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武安父子接力守護133名烈士英魂78載

河北新聞網訊春節期間, 武安孤的山烈士陵園內, 一位72歲的老人, 每天都在這裡清掃公墓、修整花草樹木。 他就是孤的山烈士陵園的守墓人——郭王所, 武安市陽邑鎮柏林寨村一名普通農民。 他與父親郭成忠接力守護英魂78載的事蹟, 感動了當地群眾。 1月20日, 郭王所被評為“2017年感動武安十大人物”和“最美武安人”, 並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夙願。

郭王所出生于一個革命家庭。 他的父親郭成忠於1938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參加了著名的“百團大戰”。 後受黨組織派遣, 長期在武安市陽邑鎮柏林村從事地下工作。 1940年10月6日, 日寇偷襲梁溝兵工廠, 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奉命在陽邑鎮孤的山執行阻擊任務, 戰鬥打得極其慘烈, 敵我雙方傷亡很大。 當時, 郭成忠是陽邑武委會主任, 負責組織民兵救治和轉移傷患, 由於當時的醫療技術和條件特別差, 受傷後死亡的戰士很多。

戰鬥結束後, 郭成忠組織人員秘密將這些烈士遺體掩埋在柏林村“石坡溝”東岸的一塊荒地裡。

幾十年來, 郭成忠老人一直默默地守護著這些烈士的遺骨。 1980年, 患病的他把守護烈士遺骸的事託付給了兒子郭王所。 1992年郭成忠臨終時握著兒子的手囑託道:“埋在‘石坡溝’的100多名烈士, 當時都是簡單埋葬。 我死後, 你要繼續看護好這些烈士的遺骸, 還要找政府想辦法把這些無名烈士重新安葬一下, 完成我多年的願望......”

父親去世後, 郭王所遵照父親的囑託, 經常到“石坡溝”陪伴烈士, 整理墓塚, 清理雜草, 填土培墳。 “俺不能讓這些烈士永遠埋名在這裡, 有生之年一定要將這些烈士重新安葬, 一定要給他們安一個‘家’,

實現父親的願望, 告慰為抗日犧牲的烈士英靈。 ”郭王所暗下決心。 從此, 他一邊照看“石坡溝”的烈士, 一邊找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郭王所老人擦拭烈士紀念碑。

2009年, 建烈士陵園的事終於有了著落。 當年10月下旬, 他受武安市民政局委託, 組織16名村民, 用29天時間,

挖掘整理出133具烈士遺骨, 並將烈士遺骨逐個裝殮。

那年冬天整整下了13場雪, 為了不讓棺材被積水浸泡, 每次下雪後, 郭王所就挨個兒去把棺槨周圍的雪清理乾淨。 就這樣, 他在地裡守護133名烈士的棺槨整整139天。 一直到2010年4月25日和當地政府一起將烈士安葬到新建成的孤的山戰役烈士公墓裡, 並建起了烈士陵園。 烈士們有了一個安靜的“家”, 郭王所也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從此, 這裡成為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經常有社會各界人士前來瞻仰悼念。

現在, 每天去陵園轉轉, 清掃公墓、擦拭紀念碑、修整花草樹木成了郭王所老人每天的主要生活。 他說:“沒有這些先烈, 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只要還有一口氣, 我就會來這裡看看,

做烈士們永遠的陪伴者。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