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龐涓不義害孫臏,魏王為何還重用他?

在那個戰爭紛亂的戰國時期, 義氣是行走江湖的必備。 龐涓與孫臏原為同窗好友兼兄弟, 為何龐涓陷害孫臏後, 這種不義之人, 魏王還一樣任他為大將軍呢?

龐涓(影視資料)

這還得由龐涓陷害孫臏的故事說起。 孫臏早年曾與龐涓一起從師鬼穀子學習兵法, 後來二人先後投身于魏王麾下。 當時龐涓出任魏國的大將和軍師, 孫臏來到魏國, 魏王欲拜他為副軍師, 與龐涓共掌兵權。 龐涓不樂意, 便提出讓孫臏先為客卿, 待有功之時讓賢於他。 魏王同意了。 後來孫臏時常與龐涓走動, 孫臏對龐涓的問題能對答入流, 而龐涓對孫臏的問題卻不能作答。

孫臏和龐涓(影視資料)

從此龐涓更加害怕孫臏將他取而代之, 於是開始進行陷害孫臏的陰謀活動。 他先派人偽裝受孫臏表兄的委託, 勸孫臏返齊。 待騙得孫臏的親筆覆信後, 加以塗改, 隨即向魏王誣告孫臏私通齊國。 為坐實其罪, 龐涓向魏王建議, 如果孫臏上表求假回齊國, 那麼就可以定他罪;龐涓又向孫臏提議, 向魏王求假一兩個月, 回家掃墓之後再來報答魏王。

孫臏(影視資料)

於是孫臏進宮向魏王求假, 魏王信以為真, 大怒之下要處死孫臏。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八回有雲:惠王見表大怒, 批表尾雲:“孫臏私通齊使, 今又告歸, 顯有背魏之心, 有負寡人委任之意。 可削其官秩, 發軍師府問罪。 ”。

由此可見, 龐涓陷害孫臏是通過欺騙魏王以達成的, 對孫臏用刑也是魏王的旨意, 所以魏王當然還會繼續重用龐涓。

加上龐涓對魏國的貢獻, 如訓練魏武卒、打敗趙國直逼邯鄲、攻破櫟陽奪回河西等功績, 足以讓魏王繼續重用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