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聊城高新區2018“十件民生實事”出爐

大眾網聊城2月24日訊2月23日, 高新區召開全區2017年度總結表彰暨2018年工作會議, 會上公佈了高新區2018年十件民生實事, 將於今年著力解決教育醫療、交通出行、生活配套等10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促進就業創業。 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 建好創業服務網路平臺、公共招聘平臺, 做好困難群體就業工作, 培訓勞動者2000人以上, 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700萬元以上, 全區城鎮新增就業500人以上。

二是改善群眾居住條件。 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 加快安置區建設速度, 軍王屯安置區要確保12月底前竣工驗收, 徐田安置區、張莊安置區按計劃完成主體建設,

啟動新河社區棚戶區改造專案, 全面完成規劃區內棚改任務。 對智匯穀專案涉及的6個村莊(大石槽村、孫莊村、後許村、王莊村、朱營村、店子村)及兩個建材市場等1300戶進行征遷, 預計征遷房屋面積25萬平方米、院落面積37.5萬平方米。

三是建設幼稚園和中小學校。 加強對現有幼稚園的規範管理, 提升幼稚園辦園水準, 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 新建、改擴建幼稚園3所, 中小學新增教學班126個, 全面解決大班額問題。 加快推進昌樂二中分校建設, 完善全區教育體系、提升教育水準。

四是完善醫療養老服務機構建設。 加快中澳國際合作醫院建設, 打造醫療服務新高地。 今明兩年投入400萬元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

加強醫療技術人才隊伍培養, 改善鄉鎮衛生院醫療設施, 提高村衛生室服務能力, 全面提升醫療技術水準, 讓群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 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設進程, 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 加快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及農村幸福院建設。

五是提高社會救助能力。 完善救助體系, 創新助力道路, 提高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優撫物件撫恤補助標準, 健全和完善面向特困人員、殘疾人、困境兒童的福利補貼和重點人群生活補貼政策, 將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全部納入醫療救助範圍, 徹底織牢民政兜底救助網, 實現托底性民生保障的可持續發展。

六是改善農村道路條件。 建設“四好農村路”, 全面完成農村公路三年攻堅行動專項任務,

改造危橋60座;農村“戶戶通”硬化路完成100個村居、300公里。

七是實施城鄉基礎設施提升工程。 採用PPP模式推進總長14.61公里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 實施16個市政工程建設專案, 不斷完善道路功能, 豐富完善公交線路, 改善群眾出行條件。 實現管道天然氣鄉鎮全覆蓋。

八是提高文化惠民水準。 加強培育村級文化隊伍, 開展農歌會等品牌文化活動, 舉辦公益演出120場, 放映公益電影1500場, 努力活躍群眾文化生活。

九是嚴格食品藥品監管。 實施餐飲品質提升工程, 爭創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

十是加強和諧高新區建設。 積極做好信訪、仲裁、人民調解等工作, 妥善化解社會矛盾。 深化平安高新區、法制高新區建設,

加大防範和處理邪教工作力度, 打造讓人民群眾放心安心的安全城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