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日本最神秘的部隊 至今仍在各國留存 潛伏中國37年

戰爭向來不是單純的武力比拼, 雙方的綜合國力才是戰爭走向的決定因素, 除去自身的戰爭潛力, 自然資源和資源轉化能力外, 情報能力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因素,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所以現代戰爭中資訊戰也是非常重要的戰場之一, 情報收集的重要程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美軍能擊斃山本五十六就是依靠著自身的情報能力,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 就是二戰中惡貫滿盈的日本人, 他們的情報部隊。

二次世界大戰彩繪

日本在經歷了明治維新之後, 迅速的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 尤其在與中國和俄國的兩次賭博式作戰中獲取勝利後, 日本就在軍國主義強過的道路上一路飛馳, 但是日本由於自身在國土面積和資源環境方面的問題, 導致其發展一直受到遏制, 而當時亞洲各國均處於非常不發達的階段,

但是卻有著廣袤的土地以及豐富的資源。

於是乎野心日益膨脹的日本開始將自己的手伸向亞洲各個鄰國, 而為了獲取更多的情報, 日本派遣了大量的情報人員潛入各個國家中進行情報的竊取, 日軍最早在中國設立的特務機關是關東軍於1916年在奉天設立的, 1918年又在哈爾濱設立了特務機關。 當時這些情報人員就負責繪製遠東地區的地圖以及標注重點位置, 例如兵工廠之類。

日本關東軍

而這些潛伏在亞洲各國的情報人員在二戰中為日本獲取了非常多的情報, 只是一直很神秘, 沒有現身, 所以對於日本的情報機構一直缺乏相關的資料, 以及無法深入瞭解其情報人員組成方式。 後世只有一些零星的記載。

不過隨著日本的戰敗, 日軍很快土崩瓦解, 相比明面上日軍的全面投降, 暗地裡有不少的情報人員都留在了任務地點, 依舊為日本情報機關服務, 而且對於鄰國的檢測也一直沒有停止, 這些日本情報人員的後來者中, 最為出名的無疑是青桐部隊。

1982年日本情報人員在美國被捕

青桐部隊的人員無論男女, 統稱青桐戰士, 這些人經過特殊訓練, 被送到世界各地獲取別國情報從事諜報活動, 而且青桐部隊還有一項特殊的傳統, 也是他們得名的原因, 那就是當戰士們接受了特殊訓練畢業之後,

校方就要在防衛學校的指定地點種上一棵青桐樹, 意在希望他們像青桐樹一樣鬱鬱蔥蔥, 強壯成長。

而青桐戰士中最為出名, 也是暴露這一神秘機構的關鍵線索的人就是阿尾博政, 1930年, 阿尾博政出生在日本富山縣。 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 是在一片法西斯狂熱中度過的。 少不更事的他, 很快就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忠實追隨者。

阿尾博政

1959年,阿尾博政以優異成績考進了日本自衛隊。開始了他的訓練生活。結束在特種部隊的訓練後,阿尾博政被分到了一個名為“武藏機關”的部門。這是日美共同建立的諜報機構。1972年3月,他被自衛隊上層機關召見,希望他潛入臺灣獲取臺灣的情報,於是阿尾博政以經濟學學者的身份潛入了臺灣。

從1982年開始,他為日本陸上幕僚監部呈報了150篇關於中國情況的報告。即便在退休後,阿尾博政都沒有真正離開對華間諜戰這條戰線。只不過由於日本二戰戰敗後所受的限制,導致日本的情報部門發展受阻,很多時候只能獲取一些簡單的情報,真正的機密因為缺乏有力的支持,很難獲取有價值的資訊,而且很多日本間諜落網也證明了其水準的粗劣。

阿尾博政

1959年,阿尾博政以優異成績考進了日本自衛隊。開始了他的訓練生活。結束在特種部隊的訓練後,阿尾博政被分到了一個名為“武藏機關”的部門。這是日美共同建立的諜報機構。1972年3月,他被自衛隊上層機關召見,希望他潛入臺灣獲取臺灣的情報,於是阿尾博政以經濟學學者的身份潛入了臺灣。

從1982年開始,他為日本陸上幕僚監部呈報了150篇關於中國情況的報告。即便在退休後,阿尾博政都沒有真正離開對華間諜戰這條戰線。只不過由於日本二戰戰敗後所受的限制,導致日本的情報部門發展受阻,很多時候只能獲取一些簡單的情報,真正的機密因為缺乏有力的支持,很難獲取有價值的資訊,而且很多日本間諜落網也證明了其水準的粗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