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新建立的朝代會保護前朝的皇陵?一個原因

正常情況下, 新王朝都會對前朝陵墓進行嚴格保護, 而且保衛規格不低, 有的甚至和本朝陵寢守護相仿。 這些情況, 歷代文獻史料的記載相當多。 像蒙元的楊璉真珈那種發暴宋陵予以毀滅及侮辱性破壞的官方行為, 在歷史上是罕見的。 因為正常看來說, 這其實是個倫理問題, 誰也不想自己身後被他人毀滅陵寢, 你怎麼對別人, 別人就可以怎麼對你。 因此這幾乎是個約定俗成的慣例, 新朝對前朝的陵寢要加以看護和守衛。

一般來講, 只要是王朝都會有滅亡的一天, 所以想要後人對自己的陵墓好些自己就要對前朝的陵墓好些, 但是如果沒有能力做到, 就沒辦法了。 比如唐朝滅亡之後陷入五代十國的亂世, 唐朝的皇陵就被盜了, 這是後繼王朝不能有效控制政局的表現。 又比如清朝滅亡之後, 北洋軍閥混戰時期孫殿英盜清陵也是如此。 當然保護前朝的陵墓也不意味著能保護得多好,

比如乾隆想要修宮殿, 就偷樑換柱挪用了明十三陵的楠木。 當然那也是因為經過多年砍伐以及滿清禁海造成的楠木等高檔木材短缺。 回過頭來我們就不得不提蒙元, 蒙元這個王朝從方方面面來講都不應該算是中原王朝的正統。 不僅僅因為它是異族的政權, 更因為它是完全拋棄了漢族道德倫理觀的。 蒙元時楊璉真伽好歹也是國師八思巴的弟子, 藏傳佛教的上師, 居然幹出盜掘宋六陵的事情, 不但取走陪葬的寶物, 還毀壞宋朝帝后的骨殖。 特別是南宋理宗因為頭顱大, 被楊璉真伽砍下來塗上漆製成酒器贈與八思巴。 我不說這個骷髏碗是藏傳佛教中的法器, 在藏傳佛教中是解脫,
至少這種行為違背了漢族文化的道德倫理。

祭奠前朝皇帝證明自己是正統繼承人

祭奠前朝皇帝一方面是政治正確, 拉攏前朝官員, 還有一種原因是表面自己是前朝的正統繼承人。 朱元璋推翻了元王朝, 承認其是正統王朝, 這是勝利者的“政治自信”。

甚至元朝末代皇帝病逝, 朱元璋將其諡號定位“順帝”, 這是種霸氣不是晚清民國以來自卑充斥大腦的“愛國青年”可以想像。 元朝滅亡, 元朝的職官制度特別是行省制度被明朝沿襲, 元朝的疆域也被明朝大量繼承, 明王朝有勝利者的驕傲資本。 而且朱元璋還專門修編了《元史》定期派人維護元朝皇陵。

三個多世紀後, 清聖祖康熙皇帝同樣多次南巡並祭拜朱元璋明孝陵, 這也是勝利者的“制度自信”, 康熙皇帝以此表明自己才是明太祖政治事業的“繼承人”。 清王朝實行“滿漢聯合制度”, 比起明朝統治者更加注重漢家典章制度。 清朝末年特別是湘軍興起後, “滿漢聯合政府”逐漸變成“漢滿聯合政府”, 當年東晉“王與馬共天下”變成晚清“漢與滿共天下”。 當攝政王試圖恢復“滿大人”全面專政, 立即被“漢大人”用武力驅逐。 民國政府承認清王朝是正統王朝, 這才有清王朝將國家政權轉交給民國政府, “清帝遜位”完成“和平交班”, “滿人”也被民國政府接納為“五族共和”重要組成部分, 甚至滿人“龍興之地”也變成“行省”。

甚至滿人“龍興之地”也變成“行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