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模仿視頻有風險,家長別拿孩子當“道具”

要說現在最火的視頻軟體是什麼, 不得不提的就是抖音。 帶有娛樂性質的短視頻不僅讓人刷的停不下來, 更是引發不少大人孩子的爭相模仿。 近日, 市民胡海英就向記者反應說, 小學五年級的女兒近日來沉迷抖音, 只要閑下來, 不是看書學習, 而是對著手機拍視頻。 “我覺得簡單娛樂是可以的, 但是我看那個軟體上並不是所有視頻都適合小孩子去模仿的, 比如變裝化妝, 小孩子為了娛樂也會學著濃妝豔抹博取關注度, 這在這個年紀是非常不適合的。 ”記者發現, 如今愛刷抖音段子的除了孩子之外,

很多大人也沉迷其中, 不少帶著孩子一起模仿高難度動作的內容也大量存在。 當很多家長抱著娛樂的心態參與時, 根本未意識到其中隱藏著許多危險。 近日, 武漢一位元爸爸在看抖音視頻時發現一個與孩子互動的翻跟頭視頻十分有趣, 便和女兒挑戰, 結果父親在抓住女兒向上翻轉180度時不幸失手, 孩子頭部先著地, 致脊髓嚴重受損, 上半身已經無法行動。 此外記者注意到, 還有的家長為了達到一定“笑果”, 以取樂自己孩子為樂, 比如在門上貼上透明膠帶絆孩子, 用巨大的雪團把孩子“砸倒”等等。 對此記者也隨機採訪了幾位家長, 市民方有珠表示:“這其實也是一種親子互動吧, 只要不是太過於危險, 我認為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也有市民表示:“我認為這種帶有娛樂性質的視頻模仿應該建立在家長和孩子共同認可的基礎上, 我看很多視頻裡模仿的孩子只有兩三歲, 完全是父母娛樂的‘道具’, 這是不可取的。 ”

市醫院心理諮詢室醫師張娜表示:“家長在進行這些行為時, 一定要首先弄清這些行為究竟是對孩子的成長過程有益, 還是僅僅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娛樂性’, 把孩子當成博取關注的‘玩偶’, 不僅會讓孩子面臨隨時受傷的危險, 更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比如說最近比較火的, 故意在門上貼上透明膠帶絆孩子以達到一些‘笑果’, 這種突然驚嚇孩子的行為很可能會使年幼的孩子對外部環境產生不安全感, 在這樣的過程中,

家長開心了, 但孩子並沒有獲得歡快感。 我們認為孩子也需要尊重,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會因為父母的話語和行為建立起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因此作為孩子法律上的第一監護人, 家長不僅有保護孩子生命安全的義務, 更應當分清楚什麼樣的行為是可取的, 什麼樣的行為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