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戒不掉的“手指癮”?不探究根源,即使塗辣椒水也不管用!

“孩子的指頭甜似蜜!”

每一個寶寶幾乎都是吮著自己的手指長大的, 有些吮著吮著不知不覺就戒掉了;有些吮著吮著卻悄悄上了癮, 於是家長的態度從“寬容”轉變成為“捉急”, 與寶寶鬥智鬥勇, 卻屢屢拗不過寶寶執著的“手指癮”。

寶寶吃手指正常嗎?寶寶吃手指上癮怎麼辦?今天, 諾媽將和各位寶爸寶媽們一起聊一聊關於寶寶戒不掉的“手指癮”。

(一)

過年期間, 走親訪友之際遇見了表弟家的兒子, 兩歲不到。 在大人聊天之際, 我注意到小傢伙始終都把自己的大拇指放進嘴裡吮啊吮, 仿佛那吃的就是一根棒棒糖, 吃手指的感覺讓他無比滿足。

我心生好奇, 逗玩孩子的時候, 輕輕把他的小手扒拉下來。 立刻, 小傢伙又把自己的大拇指塞進了嘴裡。

阿姨(寶寶奶奶)見狀, 忍不住向我兜苦水:“哎呀, 這孩子怎麼都戒不掉這手指癮, 戴過手套, 打過手心, 連辣椒水都塗過,

他還是一定要吮手指!”阿姨說著, 又強行拉下孩子的大拇指給我看, “你瞧瞧, 連手指都吮得長繭變形了!”

我拿眼一瞧, 果然, 孩子的大拇指令人觸目驚心:大拇指側邊上被吸吮得完全變了形, 長出好幾個肉包, 著實看得有些小心疼。

(二)

寶寶吮手指正常嗎?——正常!

吮手指是孩子出生後一種正常的行為習慣, 就像初生嬰兒天生就會吸奶一樣。 首先, 我們的寶爸寶媽要用一顆正常心來對待。

剛出生的寶寶, 自身沒有行動能力, 能支配的只有自己的小手。 差不多2個月左右, 寶寶的手腳能夠自由揮動, 當他們第一次在無意中把小手放進嘴裡吮吸, 這種感覺猶如讓他們吸吮媽媽的乳頭一樣, 讓他們有安全感、舒適感以及滿足感, 這也是寶寶能夠自娛自樂的第一個自主行為。

心理學家對此的解釋是:這種行為能夠穩定孩子自身的穩定情緒, 是寶寶的一種自慰行為。 當他們餓了、寂寞了, 就會通過吸吮自己的手指、腳趾, 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一般情況下, 寶寶6個月後, 隨著他能坐能爬, 行動範圍漸漸擴大, 當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吸引寶寶們的好奇, 他們也就會漸漸減少對吸吮手指的興趣。

3歲以前, 寶寶可能會在個別情況下偶有吸吮手指的習慣, 那一般是孩子自我緩解情緒的一種表現, 父母們不必過於緊張, 對孩子適當提醒,

孩子也便會有意識地改掉吸吮手指的習慣。

(三)

寶寶吃手指有什麼危害?——有, 並且這種擔心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而飆升, 特別是三歲以後!

3歲以前, 孩子吃手指, 因為是處於乳牙的初步發育階段, 這個行為習慣還不至於對寶寶日後的齒型造成太大的影響。 當然, 父母最好在3歲之前一定要戒掉寶寶的“手指癮”, 防患於未然, 為長一口好恒齒打下好基礎。

3歲以後, 是寶寶牙床發育的關鍵期, 頻繁吸吮手指的動作習慣有很大可能會導致恒牙前傾。

在這裡, 諾媽特別強調一下, 即便是用安撫奶嘴代替手指, 孩子吸吮的多了, 同樣會造成恒齒前傾的結果。 有一陣子, 諾諾有上下頜屏咬牙齒的習慣, 我曾與孩子班級的老師做過交流, 希望老師能夠幫著提醒下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當班的老師也聊起了牙齒的話題,說她小時候安撫奶嘴吸的多,下頜一排牙齒前傾了,所以給人一種“癟嘴”的形象。可見,這種不經意間的習慣,對發育成長期的影響之大,不容忽視。

(四)

寶寶吃手指上了癮怎麼辦?改掉不良習慣的關鍵還在父母!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對於3歲以上的孩,越是強制幫他戒掉吃手指惡習,其阻力越大,效果越差,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就及時戒掉他的“手指癮”!

事實上,孩子會不會養成這個習慣,也從側面反應出他的內心安全感足不足?他受到的關愛是否夠充分?如果寶爸寶媽是盡心陪在孩子身邊的,與他交流、互動,那麼孩子的注意力一定是停留在父母的身上,也就不會有吃手指的念頭。反之,當父母陪在孩子身邊,卻各自刷著手機,那麼無人交流的寶寶,不由自主就會將手指放進口中,尋找安慰。

在此,我們聊聊大寶寶的手指癮怎麼戒?諾媽的總結就是,父母的態度是關鍵,既不粗暴地採取強制行為,同時也要堅定地告訴孩子“不可以”!

不粗暴:大寶寶已經養成了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過來的,父母首先要有足夠的耐心來與孩子一起做改變。千萬不要用嘲笑、恐嚇、打罵、訓斥甚至是採取強制方法來對待孩子。因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痛苦,他的內心更受壓抑,他會因此變得緊張不安,甚至形成自卑心理。這種粗暴式的強制行為,反而會讓孩子在一個人的時候,拼命吮吸手指,尋求自我安慰,更無法戒掉這個習慣。

不允許:在戒手指癮這件事上,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態度是要堅定的,那就是當孩子不由自主又將手指放入口中的時候,父母可以用嚴厲的眼神來阻止孩子的行為,示意他:“不行!”讓孩子自己把手指放下了。這是孩子的自主行為,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糾正中,慢慢改掉壞習慣。同時,父母也要及時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對孩子的進步表現給予及時的表揚,幫助孩子建立改掉壞習慣的信心。

孩子就像一棵嫩苗,在它抽枝發芽的過程中,時刻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正確引導,才能夠有最佳狀態下的茁壯成長!

(家有男寶,致力於男孩研究,為父母們提供有價值的男孩養成法則!歡迎訂閱頭條號“諾媽家有男寶”)

希望老師能夠幫著提醒下孩子。交流的過程中,當班的老師也聊起了牙齒的話題,說她小時候安撫奶嘴吸的多,下頜一排牙齒前傾了,所以給人一種“癟嘴”的形象。可見,這種不經意間的習慣,對發育成長期的影響之大,不容忽視。

(四)

寶寶吃手指上了癮怎麼辦?改掉不良習慣的關鍵還在父母!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對於3歲以上的孩,越是強制幫他戒掉吃手指惡習,其阻力越大,效果越差,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就及時戒掉他的“手指癮”!

事實上,孩子會不會養成這個習慣,也從側面反應出他的內心安全感足不足?他受到的關愛是否夠充分?如果寶爸寶媽是盡心陪在孩子身邊的,與他交流、互動,那麼孩子的注意力一定是停留在父母的身上,也就不會有吃手指的念頭。反之,當父母陪在孩子身邊,卻各自刷著手機,那麼無人交流的寶寶,不由自主就會將手指放進口中,尋找安慰。

在此,我們聊聊大寶寶的手指癮怎麼戒?諾媽的總結就是,父母的態度是關鍵,既不粗暴地採取強制行為,同時也要堅定地告訴孩子“不可以”!

不粗暴:大寶寶已經養成了吸吮手指的不良習慣,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過來的,父母首先要有足夠的耐心來與孩子一起做改變。千萬不要用嘲笑、恐嚇、打罵、訓斥甚至是採取強制方法來對待孩子。因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痛苦,他的內心更受壓抑,他會因此變得緊張不安,甚至形成自卑心理。這種粗暴式的強制行為,反而會讓孩子在一個人的時候,拼命吮吸手指,尋求自我安慰,更無法戒掉這個習慣。

不允許:在戒手指癮這件事上,父母傳遞給孩子的態度是要堅定的,那就是當孩子不由自主又將手指放入口中的時候,父母可以用嚴厲的眼神來阻止孩子的行為,示意他:“不行!”讓孩子自己把手指放下了。這是孩子的自主行為,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糾正中,慢慢改掉壞習慣。同時,父母也要及時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對孩子的進步表現給予及時的表揚,幫助孩子建立改掉壞習慣的信心。

孩子就像一棵嫩苗,在它抽枝發芽的過程中,時刻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正確引導,才能夠有最佳狀態下的茁壯成長!

(家有男寶,致力於男孩研究,為父母們提供有價值的男孩養成法則!歡迎訂閱頭條號“諾媽家有男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