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接納不確定,克服你的「選擇困難症」

選擇困難症,也稱作選擇恐懼症。 選擇恐懼,顯而易見是不自信和逃避責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識,害怕失敗。 患上這種病的人面對選擇時會異常艱難,無法正常做出自己滿意的選擇,在幾個選擇中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很恐慌,驚慌失措,甚至汗流浹背,最後還是無法選擇,導致對於選擇產生某程度上的恐懼。


01

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困難?

我們可以類比下,當我們需要選擇的時候,會面臨什麼樣的難題。 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內心裡最擔心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遲遲無法做決定?

首先,對要選擇的選項不夠瞭解。

比如你要買筆記型電腦,當你打開網頁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多品牌和樣子可以選擇。 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標準是什麼的時候,你就很難確定哪一個才是你想要的,你需要的。 你就需要一一去瞭解他們配置、性價比、外觀樣式什麼的。

這就是我們在做選擇時遇到的第一個困境:資訊的不對稱性,我們對要選擇的東西缺乏足夠的瞭解。

很少有人能一開始就明明白白的看透了一切,更多的是在比較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的瞭解,而且瞭解到的多是魚龍混雜,不能辨別真偽的資訊。 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做出一個好的選擇,確實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而我們本身對未知的事情就有隱隱的擔心很恐懼,擔心自己買回來又不喜歡,擔心買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等等。

其次,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選擇之所以艱難,不是因為我們不瞭解情況、不熟悉,而是因為對你而言,每一個選項的得失都勢均力敵。 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很難分清楚哪個優勢更大,哪個更好的時候,你也不容易做出決定。

就像很多女孩的衣櫃裡有各式各樣的衣服,每天出門時都會很糾結,我今天到底穿哪一件呢?每一件都有特點,但又都或多或少有些不足。 選擇哪件都不滿意,但是我們恰恰接受不了的就是這一點:為什麼就不能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第三,對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好的,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清楚。

其中最大的一個誤會就是,我們在選擇時孜孜追求的是客觀條件最好的那個,但是在判斷結果好壞的時候靠的僅僅是主觀上的感受。

所以看似客觀的挑選,其實是主觀在影響我們的判斷。

最後,在選擇時,我們常不知不覺中賦予了這個選擇過多的意義。

比如有的人之所以遲遲不敢做出選擇,是因為害怕做出錯誤的選擇,因為這樣會讓自己看起來很蠢。

這些人在選擇後常常感到後悔、自責、並不自覺的進行自我否定。

這時的選擇與其說是在追求滿足感,不如說是在回避後悔和恐懼感。

當我們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時,就會不斷糾結,並拖延做決定的時間,而問題總會有需要面對的那一刻。 當這一刻到來的時候,糾結輕的人只能草草做出一個選擇,無比糾結的人則會產生嚴重的焦慮症狀。 不管是哪種,這樣的選擇過程確實讓人不舒服。

02

如何避免在選擇中糾結?

首先,接納生活的不確定性。

我們的大腦天生就不喜歡不確定的東西,不瞭解的事情讓我們感覺迷茫,沒有安全感。 但是我們生活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走向未知的過程,不確定性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只能承認、接受和習慣它。

選擇,就是在結果未知的情況下做出決定的過程,這個過程確實有點難度,但是通過征服這種難度,我們也會有另外一種收穫:掌控感。

所以我們過度擔心自己選擇的後果的時候,就會變得謹小慎微,無法順利做出決定。 如果我們能夠接納後果的不如意,其實選擇往往就沒有那麼困難了。

其次,以“滿意”而非完美為標準進行選擇。

從“完美”標準到“滿意”標準帶來的是思維的轉變。 “完美”標準讓我們帶著批判去尋找選項的缺陷,而滿意標準會讓我們帶著欣賞看待選擇的優點。 它能幫我們克服選擇的焦慮,在選擇中更心平氣和。

如果我們只關注到自己喜歡的方面,而不是用挑剔的眼光去不斷找尋自己選擇之後的不如意,那麼我們就能很容易對選擇的結果滿意。 不再越想越不舒服,因為每件事物都總有讓我們感到喜歡的部分和不喜歡的部分。

第三,在各個選項之間糾結的時候,不妨回過頭來想想,你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好不好是一回事,需不需要又是另一回事,只有你當下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能給你真正的滿足感。

所以當我們選擇了不需要的東西時,通常我們就會對選擇不滿意,對選擇的不滿意又會讓我們質疑自己的選擇能力。所以更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才能更好的做出選擇。

第四,選擇僅僅是一種選擇,它不能證明什麼,尤其是不能證明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果選的不夠好,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下次進步一點點就足夠了,完全沒有必要去後悔,更沒有必要因此而自我否定。

最後,想告訴大家,其實每一次選擇的後果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嚴重,只要我們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選擇,接納選擇之後的後果,我們的選擇就沒有那麼困難了。因為每一個選擇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是一定是你當時能做出的最好選擇。

525心理網_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專家! 不再越想越不舒服,因為每件事物都總有讓我們感到喜歡的部分和不喜歡的部分。

第三,在各個選項之間糾結的時候,不妨回過頭來想想,你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好不好是一回事,需不需要又是另一回事,只有你當下真正需要的東西,才能給你真正的滿足感。

所以當我們選擇了不需要的東西時,通常我們就會對選擇不滿意,對選擇的不滿意又會讓我們質疑自己的選擇能力。所以更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才能更好的做出選擇。

第四,選擇僅僅是一種選擇,它不能證明什麼,尤其是不能證明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果選的不夠好,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下次進步一點點就足夠了,完全沒有必要去後悔,更沒有必要因此而自我否定。

最後,想告訴大家,其實每一次選擇的後果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嚴重,只要我們能夠正確面對自己的選擇,接納選擇之後的後果,我們的選擇就沒有那麼困難了。因為每一個選擇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是一定是你當時能做出的最好選擇。

525心理網_您身邊的心理諮詢專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