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首都“親戚”來幫忙 貧困山村大變樣

4月13日,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 處處孕育著希望, 龍陵縣臘猛鎮新和村迎來了首都北京的“富親戚”們。 他們是北京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北京市商業學校、全國電子商務職業教育教學委員會、北京博導前程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祥龍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單位、企業的領導, 他們不遠萬里來到這個西南邊陲的貧困小山村, 只為幫助他們時刻牽掛的“窮親人”。

臘猛鎮新和村地處大山深處, 屬龍陵縣貧困村之一, 人均耕地面積僅1.36畝, 且這裡山高坡陡, 自然條件惡劣, 貧困程度深。 “增收產業單一, 勞動力素質、技能低下,

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等是致貧的主要原因”, 新和村黨總支書記楊明剛告訴記者。

2016年, 掛鉤幫扶新和村的保山市教育局、龍陵縣委宣傳部籌資19.7萬元, 建立了新和村脫貧攻堅“以獎代補”產業基金, “以獎代補”產業基金以“先幹後補、多幹多補、少幹少補、不幹不補”為原則, 對村裡發展產業的貧困戶進行獎勵, 鼓勵他們自強自立、勤勞致富。 產業發展圍繞種、養殖業進行, 其中種植業包括烤煙、豌豆、中草藥、蔬菜等, 養殖業包括牛、羊、豬、雞等。 各類補助標準不一不同, 例如豌豆每畝補助400元, 3畝封頂;烤煙每擔補助100元, 不封頂等等。 據悉, 兩年來, 村裡共有66戶貧困戶享受到了產業發展基金的獎勵。 “現在, 貧困戶發展產業有了幹勁,

收入也增加了, 以獎代補基金效果明顯”楊總支書記激動地說。

掛鉤幫扶的保山市教育局、龍陵縣委宣傳部和村黨總支決定在全村實現脫貧摘帽之前繼續將“以獎代補”產業發展基金做下去, 資金來源卻成了問題。 2017年底, 恰逢北京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來保山調研, 來到新和村, 他們對這個山村的貧困程度感到震驚, 同時也決定要為這個貧困山村脫貧致富出一份力。

此次, 北京職教集團等單位來到新和村, 對村裡貧困狀況、產業發展、教育發展、基礎設施等進行了調研, 同時也為新和村“以獎代補”專項基金注入了40萬元, 在村委會舉行了簡短的注資兌付儀式。 基金注入為新和村的產業發展、群眾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貧困群眾發展有了決心, 掛包單位和鎮村兩級對打贏脫貧攻堅戰, 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充滿信心。 (趙慶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