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大神之選:教你買到便捷和逼格並存的咖啡機

哈嘍大家好, 我是一個入坑快十年的咖啡館主, 電子書《開家長長久久的咖啡館》的作者。 這次稍微介紹幾款去年大家討論比較多的、適合家用的咖啡設備, 希望能對喜歡咖啡的朋友有參考作用。

這次打算推薦幾個類別的咖啡設備:手沖套件、冷泡/冰滴、滴濾咖啡機、膠囊咖啡機、以及半自動咖啡機。 在選購家用咖啡設備之前, 先來理一理頭緒:

1、價格預算

很多剛接觸咖啡的人, 對於自己喜歡的咖啡類型可能不是很有把握, 這個時候, 可以根據價格來篩選自己要買的咖啡設備。 一般來說, 各個類別的設備價格:手沖、冷泡

2、咖啡類型

如果你對自己偏好的咖啡類型有所瞭解, 選購設備時就更有針對性了。 一般來說, 外觀上看就是一杯黑色的液體的咖啡, 都叫做黑咖啡。 很多人出於不同原因, 會特別偏好黑咖啡, 比如喜歡它的低熱量輔助減肥, 或者感覺喝咖啡加牛奶不夠 hardcore。

在黑咖啡裡面, 又有區分。 單一產地的優質咖啡豆, 我們經常會用手沖或者滴濾的方式, 慢慢地在幾分鐘的過程裡體驗從研磨到沖泡好端在眼前每個步驟的不同味覺感受。 或者, 有時我們為了得到更獨特純粹的香氣和口感會用冷泡壺或者冰滴壺來做一杯口味稍微清淡的黑咖啡。

如果更期待咖啡的濃郁、厚重, 就可以用膠囊咖啡機或者半自動咖啡機, 在三十秒左右的時間內快速高溫高壓製作一杯意式 espresso。 而另外一些人, 卻偏愛咖啡和牛奶融合後的香甜綿密。 一部分膠囊機型號支持打奶泡, 幾乎所有的半自動機都標配蒸汽打奶泡的功能, 這樣你可以打發牛奶, 和 espresso 混合, 製作一杯咖啡拿鐵或者卡布奇諾。

3、便捷程度

其實和學習能力也不見得相關, 只是有人就是想喝杯好喝的咖啡而已, 而有人則享受製作過程。 手沖和半自動咖啡機都屬於修煉、升級的武器裝備, 粗放處理也能做出咖啡, 但是要想好喝, 就得每個環節都好好練習技巧。 比如不同手沖設備的設計,

有些特別強調導流, 加快萃取速度, 有些則相反增加浸泡時間, 這些設計的不同, 需要因人而異來, 根據自己擅長的操作手法來挑選相應的器材。

半自動咖啡機則需要從裝咖啡粉開始考慮怎麼布均勻、怎麼壓緊實、怎麼觀察機器萃取到幾秒時完成度最好……這些就是所謂操作的樂趣,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折騰。

自動滴濾機、冰滴/冷泡緊隨其後, 只需要準備好自己中意的咖啡豆, 稍微調整幾次研磨粗細程度、粉量多少, 操作過程相當簡單;膠囊機接近零操作適合願意享受咖啡本身的人。

4、個人偏好

前三個指標確定好幾本就可以確定自己要買的咖啡設備類型了, 最後根據自己的偏好, 挑選顏色、外形之類的細節即可。

下面我們就分類別介紹幾款設備。

一、手沖

首先推薦一款我自己也在用的手沖濾碗, Kalita 的蛋糕杯(波浪杯)。

不銹鋼的質地很亮眼, 和普通常見的錐形濾杯比起來, 蛋糕杯的萃取流速略慢, 磨粉稍微粗一些留一些浸泡時間, 對技巧失誤的容錯率較高。

價格方面,Kalita Wave 的價格在 ¥170 左右,另外,手沖注水用的 Hario 雲朵壺價格略高,但是可以選一些國產品牌大概 ¥100 塊左右可以到手。

另外推薦一家臺灣公司的產品,Mr. Clever 聰明杯

這個小玩意看造型是和手沖濾碗一樣的,但是用法又有點像法壓壺。很早就在國外的咖啡圈子和相關雜誌上很受好評。

它底部有個活塞閥,注水後活塞閥關閉,浸泡個三分鐘左右,然後拿起來放在杯子或者其他容器口上,活塞閥打開,咖啡就流入容器中。直接開喝。清理也簡單,濾紙帶著咖啡渣一扔,巴適。

對技巧要求比手沖低得多,口感比法壓壺乾淨。實在是人懶嘴又刁的好選擇,價格 ¥130 左右。

二、冷萃/冰滴

去年比較火爆的除了手沖,還有冷萃。因為是低溫長時間萃取,冷萃咖啡的口感比較獨特,香氣內斂,還略帶發酵風味。很受好評。各地的咖啡館裡都紛紛推出自家的冷萃咖啡。我自己也跟了一波:

家用的話,Hario 有一款冷泡壺比較合適,濾網內放入咖啡粉,壺中裝好冰水混合物,放在冰箱冷藏室一晚上,第二天把濾網連同咖啡渣取出來倒掉就可以了,價格 ¥190 。

濾網內放入咖啡粉,壺中裝好冰水混合物,放在冰箱冷藏室一晚上,第二天把濾網連同咖啡渣取出來倒掉就可以了,價格 ¥190 。

相比起來,我下面介紹的這個工具明顯逼格不知高出多少去了。Cold bruer 冰滴咖啡壺,冰滴其實不是個新鮮概念,但是之前的冰滴咖啡設備一般很笨重,占地費時,而且價格還死貴,所以在咖啡館裡都不太常見。

但是 Cold bruer 這款小巧的咖啡壺,就算家庭用的冰箱,也能放得下。上壺裡放冰塊和水,中間粉碗裡裝好咖啡粉,頭天晚上放進冷藏室,第二天就能喝到冰爽的冰滴咖啡。和冷萃全程浸泡的粗放做法不同,冰滴咖啡是冰水濾過咖啡粉而沒有浸泡,所以口感比冷萃更清澈,天氣轉暖,心動的話現在就入手一隻等夏天吧,價格 ¥600。

三、自動滴濾

家裡買大件的家電時,碰到過送咖啡機的情況吧?一般就是送一個插電灌水加了咖啡粉就能出黑咖啡的美式滴濾機。

但是套句廣告詞,不是所有的美式滴濾都有 SCAA 認證,不是所有的美式滴濾都能做出「金杯」完美萃取的咖啡。下邊這貨說它可以。Bonavita 滴濾咖啡機,玩手沖的都知道,有一陣子沒有個 bonavita 手沖壺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溫控做得好,均勻的注水口,模擬手沖過程,完全是給美式滴濾機過去那種低人一等的形象翻案啦。可以說是最像手沖的滴濾咖啡機了。

其實說起來,手沖咖啡這幾年火熱起來,大家都想學著自己在家裡做一做。但是從水溫開始講究,燒了水等降溫,拿溫度計測來測去,然後悶蒸開始看表,三十秒計時,然後注水、畫圈、胳膊高了低了,水流大了小了,真得搞得不痛快啊。說到底不就是想在家喝杯風味明顯的咖啡嘛!買好豆子,剩下的交給機器吧!(不開機的時候也去咖啡館,讓指望這個吃飯,天天練技法的咖啡師們有口飯吃,哈哈哈哈)

不過,別的滴濾機你買個冰箱彩電什麼的就送了,bonavita 這款,價格 ¥1200,高大上的美國牌子,你猜是 made in 哪裡?微笑臉。

另外推薦一款飛利浦的顏值擔當 HD5412。

不多說了,擺在桌上看熱水布嚕布嚕冒泡,可能這杯咖啡怎麼喝怎麼感覺有范兒吧?價格 ¥1200。

四、膠囊咖啡機

作為和半自動咖啡機朝夕相處的咖啡館主,我同時還是一個膠囊咖啡機的擁躉。原因沒別的,就是真的太方便了。這一兩年我都安利了好些朋友買了膠囊了。我剛想起來,我特麼還是個賣咖啡豆的啊,都買膠囊去了,誰還買我咖啡豆啊喂!!

但是,我自己家裡就放著膠囊機以備不時之「虛」……困了累了,插電,開機,灌水,放膠囊,按鍵,等一兩分鐘,一杯咖啡就好了。品牌就沒什麼太值得糾結的了, Nespresso 算是最常見的了,型號繁多,基本根據預算來就得了。從七八百刀四五千都有。下圖這款是Inissia 系列。

預算寬裕的話可以搭配奶泡機套裝,自己在家做杯卡布奇諾什麼的,也是極好的。官方裸機價格和配奶泡機價格分別是 ¥888 和 ¥1688。

或者,雀巢家還有一支稍微主打時尚快消的品牌叫多趣酷思,是和德龍合作的機型,外觀更時尚,用到的膠囊型號也不一樣,之前極果網有過評測。多趣酷思的特點是牛奶也做成了膠囊,只要有膠囊,剩下的什麼都不用操心了,價格 ¥1000。

膠囊機省心除了隨喝隨用,不用預熱機器什麼的,噪音也小,佔用空間也小,擺設起來比較有裝飾價值,最主要的是,對於家庭來說,如果咖啡豆不是消耗很多很快的話,存儲起來就比較成問題,常備吧,怕風味散失,不常備就怕想喝時找不到豆!而膠囊一般保存期限要比咖啡豆或者粉要長的多,時常備上幾盒,就算一個月一盒的消耗,也比較省心。

唯獨……可能膠囊相比咖啡豆的單杯成本要高一些。但是綜合存儲成本的話,也就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五、半自動

如果以上都還滿足不了你的需求,大概你是在等半自動了吧?所謂半自動,就是你磨好咖啡粉,手動裝填進咖啡機手柄的粉碗裡,布勻,壓實,剩下的步驟一按按鈕或者一拉手柄,機器就泵水萃取出咖啡了。

在說膠囊的時候我們說了,其實在家裡用半自動吧,比較費時費力費心。機器得預熱,你得練習各個步驟的技巧,還得時時想著怎麼挑豆子怎麼研磨粗細的調節,之類的繁瑣事項。但是呢,如果你想自己試試咖啡拉花啊什麼的,取悅自己或者取悅另一半,還真只能用半自動。其他的機器,或者奶泡機效果都不太理想。

因為半自動咖啡機廣泛被咖啡館使用,所以品牌、型號玲琅滿目。價格也是幾乎上不封頂了。比如我自己用的是一台方方正正的 La Marzocco單頭小機器,售價 ¥ 40000……所以雖說官方標稱家用機型,但是真的放在家裡用也太壕無人性了。

所以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台還蠻受好評的價格更親民的機型,惠家 WPM KD 310,價格 ¥8000,有比較精確 PID 溫控,因為是加熱塊加熱,所以我之前提到的開機預熱過程這台機器所用時間也很短。萃取比較穩定,蒸汽夠用。用來學學拉花不成問題。剩下的就是屯豆子多消耗啦!話說某寶很多買這款機器的店家會搞活動送豆子,當然也就是練手用的豆子吧,喝好豆子還要後期自己挑選咯。

說了那麼多咖啡器材,其實希望大家知道,我們要喝的最終是咖啡豆終其一生在所生長的環境裡汲取的營養、經歷的陽光雨露,所產生的獨特的生命魅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風味。這種風味被烘焙師在烘焙過程裡保留和突出展示出來,蘊含在咖啡豆裡,最後才是我們借助器材把它呈現於一杯咖啡裡。所以就算用最高端的器材,如果你用的是烘焙後太久風味已經散失的豆子,或者在不適宜種植的地區出產的有瑕疵的咖啡豆,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一杯好咖啡。

為了喝杯好咖啡,也為了可以真正驗證自己經過學習是否有技巧可以做好咖啡,還是希望大家選擇新鮮烘焙的優質咖啡豆喲~

本文作者極果體驗師:Floyd

《40位元大神尖貨之選》系列內容,由極果於淘寶頭條獨家首發。

極果作為阿裡官方認證MCN機構,旗下擁有3C數碼、家電、時尚、母嬰、戶外、個護、家居、汽車等領域專業大神體驗師15,000餘名,具備極強的電商平臺內容運營、轉化能力。

極果首席體驗師大神們在科技數碼、生活家電、運動戶外、時尚穿戴、新奇酷玩五大品類裡,有多年敗物剁手經驗,在此分享40類尖貨專業選購技巧,是最值得剁手、最拉風的超級尖貨攻略。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Floyd原創

價格方面,Kalita Wave 的價格在 ¥170 左右,另外,手沖注水用的 Hario 雲朵壺價格略高,但是可以選一些國產品牌大概 ¥100 塊左右可以到手。

另外推薦一家臺灣公司的產品,Mr. Clever 聰明杯

這個小玩意看造型是和手沖濾碗一樣的,但是用法又有點像法壓壺。很早就在國外的咖啡圈子和相關雜誌上很受好評。

它底部有個活塞閥,注水後活塞閥關閉,浸泡個三分鐘左右,然後拿起來放在杯子或者其他容器口上,活塞閥打開,咖啡就流入容器中。直接開喝。清理也簡單,濾紙帶著咖啡渣一扔,巴適。

對技巧要求比手沖低得多,口感比法壓壺乾淨。實在是人懶嘴又刁的好選擇,價格 ¥130 左右。

二、冷萃/冰滴

去年比較火爆的除了手沖,還有冷萃。因為是低溫長時間萃取,冷萃咖啡的口感比較獨特,香氣內斂,還略帶發酵風味。很受好評。各地的咖啡館裡都紛紛推出自家的冷萃咖啡。我自己也跟了一波:

家用的話,Hario 有一款冷泡壺比較合適,濾網內放入咖啡粉,壺中裝好冰水混合物,放在冰箱冷藏室一晚上,第二天把濾網連同咖啡渣取出來倒掉就可以了,價格 ¥190 。

濾網內放入咖啡粉,壺中裝好冰水混合物,放在冰箱冷藏室一晚上,第二天把濾網連同咖啡渣取出來倒掉就可以了,價格 ¥190 。

相比起來,我下面介紹的這個工具明顯逼格不知高出多少去了。Cold bruer 冰滴咖啡壺,冰滴其實不是個新鮮概念,但是之前的冰滴咖啡設備一般很笨重,占地費時,而且價格還死貴,所以在咖啡館裡都不太常見。

但是 Cold bruer 這款小巧的咖啡壺,就算家庭用的冰箱,也能放得下。上壺裡放冰塊和水,中間粉碗裡裝好咖啡粉,頭天晚上放進冷藏室,第二天就能喝到冰爽的冰滴咖啡。和冷萃全程浸泡的粗放做法不同,冰滴咖啡是冰水濾過咖啡粉而沒有浸泡,所以口感比冷萃更清澈,天氣轉暖,心動的話現在就入手一隻等夏天吧,價格 ¥600。

三、自動滴濾

家裡買大件的家電時,碰到過送咖啡機的情況吧?一般就是送一個插電灌水加了咖啡粉就能出黑咖啡的美式滴濾機。

但是套句廣告詞,不是所有的美式滴濾都有 SCAA 認證,不是所有的美式滴濾都能做出「金杯」完美萃取的咖啡。下邊這貨說它可以。Bonavita 滴濾咖啡機,玩手沖的都知道,有一陣子沒有個 bonavita 手沖壺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溫控做得好,均勻的注水口,模擬手沖過程,完全是給美式滴濾機過去那種低人一等的形象翻案啦。可以說是最像手沖的滴濾咖啡機了。

其實說起來,手沖咖啡這幾年火熱起來,大家都想學著自己在家裡做一做。但是從水溫開始講究,燒了水等降溫,拿溫度計測來測去,然後悶蒸開始看表,三十秒計時,然後注水、畫圈、胳膊高了低了,水流大了小了,真得搞得不痛快啊。說到底不就是想在家喝杯風味明顯的咖啡嘛!買好豆子,剩下的交給機器吧!(不開機的時候也去咖啡館,讓指望這個吃飯,天天練技法的咖啡師們有口飯吃,哈哈哈哈)

不過,別的滴濾機你買個冰箱彩電什麼的就送了,bonavita 這款,價格 ¥1200,高大上的美國牌子,你猜是 made in 哪裡?微笑臉。

另外推薦一款飛利浦的顏值擔當 HD5412。

不多說了,擺在桌上看熱水布嚕布嚕冒泡,可能這杯咖啡怎麼喝怎麼感覺有范兒吧?價格 ¥1200。

四、膠囊咖啡機

作為和半自動咖啡機朝夕相處的咖啡館主,我同時還是一個膠囊咖啡機的擁躉。原因沒別的,就是真的太方便了。這一兩年我都安利了好些朋友買了膠囊了。我剛想起來,我特麼還是個賣咖啡豆的啊,都買膠囊去了,誰還買我咖啡豆啊喂!!

但是,我自己家裡就放著膠囊機以備不時之「虛」……困了累了,插電,開機,灌水,放膠囊,按鍵,等一兩分鐘,一杯咖啡就好了。品牌就沒什麼太值得糾結的了, Nespresso 算是最常見的了,型號繁多,基本根據預算來就得了。從七八百刀四五千都有。下圖這款是Inissia 系列。

預算寬裕的話可以搭配奶泡機套裝,自己在家做杯卡布奇諾什麼的,也是極好的。官方裸機價格和配奶泡機價格分別是 ¥888 和 ¥1688。

或者,雀巢家還有一支稍微主打時尚快消的品牌叫多趣酷思,是和德龍合作的機型,外觀更時尚,用到的膠囊型號也不一樣,之前極果網有過評測。多趣酷思的特點是牛奶也做成了膠囊,只要有膠囊,剩下的什麼都不用操心了,價格 ¥1000。

膠囊機省心除了隨喝隨用,不用預熱機器什麼的,噪音也小,佔用空間也小,擺設起來比較有裝飾價值,最主要的是,對於家庭來說,如果咖啡豆不是消耗很多很快的話,存儲起來就比較成問題,常備吧,怕風味散失,不常備就怕想喝時找不到豆!而膠囊一般保存期限要比咖啡豆或者粉要長的多,時常備上幾盒,就算一個月一盒的消耗,也比較省心。

唯獨……可能膠囊相比咖啡豆的單杯成本要高一些。但是綜合存儲成本的話,也就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五、半自動

如果以上都還滿足不了你的需求,大概你是在等半自動了吧?所謂半自動,就是你磨好咖啡粉,手動裝填進咖啡機手柄的粉碗裡,布勻,壓實,剩下的步驟一按按鈕或者一拉手柄,機器就泵水萃取出咖啡了。

在說膠囊的時候我們說了,其實在家裡用半自動吧,比較費時費力費心。機器得預熱,你得練習各個步驟的技巧,還得時時想著怎麼挑豆子怎麼研磨粗細的調節,之類的繁瑣事項。但是呢,如果你想自己試試咖啡拉花啊什麼的,取悅自己或者取悅另一半,還真只能用半自動。其他的機器,或者奶泡機效果都不太理想。

因為半自動咖啡機廣泛被咖啡館使用,所以品牌、型號玲琅滿目。價格也是幾乎上不封頂了。比如我自己用的是一台方方正正的 La Marzocco單頭小機器,售價 ¥ 40000……所以雖說官方標稱家用機型,但是真的放在家裡用也太壕無人性了。

所以想給大家推薦的是一台還蠻受好評的價格更親民的機型,惠家 WPM KD 310,價格 ¥8000,有比較精確 PID 溫控,因為是加熱塊加熱,所以我之前提到的開機預熱過程這台機器所用時間也很短。萃取比較穩定,蒸汽夠用。用來學學拉花不成問題。剩下的就是屯豆子多消耗啦!話說某寶很多買這款機器的店家會搞活動送豆子,當然也就是練手用的豆子吧,喝好豆子還要後期自己挑選咯。

說了那麼多咖啡器材,其實希望大家知道,我們要喝的最終是咖啡豆終其一生在所生長的環境裡汲取的營養、經歷的陽光雨露,所產生的獨特的生命魅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風味。這種風味被烘焙師在烘焙過程裡保留和突出展示出來,蘊含在咖啡豆裡,最後才是我們借助器材把它呈現於一杯咖啡裡。所以就算用最高端的器材,如果你用的是烘焙後太久風味已經散失的豆子,或者在不適宜種植的地區出產的有瑕疵的咖啡豆,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一杯好咖啡。

為了喝杯好咖啡,也為了可以真正驗證自己經過學習是否有技巧可以做好咖啡,還是希望大家選擇新鮮烘焙的優質咖啡豆喲~

本文作者極果體驗師:Floyd

《40位元大神尖貨之選》系列內容,由極果於淘寶頭條獨家首發。

極果作為阿裡官方認證MCN機構,旗下擁有3C數碼、家電、時尚、母嬰、戶外、個護、家居、汽車等領域專業大神體驗師15,000餘名,具備極強的電商平臺內容運營、轉化能力。

極果首席體驗師大神們在科技數碼、生活家電、運動戶外、時尚穿戴、新奇酷玩五大品類裡,有多年敗物剁手經驗,在此分享40類尖貨專業選購技巧,是最值得剁手、最拉風的超級尖貨攻略。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Floyd原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