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炒作中國軍艦威脅,印度又在給自己加戲了

去年6月的洞朗對峙已經讓人看到了中印關係的複雜脆弱, 而最近一則有關中國軍艦進入印度洋的消息再一次觸碰了一些人的敏感神經。

據報導, 目前共有三支中國艦隊出現在印度洋上, 包括剛剛被派到印度洋的“湛藍2018A”遠海訓練編隊, 正航行于南印度洋的第27批護航編隊, 以及正在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的第28批護航編隊, 水面戰艦共計11艘。

中國海軍“湛藍2018A”遠海編隊(上)與海軍第28批護航編隊(下)。

按照慣例, 春節前後中國海軍都會有遠洋訓練編隊練兵備戰, 今年也不例外。 但由於正趕上馬爾地夫爆發政治危機, 以及中印關係陰晴不定這個大背景, 不少印度媒體開始借題發揮, 《今日印度》《印度教徒報》等媒體表示本月有11艘中國軍艦駛入東印度洋, 而當時正值馬爾地夫局勢動盪之際。

澳大利亞新聞網也來添亂, 稱中國軍艦此時進入印度洋“將改變地區軍力平衡”, “其目的是阻止印度接近馬爾地夫”。

對此, 馬爾地夫國防部20日公開闢謠, 否認有外國軍艦進入馬爾地夫水域。 被打臉的印度媒體隨後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 馬爾地夫附近水域沒有中國軍艦, 中國軍艦所在位置距離馬爾地夫超過2500海裡(4630公里)。

《今日印度》截圖

但儘管如此, 為了監控中國艦船的活動, 印度海軍還是在印度洋地區部署了8艘軍艦。 《今日印度》21日稱, 所有進入印度洋東西兩邊的入口都有印度海軍監控, 任何未被軍艦監控的地區都由P-8偵察機監視。 ▼

動機

印度此次炒作中國軍艦進入印度洋的動機比較明顯。

首先是借機強化對印度洋的軍事部署。

印度海軍“拉那”(INSRANA)號導彈驅逐艦。

為了主導印度洋和提升海域感知, 印度海軍在2017年6月就開始對進出麻六甲海峽的海上交通路線展開巡邏。 在海峽西端的印度洋海域, 印度海軍計畫對過往船隻進行每日24小時的不間斷監視。 印度海軍參謀長蘇尼爾·蘭巴去年11月表示, 印度海軍正在擴大其在印度洋地區的巡邏區域以覆蓋所有的要害區域。 此次炒作中國軍艦進入印度洋, 印度又借機增加了8艘軍艦的部署。 這樣就形成了既有固定巡邏兵力, 又有機動兵力的有利態勢。

其次是對馬爾地夫施壓。

印度在馬爾地夫有軍事基地, 因此將其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2017年12月, 中國與馬爾地夫簽署自貿協定, 《印度斯坦時報》聲稱中馬關係的這種突破性進展令新德里相當心痛, 嚴重影響印度的安全利益, 觸及印度忍耐的極限。

近期, 印度支持馬爾地夫“親印派”前總統納希德, 攪動馬爾地夫政局, 致使馬爾地夫政局動盪。 被印度視為“親華派”的馬爾地夫總統亞明2月5日宣佈, 馬爾地夫全國實行為期15天的緊急狀態。 這些似乎都在印方的預測之中, 印媒開始造勢, 聲稱“印度不能接受後院出現別國的附庸, 必須考慮對馬爾地夫進行軍事干預”, “馬爾地夫已經放棄了印度優先”, “印馬關係已經降到史上最低點”。

馬爾地夫總統亞明

此次中國海軍軍艦進入印度洋是執行正常演訓和護航任務,與馬爾地夫並無直接關係。印度借機炒作,一方面是向亞明總統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在和國際社會玩賊喊捉賊的把戲。

野心

作為印度洋沿岸最強大的國家,印度對印度洋的野心早已不是秘密。

早在獨立之前,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就指出:“在印度洋地區,從東南亞到中東,印度將會成為其政治中心。”在這一思想支配下,印度將印度洋看作是“印度的洋”,不斷加強對印度洋的控制,並竭力排斥其他大國進入印度洋——哪怕是有正當理由的進入。

此次印度炒作中國軍艦進入印度洋將會產生嚴重影響。

首先,印度洋的安全環境會惡化。

如前所述,印度以此為藉口,強化了在印度洋的軍事部署。作為一個有擴張欲望的國家,印度強化軍事部署對該地區安全環境的衝擊可想而知。

其次,中印安全關係將因此再次接受考驗。

近年來,印度軍事實力有了較大增長後總是想向中國炫耀肌肉。印度洋事關中國國家利益,印度對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的正當演訓和護航採取跟蹤和炒作等不友好行為,將使雙邊安全關係令人擔憂。

最後,印馬關係也將因此有繼續惡化的可能。

身為不結盟運動發起國的印度如何對待周邊國家,比如尼泊爾、錫金、不丹,大家心知肚明。這次印度借機向馬爾地夫施壓,必然引起後者的反彈。在國際社會中,各國不管大小,一律平等,可是印度好像不重視這個常識。

撰文 / 馬堯(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國際關係專業博士,時事及軍事評論員)

編輯 / 馬里奧

馬爾地夫總統亞明

此次中國海軍軍艦進入印度洋是執行正常演訓和護航任務,與馬爾地夫並無直接關係。印度借機炒作,一方面是向亞明總統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在和國際社會玩賊喊捉賊的把戲。

野心

作為印度洋沿岸最強大的國家,印度對印度洋的野心早已不是秘密。

早在獨立之前,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就指出:“在印度洋地區,從東南亞到中東,印度將會成為其政治中心。”在這一思想支配下,印度將印度洋看作是“印度的洋”,不斷加強對印度洋的控制,並竭力排斥其他大國進入印度洋——哪怕是有正當理由的進入。

此次印度炒作中國軍艦進入印度洋將會產生嚴重影響。

首先,印度洋的安全環境會惡化。

如前所述,印度以此為藉口,強化了在印度洋的軍事部署。作為一個有擴張欲望的國家,印度強化軍事部署對該地區安全環境的衝擊可想而知。

其次,中印安全關係將因此再次接受考驗。

近年來,印度軍事實力有了較大增長後總是想向中國炫耀肌肉。印度洋事關中國國家利益,印度對中國海軍進入印度洋的正當演訓和護航採取跟蹤和炒作等不友好行為,將使雙邊安全關係令人擔憂。

最後,印馬關係也將因此有繼續惡化的可能。

身為不結盟運動發起國的印度如何對待周邊國家,比如尼泊爾、錫金、不丹,大家心知肚明。這次印度借機向馬爾地夫施壓,必然引起後者的反彈。在國際社會中,各國不管大小,一律平等,可是印度好像不重視這個常識。

撰文 / 馬堯(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國際關係專業博士,時事及軍事評論員)

編輯 / 馬里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