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把什麼寫進你的墓誌銘

□孔令浩

清明假期, 與父親踏青至陵園。 爺爺的兄長長眠于此, 便入園緬懷。 年年清明, 紛雨必至。 但是雨過之後, 樹木常新, 感覺春色正好, 也是一年好景。 可在陵園之下, 滿目是整齊的灰色, 映襯著春意綠色, 韶光和終點會讓人想到那句:人生一世, 草木一秋。

園內每塊墓碑都刻著生於何年、卒於何年, 大多是墓主人生平功績等, 有簡述也有累牘。 有位烈士, 20余歲, 就長眠於此, 寥寥幾筆但令人肅然起敬;有高夀者, 墓碑就寫福壽全歸;有教師, 墓碑上定寫桃李滿天下。 也有墓碑後寫好人萬古長存。 突然就想到北島的那句,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把什麼寫進你的墓誌銘?的確是一個問題。 墓誌銘, 志, 用來敘述逝者的姓名、籍貫、生平等;銘, 多是對逝者一生的評價。 人的一生, 做的事太多, 但是有多少能夠寫進你的墓誌銘。 言簡意賅, 每一句又應當客觀真實, 不欺人不欺己, 仔細想想確實不易。 讓我印象極深的是園內一塊墓碑後寫著16個大字, 無愧自己、無愧家人、無愧社會、無愧人生, 這樣的鐫刻比起滿滿的記述顯得格外不同, 但讓人駐足深思。

還記得中學時, 老師講到歷史上有三塊無字碑, 一塊是武則天, 一塊是秦檜, 一塊是孫中山先生, 個中都有故事。 武皇一生褒貶不一, 空白給後人留下一份神秘。 秦檜罄竹難書,

無字可寫。 而如孫中山先生的一生豐功偉績, 寥寥文字不能詳盡。 可無字也是深意, 能讓後人警醒聯想。 外國人的墓誌銘有時會顯得簡練幽默得多。 海明威的墓上寫:原諒我起不來了。 這會讓太多緬懷的人莞爾一笑。 商業上卓越的佛蘭克林, 墓碑上寫的是:印刷工佛蘭克林。 就連啟功老先生在66歲時為自己寫下的墓誌銘:中學生, 副教授。 博不精, 專不透。 名雖揚, 實不夠。 高不成, 低不就。 癱趨左, 派曾右。 面微圓, 皮欠厚。 妻已亡, 並無後。 喪猶新, 病照舊。 六十六, 非不壽。 八寶山, 漸相湊。 計平生, 諡曰陋。 身與名, 一齊臭。 也足以窺見先生的謙虛與幽默, 仿佛還能看見一個笑容滿面且智慧的老者。

人過留名, 雁過留聲。 人總是一生想著為自己樹碑立傳,

留住生前身後名。 可一生喜怒哀樂、費勁經營, 留住的也只是寥寥幾筆。 魯迅說, 有人瞻仰皇陵, 有人卻喜歡憑弔荒塚。 我想每個人逝世之後大抵是一樣的吧, 只是懷念的人少或多而已, 但當中又有些不同。 那些長存的精神, 世事的智慧, 親情的溫暖, 生活當中的真善美, 會讓後人感動深省, 愈加緬懷。 人一生的評語應當是什麼?臧克家為紀念魯迅寫過那篇《有的人》: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 想“不朽”;有的人, 情願做野草, 等著地下的火燒。

年年清明, 春風拂面,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