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腫瘤防治宣傳周:盤點有關癌症的謠言,看專家教授怎麼說

有關癌症的謠言從來都沒有停止過, 也許是出於對癌症的恐怖, 也可能是包含了知識的貧瘠, 總之, 謠言在公眾當中的影響力絲毫不亞於正規的科普宣傳。 這些謠言的存在, 無形中對公眾的認知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讓人很難辨別真偽。

在去年的“全國腫瘤防治主題宣傳活動”中,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楊躍教授曾對有關癌症的謠言曾進行了一一批駁, 以下看看這些謠言都是什麼。


謠言1: 牛奶致癌

謠言說:“激素致癌說”:奶牛靠打高劑量激素產奶, 而雌激素和雄激素是牛奶的主要致癌物質, 牛奶中的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數-1)也致癌。 “酪蛋白致癌”: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柯林·坎貝爾的一項“大鼠實驗”發現, 植物蛋白組老鼠的病情沒有變化, 而酪蛋白組老鼠的病情明顯惡化。

專家觀點:

奶牛使用的激素其實是生長激素, 不是雌激素、雄激素等性激素。 美國FDA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批准使用人造的牛生長激素, 不會損害消費者健康, 更不會致癌。

美國FDA、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家們一致認為:“並無證據說明IGF-1致癌”。 牛奶中IGF-1的含量很低, 經過加熱、消化、吸收後, 到達人體內已不再具有生物學活性,

風險很低。

謠言2: 草莓致癌

謠言說:曾有媒體公佈北京市草莓抽樣檢測結果:全部樣品檢出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 乙草胺屬b-2類致癌物, 不允許使用於草莓種植中。

專家觀點:

農殘需要累計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致癌, 根據個人體質不同, 致癌風險也不一樣。

致癌物有分級:

1類致癌物:只要達到一定攝入量, 對人類的致癌作用具有一定風險。

2類致癌物:動物實驗表明, 攝入一定劑量的某物質後有致癌可能性, 但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會導致人類得癌。

乙草胺的b-2類分級是美國環境保護局在1996年前使用的標準;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和美國國家毒物學研究項目現在都沒有將其列入可疑致癌物清單。

謠言3:微波爐致癌.

謠言說:微波爐加熱食物會讓容器釋放致癌物, 破壞食物中的礦物質、維生素及營養, 破壞腦組織。

專家觀點:

微波的本質是電磁波, 跟電波、紅外線、可見光一樣, 不會致癌。 相反, 紅外線還是臨床上的一種治療手段。 微波會破壞腦組織, 純屬無稽之談。

微波也不會讓食物產生致癌物質, 甚至有助於避免致癌物的產生。 2004年就有相關科學報告顯示, 用微波爐加熱可以有效避免燒烤、油炸等方式產生致癌物。

有些塑膠受熱時會釋放一些有害成分, 合格“可微波加熱”容器是安全的。

任何食品加工都會對營養有所改變, 微波爐加熱產生的改變並不比常規的加熱更大。

謠言4:植物油做飯致癌

謠言說:英國科學家研究稱,用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菜,加熱時會產生大量醛類化合物,這類物質可能會導致癌症、心臟病、認知功能障礙等疾病。

專家觀點:

玉米油、葵花籽油等的亞油酸含量特別豐富,這種脂肪酸不耐熱,在煎炸或反復受熱之後容易氧化聚合,產生有害物質。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類油完全不能用,只是它們不適合油炸,適合做燉煮菜。

日常炒菜時一定要控制油溫,別等鍋冒煙了才放入食材。否則,不僅會破壞食物營養成分,也是可能使脂肪熱分解和氧化聚合有害物,對身體不利。

謠言5:地暖致癌

謠言說:長期處於地熱供暖輻射環境中,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會發生改變,影響人體的迴圈、免疫、生殖系統功能,嚴重還會誘發癌症。

專家觀點:

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具有毀滅性,如核輻射。

地暖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屬於紅外輻射,是一種非接觸式物理傳熱。

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等疾病主要是基因的改變,和熱輻射、溫度沒有必然關係。

癌症腫瘤等多是一些病毒病菌入侵人體後導致炎症生成,最終誘發各類疾病。

家居污染和裝修不合格會導致甲醛等污染物的釋放,這並不能歸咎於地暖有問題。

謠言6:無線網路WIFI致癌

謠言說:無線網路WiFi可能導致男性精子數量下降、胎兒畸形,甚至是癌症。

專家觀點:

WiFi輻射屬於電磁輻射,根據國際非電離性輻射委員會制定的安全上限,人體承受的安全輻射範圍為10瓦/平方米。生活中常見無線路由器工作功率在30~500毫瓦之間。遠遠低於國家標準,在安全範圍內。

精子的活力與飲食、環境、生活習慣等都有關係。無線路由器的微量輻射不足以使男性精子產生質的改變,臨床中也沒有發現此類情況。

WiFi信號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而且它能夠影響的也僅僅是人體皮膚表面,不會導致胎兒畸形。國內外曾有研究認為電磁輻射與疾病發病率有關,但只是猜想,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謠言7:酸性體質易致癌

謠言說:一些保健品廣告和養生類節目宣傳:“酸性體質特別容易患癌”“要多吃鹼性食物”……

專家觀點:

科學上並無酸鹼性體質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人體中有多種液體,包括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液和淋巴液)、消化系統分泌的各種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這些液體各有各的酸鹼度,所謂的“體液”說法十分模糊。

謠言8:大豆能導致癌細胞擴散

謠言說:大豆含有的高濃度的雌激素化合物,擔心食用大豆會導致乳腺癌擴散。

專家觀點:

大豆富含異黃酮,具有雌激素樣作用。與體內雌激素有相似結構,能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表現為“類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 

研究證實,大豆異黃酮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癌症患者大量食用含有異黃酮的大豆,可控制癌細胞發展,減少死亡。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可預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生。

動物實驗表明,經常食用大豆及其蛋白質,能使乳腺癌發病率減少一半。

謠言9:魚腥草治療癌症

謠言說:魚腥草,對呼吸道感染、產後恢復、婦科感染、皮膚感染和其他感染有效果。其含有抗病毒有效成分——槲皮素,國外有人證實槲皮素能抑制Rous 肉瘤病毒(RSV)和誘發腫瘤的人皰疹病毒。

專家觀點:

魚腥草中的槲皮素成分濃度很低,達不到防癌的效果。以我們人能夠吃下去的食物量來看,根本就達不到抗癌作用的有效藥物濃度和劑量。

假如魚腥草、蒲公英等野菜能夠抗癌,它能夠殺死腫瘤細胞,那麼也會像其他抗癌治療一樣,它也會殺死正常的人體細胞,不適合被普通人群吃,更不適合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吃。

謠言10:小蘇打治療癌症

謠言說:2012年,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研究人員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嘗試使用“餓死癌細胞”的治療思路,有效率竟然達到100%,其中用到小蘇打,一時間被輿論誤解為“小蘇打抗癌”。

專家觀點:

小蘇打只是抗癌配角,主角是TACE療法。在小規模對照臨床試驗中,碳酸氫鈉(小蘇打)配合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TACE),腫瘤縮小率是100%,而單獨使用TACE,腫瘤縮小率是63.6%。TACE可以通過血液迴圈,把高濃度化療藥打入腫瘤組織中,同時堵上供應癌細胞的主要血管,讓其缺氧缺糧。但對個頭較大的腫瘤治療效果不太好,研究把小蘇打也送到腫瘤裡面,改變腫瘤局部微環境,提高TACE效果。

小蘇打發揮了壓制乳酸的作用。腫瘤發展常有些“幫兇”,乳酸就是其中之一,它分解成乳酸根和氫離子,幫腫瘤細胞在體內節約能量,潛伏生長。使用鹼性物質,比如小蘇打去除氫離子,讓乳酸難成氣候。

微波爐加熱產生的改變並不比常規的加熱更大。

謠言4:植物油做飯致癌

謠言說:英國科學家研究稱,用玉米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菜,加熱時會產生大量醛類化合物,這類物質可能會導致癌症、心臟病、認知功能障礙等疾病。

專家觀點:

玉米油、葵花籽油等的亞油酸含量特別豐富,這種脂肪酸不耐熱,在煎炸或反復受熱之後容易氧化聚合,產生有害物質。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類油完全不能用,只是它們不適合油炸,適合做燉煮菜。

日常炒菜時一定要控制油溫,別等鍋冒煙了才放入食材。否則,不僅會破壞食物營養成分,也是可能使脂肪熱分解和氧化聚合有害物,對身體不利。

謠言5:地暖致癌

謠言說:長期處於地熱供暖輻射環境中,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會發生改變,影響人體的迴圈、免疫、生殖系統功能,嚴重還會誘發癌症。

專家觀點:

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電離輻射具有毀滅性,如核輻射。

地暖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屬於紅外輻射,是一種非接觸式物理傳熱。

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等疾病主要是基因的改變,和熱輻射、溫度沒有必然關係。

癌症腫瘤等多是一些病毒病菌入侵人體後導致炎症生成,最終誘發各類疾病。

家居污染和裝修不合格會導致甲醛等污染物的釋放,這並不能歸咎於地暖有問題。

謠言6:無線網路WIFI致癌

謠言說:無線網路WiFi可能導致男性精子數量下降、胎兒畸形,甚至是癌症。

專家觀點:

WiFi輻射屬於電磁輻射,根據國際非電離性輻射委員會制定的安全上限,人體承受的安全輻射範圍為10瓦/平方米。生活中常見無線路由器工作功率在30~500毫瓦之間。遠遠低於國家標準,在安全範圍內。

精子的活力與飲食、環境、生活習慣等都有關係。無線路由器的微量輻射不足以使男性精子產生質的改變,臨床中也沒有發現此類情況。

WiFi信號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而且它能夠影響的也僅僅是人體皮膚表面,不會導致胎兒畸形。國內外曾有研究認為電磁輻射與疾病發病率有關,但只是猜想,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謠言7:酸性體質易致癌

謠言說:一些保健品廣告和養生類節目宣傳:“酸性體質特別容易患癌”“要多吃鹼性食物”……

專家觀點:

科學上並無酸鹼性體質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人體中有多種液體,包括細胞內液、細胞外液(組織液、血液和淋巴液)、消化系統分泌的各種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這些液體各有各的酸鹼度,所謂的“體液”說法十分模糊。

謠言8:大豆能導致癌細胞擴散

謠言說:大豆含有的高濃度的雌激素化合物,擔心食用大豆會導致乳腺癌擴散。

專家觀點:

大豆富含異黃酮,具有雌激素樣作用。與體內雌激素有相似結構,能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表現為“類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 

研究證實,大豆異黃酮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癌症患者大量食用含有異黃酮的大豆,可控制癌細胞發展,減少死亡。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可預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生。

動物實驗表明,經常食用大豆及其蛋白質,能使乳腺癌發病率減少一半。

謠言9:魚腥草治療癌症

謠言說:魚腥草,對呼吸道感染、產後恢復、婦科感染、皮膚感染和其他感染有效果。其含有抗病毒有效成分——槲皮素,國外有人證實槲皮素能抑制Rous 肉瘤病毒(RSV)和誘發腫瘤的人皰疹病毒。

專家觀點:

魚腥草中的槲皮素成分濃度很低,達不到防癌的效果。以我們人能夠吃下去的食物量來看,根本就達不到抗癌作用的有效藥物濃度和劑量。

假如魚腥草、蒲公英等野菜能夠抗癌,它能夠殺死腫瘤細胞,那麼也會像其他抗癌治療一樣,它也會殺死正常的人體細胞,不適合被普通人群吃,更不適合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吃。

謠言10:小蘇打治療癌症

謠言說:2012年,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研究人員在40位中晚期肝癌病人身上嘗試使用“餓死癌細胞”的治療思路,有效率竟然達到100%,其中用到小蘇打,一時間被輿論誤解為“小蘇打抗癌”。

專家觀點:

小蘇打只是抗癌配角,主角是TACE療法。在小規模對照臨床試驗中,碳酸氫鈉(小蘇打)配合動脈插管化療栓塞術(TACE),腫瘤縮小率是100%,而單獨使用TACE,腫瘤縮小率是63.6%。TACE可以通過血液迴圈,把高濃度化療藥打入腫瘤組織中,同時堵上供應癌細胞的主要血管,讓其缺氧缺糧。但對個頭較大的腫瘤治療效果不太好,研究把小蘇打也送到腫瘤裡面,改變腫瘤局部微環境,提高TACE效果。

小蘇打發揮了壓制乳酸的作用。腫瘤發展常有些“幫兇”,乳酸就是其中之一,它分解成乳酸根和氫離子,幫腫瘤細胞在體內節約能量,潛伏生長。使用鹼性物質,比如小蘇打去除氫離子,讓乳酸難成氣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