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為了把你的手機成功掰彎,這群廠商可謂操碎了心

早期約伯斯堅信, 3.5 寸是手機螢幕的最佳大小, 直到後來三星推出 5 寸以上的巨屏手機, 博得更好的視覺觀感之後, 蘋果才意識到, 更大的螢幕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 以至於後來新增了 Plus 機型。

只可惜在追求螢幕觀感的同時, 手機的便攜性也隨之下降。 手機放進口袋, 也逐漸成了一門技術活。 很多時候, 我們只能騰出一隻手來握住手機。

既希望有更廣闊的視覺體驗, 同時又能把手機輕鬆塞入口袋。

那我們不妨試試, 把手機折疊起來。 這在之前就純屬科幻做夢, 而近年來廠商們的新動作, 讓這一切似乎變得有可能。

未來 iPhone 或被「掰彎」

其實不少小夥伴對折疊手機應該有所耳聞, 早在 2017 年 10 月, 中興便發佈了採用折疊雙螢幕的手機 Axon M, 但究其本質, 無非是在兩塊螢幕中間加個折疊軸的, 嚴格來講只能稱之為全屏翻蓋手機。

▲中興 Axon M

那麼, 怎樣才算是真正掰彎一部手機呢?

據彭博社報導, 蘋果擬將開發懸浮手勢功能, 這表示 iPhone 未來某款機型將有可能支持隔空操作。 結合不久前蘋果曝光的一項「柔性電池結構」(Flexible battery structure)的專利, 極客君有理由懷疑, 這都是蘋果在為大屏折疊手機做準備。

▲蘋果柔性電池專利圖

掰彎一部手機需要幾步

懸浮手勢操作解決了螢幕太大而手太小的尷尬, 柔性電池則為機身可折疊帶來了可能。 只不過, 光是掰彎一塊電池, 離整個手機折疊還很遠。

要掰彎一部手機, 首先要掰彎其表面玻璃。 常識上我們都知道玻璃的易碎性, 要麼直要麼碎, 彎是不可能彎的, 這輩子都不可能彎的……

▲2016年德國廠商研發柔性玻璃

掰彎了玻璃這塊「鋼鐵直男」, 還需要解決的一項技術難題就是螢幕。 在 LCD 時代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得益於 OLED 屏不需要液晶層的特性, 使得螢幕可以做得更加輕薄趨向柔性可折疊。

早在 2013 年的 CES 大會上, 三星便掏出了一塊可折疊的 OLED 螢幕, 當眾將其掰彎並露出了哲學的微笑。

依託這項技術,三星 2015 年發佈的曲面屏手機 S6 Edge 一舉收穫了大眾目光,並在將曲面屏發揚光大的途中,獲得了安卓機皇的稱號。但時至今日,柔性螢幕也只是作為手機外形上的點綴而存在,仍舊沒有辦法發揮其百分百的功力,成為一代變革性的產品。

▲三星S6 Edge

究其原因在於,螢幕能彎,玻璃能彎,但機身裡面的其他元器件,再掰下去估計就真的成一塊廢磚了。

早前聯想想到一個不錯的 idea,既然要做到所有硬體都可折疊暫時來說還不可能,便乾脆放棄正面剛,不如轉而採用區域性彎折的方式,將內部模組分佈在不同區塊,繞開元器件從邊界處折疊。

▲概念渲染視頻

想法是好的,然而遺憾的是實機上手效果卻有些不盡如人意,螢幕在彎折過程中有斷裂及黑點燒屏,所以該機也只是作為概念機進行展示而未能投入市場。

▲實機上手,視頻來自CNET

蘋果的柔性電池算是解決了其中一項,但其他元器件,如 CPU 晶片、相機模組、記憶體條等卻還未能有好的技術方案出現在大眾面前。已經鋪墊了這麼久的折疊手機,是否還是只能存在於概念渲染圖中,離我們很遙遠呢?

彎曲之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幸運的是,總有人比理想更快一步,而且並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據 Digitimes 的發文稱,2018 年將是折疊手機的元年,三星、華為、LG、聯想等都有望在今年推出一款可量產的折疊機產品。

事實上這些廠商的名字在可折疊這一領域並不陌生,除了上文提到過的三星和聯想,LG 和華為也都各自擁有大量與折疊手機相關的專利,LG 就曾推出過一款成熟的全柔性電視機。

▲圖片來自BBC

作為吃瓜群眾,極客君不清楚這些大佬還有多少大招沒有亮出來,希望 2018 年能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年度,就像當年的約伯斯,在按鍵機當道的手機市場中掏出第一代全觸控式螢幕 iPhone,那樣驚豔,仿佛可以握住未來。

Geek君有話說

很高興在手機同質化的今天,廠商們都沒有不思進取固步自封,甚至早在消費者們還未意識到自己對於螢幕大小的需求時,就有人開始為下一步的變革做起了準備。

第一代折疊手機還仍舊在孕育中,但要如何做到在螢幕變大的同時還能解決單手操作性的問題,則需要廠商們費一番功夫了。好在這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當中。

依託這項技術,三星 2015 年發佈的曲面屏手機 S6 Edge 一舉收穫了大眾目光,並在將曲面屏發揚光大的途中,獲得了安卓機皇的稱號。但時至今日,柔性螢幕也只是作為手機外形上的點綴而存在,仍舊沒有辦法發揮其百分百的功力,成為一代變革性的產品。

▲三星S6 Edge

究其原因在於,螢幕能彎,玻璃能彎,但機身裡面的其他元器件,再掰下去估計就真的成一塊廢磚了。

早前聯想想到一個不錯的 idea,既然要做到所有硬體都可折疊暫時來說還不可能,便乾脆放棄正面剛,不如轉而採用區域性彎折的方式,將內部模組分佈在不同區塊,繞開元器件從邊界處折疊。

▲概念渲染視頻

想法是好的,然而遺憾的是實機上手效果卻有些不盡如人意,螢幕在彎折過程中有斷裂及黑點燒屏,所以該機也只是作為概念機進行展示而未能投入市場。

▲實機上手,視頻來自CNET

蘋果的柔性電池算是解決了其中一項,但其他元器件,如 CPU 晶片、相機模組、記憶體條等卻還未能有好的技術方案出現在大眾面前。已經鋪墊了這麼久的折疊手機,是否還是只能存在於概念渲染圖中,離我們很遙遠呢?

彎曲之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幸運的是,總有人比理想更快一步,而且並不是一個人,是一群人。據 Digitimes 的發文稱,2018 年將是折疊手機的元年,三星、華為、LG、聯想等都有望在今年推出一款可量產的折疊機產品。

事實上這些廠商的名字在可折疊這一領域並不陌生,除了上文提到過的三星和聯想,LG 和華為也都各自擁有大量與折疊手機相關的專利,LG 就曾推出過一款成熟的全柔性電視機。

▲圖片來自BBC

作為吃瓜群眾,極客君不清楚這些大佬還有多少大招沒有亮出來,希望 2018 年能是一個充滿驚喜的年度,就像當年的約伯斯,在按鍵機當道的手機市場中掏出第一代全觸控式螢幕 iPhone,那樣驚豔,仿佛可以握住未來。

Geek君有話說

很高興在手機同質化的今天,廠商們都沒有不思進取固步自封,甚至早在消費者們還未意識到自己對於螢幕大小的需求時,就有人開始為下一步的變革做起了準備。

第一代折疊手機還仍舊在孕育中,但要如何做到在螢幕變大的同時還能解決單手操作性的問題,則需要廠商們費一番功夫了。好在這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當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