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世人皆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一句你可知曉?

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曾說, 臥龍、鳳雛, 二人得一, 可安天下。 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 而鳳雛就是龐統。 當時的劉備聽到臥龍、鳳雛的大名, 應該只有羡慕的份兒。 可沒想到多年以後, 諸葛亮和龐統都投入了劉備帳下, 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諸葛亮, 字孔明, 道號臥龍。 才能絕不在郭嘉之下, 他的發明如:木牛流馬, 連弩等, 到現在都還有人在研究。 諸葛亮以精于治國聞名於世, 行兵佈陣被司馬懿稱為“天下奇才”。 在用人方面, 諸葛亮也有過人之處。 蜀漢建立後, 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 對內撫百姓,

示儀軌, 約官職, 從權制, 開誠心, 布公道, 對外聯吳抗魏, 為實現興複漢室的政治理想, 數次北伐, 但因各種不同因素而失敗, 最後病逝于五丈原。

而龐統, 字士元, 道號鳳雛, 與諸葛亮齊名, 他是一個喜歡雲遊四海的智士。 花一個月的時間就把一個縣令一年的公務處理妥當。

在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被其誠心打動, 決定下山幫助劉備一起興複漢室江山。 解除人民疾苦。 西元208年, 諸葛亮在劉備帳中。 龐統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 龐統的一生短暫而精彩, 死時年僅35歲, 比郭嘉還早逝, 這似乎再次證明了“天妒英才”這個成語, 讓人唏噓不已。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人們常常喜歡斷章取義, 喜歡說前半句, 往往忽略後一句, 而後一句往往是別人想表達的意思。

例如很多腐儒都喜歡掛在口邊 的一句話就是“以德報怨”, 被人反駁的時候, 往往一句孔聖人說的還有錯, 把人噎的直翻白眼。 但是完整版是“以德報怨, 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 ”而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意思是子初和孝直這兩個人, 如果去掉一個, 漢朝政權就不能興盛。 而當時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劉備, 毫無疑問又得到了這兩個大佬。 劉巴字子初, 開始曹操征伐荊州, 荊州士人多跑到劉備那邊了。 而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

後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 不料這三郡先被劉備所得, 劉巴不能覆命曹操, 遂遠至交趾, 又輾轉進入益州。

在劉備平定益州後, 劉巴歸附劉備。 劉巴雄才蓋世, 在劉備攻取益州之後, 國庫空虛, 劉備十分憂心。 劉巴對道:“易耳, 但當鑄直百錢, 平諸物賈,

令吏為官巿。 ”備從之, 數月之間, 府庫充實, 可見劉巴之才。 法正字孝直, 本為劉璋部下, 劉備入蜀時歸於劉備帳下。 法正這個人善奇謀, 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漢中之戰時, 他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 立下奇功。 益州平定後, 法正與諸葛亮等五人一起制定《蜀科》, 改變劉璋治下益州法紀鬆弛, 德政不舉, 威刑不肅的局面。 曹操曾說吾收奸雄略盡, 獨不得法正邪?話說回來劉備得了這麼牛逼的四個人, 最後還是沒實現匡扶漢室的理想, 自己當了皇帝。 倒是曹操, 雖然是奸雄, 人家到死都沒有稱皇帝, 只是號魏王, 歷史仿佛給人開了個笑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