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90億美元入股戴姆勒,李書福有錢任性?原因居然是看上了武漢!

我們的夢想是買輛賓士, 李書福的夢想是買下整個賓士。

而且這個夢想居然實現了!

據彭博報導, 戴姆勒證實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持有其9.69%的股權。 戴姆勒在監管文件中說, 李書福擁有逾1.036億股的投票權。

戴姆勒發言人在電話中說:“很高興迎來又有一位長期投資者”。

這裡的戴姆勒集團, 是我們熟知的賓士母公司, 由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於1886年創建, 是全球最大的豪華車廠商之一, 也是全球最大的商用車廠商。

吉利汽車帝國誕生記:從民營小企業到全球大集團

“汽車不就是四個輪子和兩個沙發嗎?”

李書福剛開始決定要造汽車時, 不僅飽受外界質疑, 甚至連跟他合夥的自家兄弟也不贊成, 李書福一氣之下說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 這在當時引來了嘲笑一片。

可誰知道, 2016年前的吉利汽車年銷售不到2.2萬輛, 營收不過10多億元。 2016年後, 吉利年銷售汽車182萬輛,

成為營收預計超過2700億元的全球大集團。

可誰還知道, 已然一副國際化面孔的吉利, 還曾創造過我國汽車工業歷史上的諸多第一。

第一個開創了汽車的2萬元時代、開發了中國第一款跑車、打贏第一個與豐田公司的汽車涉外智慧財產權案、開發出中國第一款自動變速箱、開創中國第一個民辦教育體系、第一個民營汽車收購外國品牌.……

這些都是一個“汽車瘋子”一步一步打下的戰功。

2010年, 吉利收購富豪時, 被認為是“蛇吞象”, 幾乎所有人都在等著看笑話。 結果, 富豪起死回生, 銷量盈利連年走高, 讓不少人驚掉了下巴。 如今, 吉利收購富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跨國並購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現在看來, 那是一個序曲, 李書福在全球化佈局的路上, 根本停不下來。

一路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DSI、英國錳銅公司(倫敦計程車的控股方), 再到最近收購馬來西亞的地頭龍寶騰汽車, 順帶奉送已經歸入寶騰的路特斯, 以及收購美國最大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 現在又將戴姆勒“收入帳下”。

至此, 李書福的吉利汽車帝國已擁有富豪汽車、富豪卡車、富豪客車、Polestar、領克汽車、吉利汽車、倫敦電動汽車、遠端商用車、寶騰汽車、路特斯汽車、Terrafugia飛行汽車等十多個品牌。

Terrafugia飛行汽車

Terrafugia飛行汽車

無論是汽車、卡車、新能源汽車、跑車、飛行汽車、互聯網汽車, 李書福通通都有佈局。

李書福成為賓士第一大股東, 背後有何“野心”?

吉利入主戴姆勒, 德國媒體猜測:

吉利對於戴姆勒、賓士感興趣, 也並不是中國資本有錢燒的慌, 而是已經瞄準了集團在電動車方面的規劃, 畢竟, 賓士已經打算在武漢投產電動車, 而吉利顯然可以通過在董事會的發言權,在其中分一杯羹。

而國內媒體《華夏時報》如此報導:

熟悉吉利戰略的人士稱,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是渴望接入戴姆勒的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並希望在湖北省省會武漢建立一家電動汽車合資企業。在電動化上,戴姆勒一直比較激進,具有深厚的技術能力。它計畫未來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規模超過100億美元。除了對電動車製造進行投資以外,還將額外投入10億美元資金用於電池產品的生產。

吉利方面,李書福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無不透露出對新能源汽車的“喜愛”。

李書福列舉了吉利2017年新能源業務取得的成績:南充吉利新能源商用車基地落成;倫敦電動汽車工程落成;主打新能源共用汽車業務的曹操專車在15個城市上線;吉利混合動力汽車帝豪創下里程碑式的銷量紀錄;富豪啟動電氣化戰略……

隨著世界主要國家推出的新能源汽車計畫表,傳統燃油車的時代即將告一段落,而汽車行業無疑迎來大洗牌!

李書福入主戴姆勒的背後,瞄準的正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長城汽車昨晚(23日)發佈公告,公司與寶馬初步達成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的意向。

而在早幾天,華為、百度、騰訊投資120億,聯手造車,其智能電動汽車——威馬汽車正式宣佈將在年內實現量產下線。

李書福曾表示,真正的互聯網汽車必須是高度電動化的汽車,沒有電動化就很難實現互聯網化,也就不可能高度智慧化。

前有燃油車時代的巨頭聯手玩轉電氣化,後有互聯網巨頭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誰掌握電氣化的核心技術,誰就能走在最前面。

李書福看上的是賓士還是武漢?

早在2016年8月,吉利就與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武漢市政府分別簽署合作協定,決定在湖北投資發展汽車及賽車運動旅遊等產業。吉利集團旗下銘泰投資公司,將在武漢市黃陂區投資85億元,打造武漢賽車運動文化旅遊小鎮。

到了2017年3月,李書福再次來到武漢,武漢市市長萬勇稱,希望該集團把整車生產佈局武漢,武漢將一如既往提供優質服務,為吉利控股集團在漢發展營造最優環境。

事實上李書福與武漢的淵源遠不止於此。

網路搜索李書福簡歷,結果多是“1963年出生於浙江省台州,畢業於哈爾濱理工大學,獲得燕山大學工程碩士學位”。鮮為人知的是,李書福1996年畢業于湖北經濟管理大學(現長江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專科。

入學當年,31歲的李書福在做冰箱和建材生意,身家已過千萬元。據瞭解,李書福當年因家貧沒讀完高中,繼續求學是對知識的渴求和創業的需要。

從1995年開始,李書福在湖北經濟管理大學設立“吉利獎學金”,每年10萬元,獎給品學兼優的學生。而1995年~1996年,李書福還是學校大二、大三學生。1995年後連續5年,共有700多名學生獲獎。到2010年時,母校已有超過2000名學生被李書福收為員工。

當年作為老師的馮美德前往台州,和李書福一起吃晚飯。李書福拿起相機說合影,這時看到門外停了一輛賓士車,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就拿相機拍燈、拍後視鏡。“要搞汽車”,李書福那時就萌生了念頭。

李書福對賓士如此執著或許是因為賓士給了他造車的靈感,而對武漢的偏愛不僅僅是割捨不斷的校友情,還有“中國車都”這塊鐵招牌。

以東風為產業龍頭的武漢,是國內首個聚集了法、日、美、自主四大車系、五大整車企業的城市。更有神龍三廠、東風風神、東風雷諾等15家整車廠,這些整車廠宛如繁星灑落江城,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雄冠全國首位,即便是在擁有上百年汽車工業史的歐美國家也非常少見。

正因五大整車企業在漢聚集,又吸引了大批汽車零部件企業。格特拉克、德爾福、法雷奧、住電、霍尼韋爾、偉世通、萬向等眾多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聞風而來,紛紛在漢開設工廠。

目前,武漢已擁有近50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涵蓋了變速箱、底盤、車身、電子、內飾、玻璃等主要零部件,產業集聚效應不斷深化,這麼好的市場環境李書福不可能不心動。

青年李書福寫過一首詩:“寒冬去,春天到,埋頭苦幹靜悄悄。不要吵,不要鬧,自主品牌撐大腰。歐美風,韓日潮,崇洋媚外何時了?中國車,飛多高,奮戰十年變大雕!”

李書福+武漢=一切皆有可能!

其他校友動態:

小米搞大事:左手微軟,右手穀歌

2月23日,小米宣佈和微軟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這表示未來小米和微軟將會加深在雲計算、人工智慧硬體方面的合作。合作內容具體包括雲服務支援、筆記型電腦類硬體設備、微軟小娜和小米智慧音箱、圍繞人工智慧的各方面應用等。

董明珠新年講話強調格力新目標:不再是簡單的多少千億

2月23日,格力電器對外披露了董事長董明珠在2018年度幹部會議上的講話,董明珠在講話中表示,格力未來的發展,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多少千億的目標,而是希望通過這個目標來實現讓大家更加幸福美滿,在精神上有收穫,在物質上有收穫,“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觀”。

祝九勝第一次參加股東大會

2月23日下午兩點半,萬科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即將召開,這是萬科上任不足一個月的總裁祝九勝第一次參加股東大會,他甚至還不是萬科董事會成員。

撰文 | 葉玲、劉靖宇

製圖 | 肖田

校審 | 玄武

排版 | 雷詩琴

責編 | 鄒丹雨

而吉利顯然可以通過在董事會的發言權,在其中分一杯羹。

而國內媒體《華夏時報》如此報導:

熟悉吉利戰略的人士稱,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是渴望接入戴姆勒的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並希望在湖北省省會武漢建立一家電動汽車合資企業。在電動化上,戴姆勒一直比較激進,具有深厚的技術能力。它計畫未來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規模超過100億美元。除了對電動車製造進行投資以外,還將額外投入10億美元資金用於電池產品的生產。

吉利方面,李書福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無不透露出對新能源汽車的“喜愛”。

李書福列舉了吉利2017年新能源業務取得的成績:南充吉利新能源商用車基地落成;倫敦電動汽車工程落成;主打新能源共用汽車業務的曹操專車在15個城市上線;吉利混合動力汽車帝豪創下里程碑式的銷量紀錄;富豪啟動電氣化戰略……

隨著世界主要國家推出的新能源汽車計畫表,傳統燃油車的時代即將告一段落,而汽車行業無疑迎來大洗牌!

李書福入主戴姆勒的背後,瞄準的正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長城汽車昨晚(23日)發佈公告,公司與寶馬初步達成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的意向。

而在早幾天,華為、百度、騰訊投資120億,聯手造車,其智能電動汽車——威馬汽車正式宣佈將在年內實現量產下線。

李書福曾表示,真正的互聯網汽車必須是高度電動化的汽車,沒有電動化就很難實現互聯網化,也就不可能高度智慧化。

前有燃油車時代的巨頭聯手玩轉電氣化,後有互聯網巨頭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誰掌握電氣化的核心技術,誰就能走在最前面。

李書福看上的是賓士還是武漢?

早在2016年8月,吉利就與湖北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武漢市政府分別簽署合作協定,決定在湖北投資發展汽車及賽車運動旅遊等產業。吉利集團旗下銘泰投資公司,將在武漢市黃陂區投資85億元,打造武漢賽車運動文化旅遊小鎮。

到了2017年3月,李書福再次來到武漢,武漢市市長萬勇稱,希望該集團把整車生產佈局武漢,武漢將一如既往提供優質服務,為吉利控股集團在漢發展營造最優環境。

事實上李書福與武漢的淵源遠不止於此。

網路搜索李書福簡歷,結果多是“1963年出生於浙江省台州,畢業於哈爾濱理工大學,獲得燕山大學工程碩士學位”。鮮為人知的是,李書福1996年畢業于湖北經濟管理大學(現長江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專科。

入學當年,31歲的李書福在做冰箱和建材生意,身家已過千萬元。據瞭解,李書福當年因家貧沒讀完高中,繼續求學是對知識的渴求和創業的需要。

從1995年開始,李書福在湖北經濟管理大學設立“吉利獎學金”,每年10萬元,獎給品學兼優的學生。而1995年~1996年,李書福還是學校大二、大三學生。1995年後連續5年,共有700多名學生獲獎。到2010年時,母校已有超過2000名學生被李書福收為員工。

當年作為老師的馮美德前往台州,和李書福一起吃晚飯。李書福拿起相機說合影,這時看到門外停了一輛賓士車,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就拿相機拍燈、拍後視鏡。“要搞汽車”,李書福那時就萌生了念頭。

李書福對賓士如此執著或許是因為賓士給了他造車的靈感,而對武漢的偏愛不僅僅是割捨不斷的校友情,還有“中國車都”這塊鐵招牌。

以東風為產業龍頭的武漢,是國內首個聚集了法、日、美、自主四大車系、五大整車企業的城市。更有神龍三廠、東風風神、東風雷諾等15家整車廠,這些整車廠宛如繁星灑落江城,數量之多,密度之大,雄冠全國首位,即便是在擁有上百年汽車工業史的歐美國家也非常少見。

正因五大整車企業在漢聚集,又吸引了大批汽車零部件企業。格特拉克、德爾福、法雷奧、住電、霍尼韋爾、偉世通、萬向等眾多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聞風而來,紛紛在漢開設工廠。

目前,武漢已擁有近50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涵蓋了變速箱、底盤、車身、電子、內飾、玻璃等主要零部件,產業集聚效應不斷深化,這麼好的市場環境李書福不可能不心動。

青年李書福寫過一首詩:“寒冬去,春天到,埋頭苦幹靜悄悄。不要吵,不要鬧,自主品牌撐大腰。歐美風,韓日潮,崇洋媚外何時了?中國車,飛多高,奮戰十年變大雕!”

李書福+武漢=一切皆有可能!

其他校友動態:

小米搞大事:左手微軟,右手穀歌

2月23日,小米宣佈和微軟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這表示未來小米和微軟將會加深在雲計算、人工智慧硬體方面的合作。合作內容具體包括雲服務支援、筆記型電腦類硬體設備、微軟小娜和小米智慧音箱、圍繞人工智慧的各方面應用等。

董明珠新年講話強調格力新目標:不再是簡單的多少千億

2月23日,格力電器對外披露了董事長董明珠在2018年度幹部會議上的講話,董明珠在講話中表示,格力未來的發展,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多少千億的目標,而是希望通過這個目標來實現讓大家更加幸福美滿,在精神上有收穫,在物質上有收穫,“這就是我們的價值觀”。

祝九勝第一次參加股東大會

2月23日下午兩點半,萬科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即將召開,這是萬科上任不足一個月的總裁祝九勝第一次參加股東大會,他甚至還不是萬科董事會成員。

撰文 | 葉玲、劉靖宇

製圖 | 肖田

校審 | 玄武

排版 | 雷詩琴

責編 | 鄒丹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