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男童睡覺打鼾,家長覺得小事,直到聽力減退,慌忙求醫

5歲男孩常常自顧自地玩, 對和他說話的大人不理不睬。

晚上睡覺鼾聲如雷, 還經常鼻塞、流鼻涕, 白天上課無精打采。

到醫院檢查才知道, 一切都源於腺樣體肥大……

(CT檢查發現肥大的腺樣體(紅圈內)幾乎將咽鼓管完全堵塞)

(患兒中耳乳突腔內有炎性分泌物(紅圈內))

5歲的長沙男童皓皓(化名), 2017年初開始出現睡覺打鼾、張口呼吸、鼻塞、流鼻涕、乾咳的現象, 白天無精打采, 幼稚園老師也反映他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

家長起初覺得打鼾是小事, 並未引起重視。

直到2017年12月, 家人發現他經常對大人說話不理不睬, 自顧自地玩遊戲, 有時要用很大的聲音叫他幾次才有反應。

感覺不對頭的家長趕緊帶他到醫院就診, 用了不少消炎藥, 但效果不明顯。

(王巍毅副主任醫師團隊為患兒做手術)

(王巍毅副主任醫師團隊為患兒做手術)

2018年2月21日, 家人帶著皓皓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王巍毅副主任醫師處就診。

經過仔細檢查, 皓皓被確診為“小兒鼾症:腺樣體肥大、分泌性中耳炎”。

肥大的腺樣體壓迫咽鼓管,

導致雙側咽鼓管口幾乎被完全堵塞, 中耳腔出現負壓狀態, 中耳腔粘膜發生炎症改變, 引起中耳腔積液, 從而導致聽力障礙。

由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王巍毅副主任醫師等於2月23日為皓皓進行了腺樣體切除+鼓室置管術。

術後第二天, 皓皓便出院回家。

(王巍毅副主任醫師查看患兒術後耳置管情況)

“像這樣腺樣體肥大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兒在臨床上並不少見。 ”王巍毅介紹。

僅2018年寒假, 該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就收治此類門診和住院患兒50余人。

其中不少孩子是因為家長的認識誤區而延誤治療, 很多家長認為小孩睡覺打鼾不是什麼問題。

即便到醫院檢查被告知小孩腺樣體肥大, 也有不少家長覺得腺樣體是人體免疫器官, 一旦切除會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還有的家長認為腺樣體肥大會隨著孩子的長大自行好轉, 不用急著手術。

最終導致患兒出現聽力異常、嚴重的小兒鼾症, 甚至腺樣體面容(頜骨變長, 齶骨高拱, 牙列不齊, 上切牙突出, 唇厚, 缺乏表情)和生長發育遲緩才來做手術。

王巍毅表示,小兒腺樣體都偏大,一般7~8歲最大,然後逐漸萎縮,12歲後接近成人。

腺樣體肥大可引起小兒鼾症、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分泌性中耳炎等多種併發症。

其中,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輕微的耳痛、耳鳴、耳悶脹和閉塞感。

嬰幼兒表現為對周圍聲音反應差,不能將頭準確地轉向聲源,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

她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對正常對話無反應、看電視或使用聽力設備時總是將聲音開得很大就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治療。

因為分泌性中耳炎不及時治療,一方面可引起鼓膜穿孔導致化膿性中耳炎。

另一方面可引起粘連性中耳炎,破壞聽小骨。

兩者均可導致聽力進一步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缺乏表情)和生長發育遲緩才來做手術。

王巍毅表示,小兒腺樣體都偏大,一般7~8歲最大,然後逐漸萎縮,12歲後接近成人。

腺樣體肥大可引起小兒鼾症、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分泌性中耳炎等多種併發症。

其中,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輕微的耳痛、耳鳴、耳悶脹和閉塞感。

嬰幼兒表現為對周圍聲音反應差,不能將頭準確地轉向聲源,抓耳,睡眠易醒,易激惹。

她提醒,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對正常對話無反應、看電視或使用聽力設備時總是將聲音開得很大就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治療。

因為分泌性中耳炎不及時治療,一方面可引起鼓膜穿孔導致化膿性中耳炎。

另一方面可引起粘連性中耳炎,破壞聽小骨。

兩者均可導致聽力進一步減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