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巴國古城閬中

閬中, 古稱保寧, 是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縣級市, 地處四川盆地東北部, 位於嘉陵江中游, 秦巴山南麓, 山圍四面, 水繞三方。 東靠巴中市、儀隴縣, 南連南部縣, 西鄰劍閣縣, 北接蒼溪縣。 2000多年來, 為巴蜀要衝, 軍事重鎮, 有“閬苑仙境”、“閬中天下稀”之美譽。

閬中市幅員面積1878平方公里, 轄21個鄉、25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 總人口88.19萬(2010年), 其中城區人口32萬。 是中國生態建設示範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世界千年古縣、中國春節文化之鄉。

閬中, 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衝”之譽, 唐代詩人杜甫在這裡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境內擁中國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鎮之一的閬中古城, 古城建址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 被譽為“風水古城”。

閬中

閬中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閬中商周時屬梁州, 春秋時屬充國。 戰國後期(約西元前318年), 巴國滅充國並從江州遷都至閬中。

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 秦惠文王嬴駟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即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 不久滅巴。 秦王設立郡、縣、郊(鄉)、亭、裡五級制。 置蜀郡、巴郡。 宣告蜀、苴、巴三國滅亡。

西元前314年, 秦惠王設置閬中縣。

201年(東漢獻帝建安六年)至347年(成漢嘉寧二年), 改巴郡為巴西郡, 閬中為巴西郡治, 轄閬中、安漢、墊江、宕渠、宣漢、漢昌、南充國、西充國等8縣。 蜀漢名將張飛鎮守閬中達7年之久。

347年(東晉永和三年)至508年(南朝梁天監七年), 閬中為北巴西郡治, 轄閬中、蒼溪、安漢、南國、西國、平周等縣。

509年(天監八年)至553年(承聖二年)閬中為南梁北巴州治及北巴西郡治, 轄北巴西、白馬義陽、南部、木蘭、金遷、掌天等郡。

525年(北魏孝昌元年)至535年(大統元年), 為魏所據。

554年(西魏恭帝元年)至西元583年(隋開皇三年), 閬中為隆州及盤龍郡治, 轄盤龍、新安、南宕渠、金遷、白馬、隆城6郡, 盤龍郡轄閬中、漢昌、胡原3縣。

583年(開皇三年)至607年(大業三年), 隋改閬中為閬內, 為隆州治, 轄閬內、南部、蒼溪、奉國、儀隴、大寅、西水、晉城、南充、相如10縣。 大業三年, 改隆州為巴西郡, 轄區未變。

唐仍名閬中, 618年(武德元年)至712年(先天元年)為隆州治。 713年(開元元年)避唐玄宗諱, 改隆州為閬州, 轄閬中、南部、蒼溪、西水、新井、晉安、新政、奉國、歧坪9縣。 742年(天寶元年)至758年(乾元元年)曾改為閬中郡。 唐高祖之子滕王元嬰、魯王靈夔都曾封治閬中。

五代及北宋南宋, 閬中均為閬州治。 929年(五代後唐天成四年)於閬州置保寧軍, 北宋時置安德軍。 1276年(南宋景炎元年)至1912年,

閬中一直為保寧府治。

明末清初四川設臨時省會達17年之久, 是歷代川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清順治時, 四川臨時省會設在閬中10餘年。

1912年(民國元年), 在閬中設川北宣慰使署。

1913年(民國二年), 改為川北觀察使署。

1914年(民國三年), 改為川北道署, 不久改為嘉陵道署, 移治南充。 川北道(嘉陵道)轄閬中、蒼溪、南部、廣元、昭化、劍閣、通江、南江、巴中、儀隴、營山、蓬安、鄰水、岳池、廣安、南充、西充、三台、射洪、中江、鹽亭、遂寧、蓬溪、安岳、樂至、潼南26縣。

抗日戰爭時期, 川陝鄂邊區綏靖公署、巴山警備司令部設於閬中。

民國期間(1933-1935年), 紅四方面軍在閬中相繼建立閬南縣、蒼溪縣、閬中縣、忠發市4個縣級蘇維埃政府。

1949年12月29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閬中。

1950年1月8日, 成立閬中縣人民政府。

1991年1月12日, 經國務院批准, 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銷閬中縣, 設立閬中市。

1993年8月, 閬中被列為省直管市, 由南充市代管。

2003年,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復, 閬中市政府由閬中市區內東街7號遷至市區巴都大道66號。

閬中古城

閬中位於四川盆地北部, 嘉陵江中游。 介於東經105°41′~106°24′,北緯31°22′~31°51′之間。

東靠巴中市、儀隴縣,南連南部縣,西鄰劍閣縣,北接蒼溪縣。國土面積1878平方公里。

閬中景色

閬中境內有兩大山系:嘉陵江以東屬巴山山脈,以西屬劍門山脈,兩大山脈分支餘脈,在閬中市分別呈西北至中南,東北至西南走向,形成東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狀地勢和多層次梯級地形,處在川北低山區向川中丘陵區的過渡地帶。最高點為龍泉鎮的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點為最南端的朱鎮鄉貓兒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內平壩、低丘陵、高丘陵、低山、臺地、山原兼而有之,屬低山地貌為主和少數丘陵帶壩地形。

歷史文化

閬中素有“閬苑仙鏡、風水寶地”之美譽。唐代大畫家吳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圖,稱閬中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國第一風水古城。城中保存著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古街古巷。閬中市有220多處人文景觀,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如風景秀美的錦屏山和歷史悠久的騰王閣等。

閬中建縣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1984年6月,閬中被列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批准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區文物名勝眾多,杜甫、元稹、李淳風、袁天罡、呂洞賓、司馬光、蘇軾、陸游、張善孖、豐子愷等先後來閬,留下不少著名詩篇和珍貴墨寶。

閬中城區地面文物點有200餘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0餘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均居四川省縣級政區之首。館藏文物有3000餘件,其中國家等級文物2000餘件。

閬中文化的主體是以漢桓侯祠(張飛廟)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雲台觀、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貢院為代表的科舉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燈戲、亮花鞋、剪紙等藝術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譽為“多元文化和諧發展的典範”。

介於東經105°41′~106°24′,北緯31°22′~31°51′之間。

東靠巴中市、儀隴縣,南連南部縣,西鄰劍閣縣,北接蒼溪縣。國土面積1878平方公里。

閬中景色

閬中境內有兩大山系:嘉陵江以東屬巴山山脈,以西屬劍門山脈,兩大山脈分支餘脈,在閬中市分別呈西北至中南,東北至西南走向,形成東西北部高,中部低的堰尾槽狀地勢和多層次梯級地形,處在川北低山區向川中丘陵區的過渡地帶。最高點為龍泉鎮的馬鞍山,海拔888.8米,最低點為最南端的朱鎮鄉貓兒井嘉陵江段,海拔328米。境內平壩、低丘陵、高丘陵、低山、臺地、山原兼而有之,屬低山地貌為主和少數丘陵帶壩地形。

歷史文化

閬中素有“閬苑仙鏡、風水寶地”之美譽。唐代大畫家吳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圖,稱閬中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國第一風水古城。城中保存著1.78平方公里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古街古巷。閬中市有220多處人文景觀,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如風景秀美的錦屏山和歷史悠久的騰王閣等。

閬中建縣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1984年6月,閬中被列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古城。1986年12月,國務院批准閬中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城區文物名勝眾多,杜甫、元稹、李淳風、袁天罡、呂洞賓、司馬光、蘇軾、陸游、張善孖、豐子愷等先後來閬,留下不少著名詩篇和珍貴墨寶。

閬中城區地面文物點有200餘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0餘處,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均居四川省縣級政區之首。館藏文物有3000餘件,其中國家等級文物2000餘件。

閬中文化的主體是以漢桓侯祠(張飛廟)為代表的三國文化,以雲台觀、大佛寺、永安寺、巴巴寺、福音堂、天主教堂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貢院為代表的科舉文化,以巴渝舞、皮影、川北燈戲、亮花鞋、剪紙等藝術為代表的民俗文化,被譽為“多元文化和諧發展的典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