時的蘇軾一語驚醒夢中人,琴操雲:“謝學士,醒黃梁,世事升沉夢一場。奴也不願苦從良,奴也不願樂從良,從今念佛往西方。”蘇軾無法,為之落籍。從此,世間少了一位才貌佳人,多了一位玲瓏山落髮修行的僧尼,長伴青燈古佛。

5.

琴操修行的前兩年,是一段醉了春光不願醒的日子。那時,蘇軾常攜黃庭堅,和尚佛印來此品琴論詩,佛印曾聽琴操一曲後,贊其百年難得一聞。

對一個妙齡女子而言,修行何等孤寂,在青燈古佛間逐漸感受韶華逝去,這是何等的悲戚!倘若蘇軾能經常來此陪琴操品琴論詩,其實也是不錯的慰藉。可事實永遠比想像殘忍。兩年後,蘇軾因調動離任北上。蘇軾走的那天,大風凜冽,樹木簌簌作響,琴操目送著詩人遠去的背影,雙目模糊,遲遲不能回神。如果說抄家使琴操的心冰冷,想來這次,琴操的心是冰封。

琴操在玲瓏山修行的時間裡,經常回憶人生種種,雖枯燥,卻勝在平靜,修身養性,也能安之若素。可上天卻並未想要放過這個苦難的女子,她修行的8年後,詩僧參寥帶來了一個消息:蘇軾被貶南海瞻州。這一事件,使琴操再也無法承受生命的痛,走向了薄暮。琴操茫然若失,百感交集,在萬念俱灰下,竟不出數月,抑鬱而終。時年僅24,紅顏終是薄命。

6.

我想唯能讓琴操感到一絲幸福的,應該是蘇軾並沒有忘記她。垂暮的蘇軾聽到琴操逝世後,面壁而泣。蘇軾沒想到,北上前那個草長鶯飛的四月是他最後一次見琴操,他更沒想到,他策馬狂奔,無意間憂傷的一瞥竟被琴操銘記了一生。那個裙裾飄飄,撫琴而歌的少女,帶著她曼妙的身姿,空穀的琴聲一樣成為了永恆的懷念。後來,蘇軾回到玲瓏山了重葬琴操,並寫了一方墓碑,用以懷念。可惜的是,不久後墓碑淹沒在荒草之中,由鄉人為其重修。

民國年間,詩人郁達夫翻遍臨安縣誌不見琴操蹤影,曾氣憤感歎,後尋訪墓碑,只剩“一坡荒土,一塊粗碑”,近刻“琴操墓”三字,還是明人重修。林語堂知曉後,曾提議過由郁達夫重修琴操墓,卻也是不了了之。

琴操一生春之鮮妍,夏之絢爛,秋之靜美都曾有過,卻終是以冬之素淨走向結局。她的萬點寒鴉,終究是“寒”,未曾有一個喜字收場,而她這一流水所繞紅牆後也依舊是孤村。琴操,終以悲寂落幕,她註定只能是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我為她心痛,為她可惜,原本也該是一個被歷史記住的人,卻終被歷史無情的拋棄,我想讓人們為她悲傷,哪怕只是一聲歎息。

作者: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作者介紹:郝月,現讀于寶雞文理學院歷史專業,大四學生,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志願者一名,文章散見於戀戀中國風,熊貓微刊,當代青年文藝匯。

本文經作者授權後發表,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