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人物|嫂嫂養大的孩子了不起:看窮屌絲韓愈逆襲成萬世之師

撰文|怪筆孤魂

中國思想的大時代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百花齊放”。 正所謂“戰國”出大師, 盛世出腐儒。

孔子、老子、莊子、孫子、孟子、荀子、墨子、公孫子, 這個子那個子, 都是亂世的產物。

亂世了就百家爭鳴, 盛世了就歌功頌德。

盛世是老百姓的, 亂世是知識份子的。 中國的思想史上的確有此特徵, 比如, 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就是如此。

當然, 縱觀中國歷史, 也不儘然是這樣的。 在文化相對開放的朝代, 大儒依然可以產生, 比如, 唐宋八大家。 在他們之後的封建社會, 除了王陽明一枝獨秀外, 再無大師。

我今天要說的人物, 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

韓愈, 唐朝人, 出生於西元768年, 當時, 安史之亂已經結束, 國家繼續步入正軌。

韓愈自幼聰慧, 敏而好學, 三歲開始識字, 七歲左右基本讀遍諸子之書。

韓愈三歲的時候, 父親韓仲卿去世, 之後6年哥哥韓會也跟隨父親而去。

基本上韓愈是由嫂嫂鄭氏一手拉扯長大的。

適逢韓愈到了入學年齡, 鄭氏打算給韓愈取個儒雅響亮的名字, 韓愈說, 哥哥們的名字都是帶人字頭的, 就叫我韓愈吧, 前超古人, 讓來者不可追。 嫂嫂鄭氏表示大寫的服。 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似乎的確有驚人之智, 但是, 未來並不會一帆風順, 他想超然一切, 做人中翹楚勢必要遭遇暴風驟雨。

西元786年, 18歲的韓愈已經長成翩翩公子, 這一年, 韓愈離開了家鄉江南宣州, 離開了嫂子遠赴京城長安參加科舉(他的二哥在這一時間內遇害身亡)。

在韓愈的眼裡, 別人都是辣雞, 不堪一擊, 他認為自己勢必要摘得狀元頭名, 光宗耀祖, 報效朝廷, 服務人民。 但是, 現實往往殘酷的, 他名落孫山了, 因為, 他不擅長駢文。

駢文是西晉陸機以來逐步形成的一種文體, 講究對仗工整, 聲律鏗鏘。 到了隋唐, 一度發展到了無文不駢的態勢, 連皇帝的奏摺也跟風。 但是, 韓愈可能不擅長, 或者內心極度抵制, 或者兩者兼而有之, 以我揣測後者居多,

他不肯摧眉折腰, 因此, 他落榜了, 一連四次落榜, 估計內心有點崩潰了。

但是, 韓愈的內心從未懷疑過自己的能力和鬥志, 他要堅持, 他要扭轉乾坤。 終於, 再次參加科考, 他考到了第十三名。

按照唐律, 進士還需要參加博學巨集詞科殿試, 然而, 殿試韓愈三次均以失敗告終。 更雪上加霜的是, 他的嫂嫂鄭氏也過世了, 她未能看到這個給自己取名的弟弟韓愈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韓愈這個孤兒徹底成為天涯的浪子。

韓愈當然不甘心, 他給宰相上書, 半年不到的時間裡, 韓愈接連向當時的宰相趙憬、 賈耽、 盧邁上書三封, 表達自己處境惶恐, 不想遠離父母之邦, 也不想閑雲野鶴于山野, 但求報效朝廷為國盡忠為民盡心的宏願——給個官做做啦, 如果你要做周公一樣的宰相就要怎麼樣怎麼樣, 而我又是一個什麼樣什麼樣的人。 一方面, 表達了入仕的迫切需求, 另一方面則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那麼自負那麼清高。

當然沒有一個人屌他。

這些信還被後世用做挖苦嘲諷韓愈的把柄, 但是, 那又有什麼關係了,學而優則仕,做人不上進那和鹹魚又有什麼分別。

但是再怎麼上進的韓愈在接二連三上書無果後,也開始焦慮了。

——你妹的,老子投降了,事不過三,這也不是辦法啊,這樣上書下去耗下去也不是辦法啊?!怎麼辦啊,怎麼辦啊,韓愈來回踱步,哎,先成家吧,我都孤兒了,得給韓氏續點香火啊。

經友人穿針引線,韓愈結識了河南府法曹參軍,參軍對韓愈才華大家讚賞,並將小女盧小氏嫁給韓愈,韓愈迎來了他生命中第二個重要的女人,在瞭解韓愈問道仕途坎坷之後,盧小姐安慰並贈言: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於是,韓愈便又有了字退之。

又於是,韓愈開始了曲線救國,繼續參加吏部博學宏詞科考試,皇天不負苦心人,這一次,他居然通過了,這一年,韓愈33歲。

接著,韓愈在京師做四門學博士,由此,名聲大噪,很快就被監察禦史。韓愈終於有機會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了——

他掀起了古文化運動,提倡文以載道,反對駢文,推崇儒學,打壓佛教。

韓愈認為:不能形式妨礙內容的表達,文章所傳達的人文情懷才是最重要的,需求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

他親做表率,寫了許許多多的新文章,《師說》《千里馬》《進學解》等等等,韓愈逐漸成長為一代大儒,李賀、孟郊,賈島,張籍等等紛紛拜倒在韓愈的“石榴裙下”,成為韓愈的忠實活躍粉絲,一時間,人們都以韓門弟子為榮,似乎這不是唐朝而是養士成風的春秋戰國。

之後,這場古文化運動,經過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的推波助瀾,蔚為大觀。

唐朝基本是外儒內法劑之以道的治理傳統,唐朝的統治者們遵循道教,聲稱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傳人。經過武則天時期,佛教則進一步抬頭,作為儒家大儒的韓愈,文筆優秀,甚是清高,以儒家傳道者自居,古文化運動又宣揚文以載道,那麼,他排佛也就成為情理中的事了。

西元819年,韓愈上諫《諫佛骨表》聲稱:其一、佛教乃夷狄之邪法,不合儒法;其二,佛本身無靈,孔子說了敬鬼神而遠之,信佛不一定得福報,相反也可能自取其禍,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梁武帝事佛,餓死台城,國家也滅亡了。

對此,唐憲宗大怒,一怒之下甚至打算把韓愈活剮了,朝中老臣齊刷刷高喊:“萬萬不可啊”,於是,怒不可遏的憲宗皇帝就把韓愈貶為潮州刺史。

在唐朝來說,潮州可以算做是鳥不拉屎的地方了。韓愈也不懈怠,興水利,辦教學,很受當地人民愛戴。可是,韓愈私下裡也惆帳,雖然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各有其意義,但是,畢竟區別始終是有的,鸞鳳本當飛翔高。

於是,韓愈上書表忠心了。韓愈是文字水準,那可是杠杠的,唐憲宗看了也動容得不得了,想起昔日之情,願意拜韓愈為卿僚,但是,被朝中大臣皇甫鎛阻止,官場真黑暗啊。

西元820唐憲宗服食丹藥而死。

在之後的幾年,韓愈的仕途則來了個迴光返照,什麼兵部侍郎,禦使大夫,京兆尹,官吏侍郎等等都不在話下。

人生真的好奇妙,從孤身一人到名滿天下,從入仕無門到萬人之上,廟堂之高江湖之遠,近在今朝遠及後世,韓愈成了一個標誌,不斷激勵著屌絲逆襲,不斷激發著人們不拘一格。

韓愈可謂是萬世師。

人們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真正的書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文人書生韓愈隨征淮西任行軍司馬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務,就像王守仁一樣,現在的人們第一印象這老傢伙是一位哲學家,其實,王守仁的一生基本都是在打仗,而且總能成,聽說王守仁軍至,各路反派皆頭疼。現在的人們動不動就主張拋棄古典傳統文化,你們拋棄的到底是什麼?

西元824年,韓愈也死了,終年56歲。歐陽修接過韓愈的大旗,繼續開展古文運動,形成了唐宋八大家。之後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一文對韓愈進行了很高的評價: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曆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複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只可惜,好景不長,明清文化專制反動,八股文盛行,文字獄氾濫,一時間萬馬齊喑,之後,我們再也沒見到一個韓愈。

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ID:yunnanchengshi)。雲南城事,雲南人寫雲南,觀世界,與你一起看人生百態!雲南城事關注! 那又有什麼關係了,學而優則仕,做人不上進那和鹹魚又有什麼分別。

但是再怎麼上進的韓愈在接二連三上書無果後,也開始焦慮了。

——你妹的,老子投降了,事不過三,這也不是辦法啊,這樣上書下去耗下去也不是辦法啊?!怎麼辦啊,怎麼辦啊,韓愈來回踱步,哎,先成家吧,我都孤兒了,得給韓氏續點香火啊。

經友人穿針引線,韓愈結識了河南府法曹參軍,參軍對韓愈才華大家讚賞,並將小女盧小氏嫁給韓愈,韓愈迎來了他生命中第二個重要的女人,在瞭解韓愈問道仕途坎坷之後,盧小姐安慰並贈言: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於是,韓愈便又有了字退之。

又於是,韓愈開始了曲線救國,繼續參加吏部博學宏詞科考試,皇天不負苦心人,這一次,他居然通過了,這一年,韓愈33歲。

接著,韓愈在京師做四門學博士,由此,名聲大噪,很快就被監察禦史。韓愈終於有機會開始施展自己的抱負了——

他掀起了古文化運動,提倡文以載道,反對駢文,推崇儒學,打壓佛教。

韓愈認為:不能形式妨礙內容的表達,文章所傳達的人文情懷才是最重要的,需求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

他親做表率,寫了許許多多的新文章,《師說》《千里馬》《進學解》等等等,韓愈逐漸成長為一代大儒,李賀、孟郊,賈島,張籍等等紛紛拜倒在韓愈的“石榴裙下”,成為韓愈的忠實活躍粉絲,一時間,人們都以韓門弟子為榮,似乎這不是唐朝而是養士成風的春秋戰國。

之後,這場古文化運動,經過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的推波助瀾,蔚為大觀。

唐朝基本是外儒內法劑之以道的治理傳統,唐朝的統治者們遵循道教,聲稱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傳人。經過武則天時期,佛教則進一步抬頭,作為儒家大儒的韓愈,文筆優秀,甚是清高,以儒家傳道者自居,古文化運動又宣揚文以載道,那麼,他排佛也就成為情理中的事了。

西元819年,韓愈上諫《諫佛骨表》聲稱:其一、佛教乃夷狄之邪法,不合儒法;其二,佛本身無靈,孔子說了敬鬼神而遠之,信佛不一定得福報,相反也可能自取其禍,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梁武帝事佛,餓死台城,國家也滅亡了。

對此,唐憲宗大怒,一怒之下甚至打算把韓愈活剮了,朝中老臣齊刷刷高喊:“萬萬不可啊”,於是,怒不可遏的憲宗皇帝就把韓愈貶為潮州刺史。

在唐朝來說,潮州可以算做是鳥不拉屎的地方了。韓愈也不懈怠,興水利,辦教學,很受當地人民愛戴。可是,韓愈私下裡也惆帳,雖然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各有其意義,但是,畢竟區別始終是有的,鸞鳳本當飛翔高。

於是,韓愈上書表忠心了。韓愈是文字水準,那可是杠杠的,唐憲宗看了也動容得不得了,想起昔日之情,願意拜韓愈為卿僚,但是,被朝中大臣皇甫鎛阻止,官場真黑暗啊。

西元820唐憲宗服食丹藥而死。

在之後的幾年,韓愈的仕途則來了個迴光返照,什麼兵部侍郎,禦使大夫,京兆尹,官吏侍郎等等都不在話下。

人生真的好奇妙,從孤身一人到名滿天下,從入仕無門到萬人之上,廟堂之高江湖之遠,近在今朝遠及後世,韓愈成了一個標誌,不斷激勵著屌絲逆襲,不斷激發著人們不拘一格。

韓愈可謂是萬世師。

人們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是真正的書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文人書生韓愈隨征淮西任行軍司馬也能很好的完成任務,就像王守仁一樣,現在的人們第一印象這老傢伙是一位哲學家,其實,王守仁的一生基本都是在打仗,而且總能成,聽說王守仁軍至,各路反派皆頭疼。現在的人們動不動就主張拋棄古典傳統文化,你們拋棄的到底是什麼?

西元824年,韓愈也死了,終年56歲。歐陽修接過韓愈的大旗,繼續開展古文運動,形成了唐宋八大家。之後蘇東坡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一文對韓愈進行了很高的評價: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曆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複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

只可惜,好景不長,明清文化專制反動,八股文盛行,文字獄氾濫,一時間萬馬齊喑,之後,我們再也沒見到一個韓愈。

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路。

(ID:yunnanchengshi)。雲南城事,雲南人寫雲南,觀世界,與你一起看人生百態!雲南城事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