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童美術教育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注重發掘孩子個性和創造力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4月16日電(記者 馬慧娟 劉文靜)“看到這些畫的時候, 我們都很吃驚, 一是幾乎沒有孩子的創作, 全是老師教授的東西, 孩子在美術上的靈性和個性體現不出來。 在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時, 要突出孩子的創意能力, 而不是技能, 給孩子一點空間, 讓孩子的個性有所展現。 ”近日, “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全國青少年繪畫總展作品評審會在京舉行, 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周殿寶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說。

本次總展由團中央網路影視中心主辦, 未來網承辦,

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少年兒童的殷切期望, 用孩子們聽得懂、記得住的語言和具體、直觀、生動的方式, 引導少年兒童體驗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用手中的筆, 畫出自己心中的歷史人物, 提升美術素養的同時, 走進這些歷史人物, 用他們的精神激勵自己茁壯成長。 活動還得到了文心蘭青少年文化藝術發展中心的支持。 總展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少兒美術作品共計5000餘幅, 有600余幅通過初評, 最終選出了240幅進行總展, 其中, 包括16名“創意獎”和4名“色彩獎”, 主辦方將予以獎勵。

近日, “我心目中的歷史人物”——全國青少年繪畫總展作品評審會在京舉行。 未來網記者徐博攝

孩子是空白, 關鍵在老師

“名師出高徒, 老師有多強, 學生才有多強。 ”周殿寶直言兒童美術教育中老師的重要作用, “孩子是空白, 關鍵在老師”。 當老師自己沒有鑒賞能力, 給學生展現不出一些創意和新的理念, 分不清好壞作品時, 就沒辦法指導孩子畫出好的作品, 只能是給學生一個固定的模子, 讓大家去臨摹。

周殿寶舉例,

比如畫人物, 月牙嘴、丁溝鼻子, 杏核兒眼, 柳葉眉, 一上課, 老師給你一個模子, 你就照著畫吧, 沒什麼特性和個性, 畫出來的都一樣, 可是, 你看看, 哪個人和哪個人長得一樣呢?大家都是不一樣的, 畫出不一樣的個性, 表達孩子內心對事物的真實理解, 這才是少兒美術教育最重要的。

中國美術家協會少兒美術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周殿寶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 未來網記者徐博攝

“我們目前的教育, 理論知識比較強大, 最缺失的是‘圖真’, 就是反映兒童內心真實的東西和本身自有的意識, 畫得多像沒有用, 最主要的是通過繪畫表達兒童的心智和情感, 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鑒賞能力和開闊的視野。 ”周殿寶說。 但是, 我們目前的少兒美術教育, 大多是臨摹, 孩子沒有個性, 沒有想像空間, 孩子的智力得不到發展, 感覺都是一個模子裡出來的, 這與整個社會的教育和文化有關, 對兒童的成長產生極大的的影響。

十幾年來, 周殿寶總是聽到家長向他抱怨, “我們孩子畫得不像!”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他勸告家長,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 不要關注孩子畫得像不像, 要關注是不是孩子自己的理解, 有沒有把他自己的理解畫出來。 每個孩子都有個體的差異, 理解是不一樣的, 非要讓他畫成標準化的, 跟老師畫的或跟其他孩子畫的一樣, 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周殿寶強調, 在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時, 要突出孩子的創意能力, 而不是技能, 給孩子一點空間, 讓孩子的個性有所展現, 不要要求孩子按著自己畫的圓圈去模仿, 這是最好的教育。

考級帶有一定“欺騙性”, 學畫畫不是為了成為畫家

首都師範大學兒童文學藝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教授, 中國美術家協會兒童美術藝委會秘書長楊景芝認為, 美術教育與其他藝術教育不同,兒童是根據他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和體驗去畫畫的,所以美術對兒童身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在智力方面,畫畫要經過觀察、記憶、想像、創造和實踐五個環節,由此促進兒童的思維成長;在另一方面,藝術是情感性行為,有利於促進孩子情商的發展。

首都師範大學兒童文學藝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兒童美術藝委會秘書長楊景芝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未來網記者徐博攝

楊景芝強調,美術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遊戲,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創造力。兒童美術教育是一種普教活動,不是為了學習技能,也不是為了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畫家,而是培養孩子的基本素養,包括審美能力、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所以,美術教育對於培養一個高素質的人才來說,是很直接的方式,應該是每個人素質發展的必需,並不是成為不了畫家學畫畫就沒有用了。

周殿寶對此也深有感觸,他舉了一個學生的例子,小時候跟老師學的是陶藝,培養了他對泥土溫度、特性的敏銳感知和把握,初中開始,因為學業繁重,他就中斷了陶藝的藝術學習,大學考入一所知名的工程類院校,所學專業也和藝術無關,但是,在專業領域的研究中,他將小時候學的陶藝藝術運用到核磁專業,獲得了靈感,取得了突破,這得意於藝術薰陶給他的創意。

針對目前很多家長比較關心的藝術評級,楊景芝認為,藝術評級是很不現實的,考級帶有一定的“欺騙性”。兒童的藝術創作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感受去表現的,創造能力是很難劃分等級的,也是沒有標準的。有音樂學院的教授說,有的孩子鋼琴考到了十級,但是他並不懂音樂。這種情況下,考級對於一個孩子素質的提高和藝術的薰陶都是沒有作用的。

楊景芝強調,藝術教育的宗旨是在精神世界裡培養高素質的人才,許多教育培訓機構都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出發,只思考怎麼去賺錢,而不是培養孩子自身的能力,建議家長擺正觀念,從提高素質的角度出發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

外國的東西玩兒得太多了,要回歸本土

楊景芝直言,目前有些培訓機構教孩子們畫卡通畫、簡筆劃或漫畫,這是一種流行文化的培訓教育,在少兒階段是不合適的。“我們提倡對兒童進行經典傳統文化的教育,流行文化的教育對孩子思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沒有幫助。”

現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客座研究員、中國書畫家研究會副會長李土生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未來網記者徐博攝

此外,也有一些機構鼓吹創造性,讓孩子用吸管隨意吹墨或者亂塗亂畫。這都是給孩子灌輸一種效果式思維,孩子的藝術活動和創造應該來源於自己的生活和體驗。楊景芝以外孫為例,他將洗澡水畫成紅色,因為他覺得洗澡水是熱的,這就比直接教育孩子三原色更有效果。

周殿寶也強調,對歷史人物的理解,要回歸本土,要強調對本土文化特別是地域文化的理解,比如山東的孩子對孔子的理解和感受就更深。歷史人物不能離孩子太遠,離得太遠,感觸和理解不深,他也就畫不出來,因為激發不出他的積極性。

在兒童美術教育領域,外來文化特別是日本文化對我們影響較大,兒童簡筆劃就是源於日本,“比較好上手,一代一代傳”。我們把外來的東西強調得太多了,沒有注重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周殿寶說。

現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客座研究員、中國書畫家研究會副會長李土生應現在“我很著急”來形容現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丟失,他認為,琴棋書畫不分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文化的根。

美術教育與其他藝術教育不同,兒童是根據他對整個世界的認識和體驗去畫畫的,所以美術對兒童身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在智力方面,畫畫要經過觀察、記憶、想像、創造和實踐五個環節,由此促進兒童的思維成長;在另一方面,藝術是情感性行為,有利於促進孩子情商的發展。

首都師範大學兒童文學藝術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兒童美術藝委會秘書長楊景芝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未來網記者徐博攝

楊景芝強調,美術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遊戲,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創造力。兒童美術教育是一種普教活動,不是為了學習技能,也不是為了讓孩子將來成為一個畫家,而是培養孩子的基本素養,包括審美能力、人文素養和創新能力。所以,美術教育對於培養一個高素質的人才來說,是很直接的方式,應該是每個人素質發展的必需,並不是成為不了畫家學畫畫就沒有用了。

周殿寶對此也深有感觸,他舉了一個學生的例子,小時候跟老師學的是陶藝,培養了他對泥土溫度、特性的敏銳感知和把握,初中開始,因為學業繁重,他就中斷了陶藝的藝術學習,大學考入一所知名的工程類院校,所學專業也和藝術無關,但是,在專業領域的研究中,他將小時候學的陶藝藝術運用到核磁專業,獲得了靈感,取得了突破,這得意於藝術薰陶給他的創意。

針對目前很多家長比較關心的藝術評級,楊景芝認為,藝術評級是很不現實的,考級帶有一定的“欺騙性”。兒童的藝術創作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感受去表現的,創造能力是很難劃分等級的,也是沒有標準的。有音樂學院的教授說,有的孩子鋼琴考到了十級,但是他並不懂音樂。這種情況下,考級對於一個孩子素質的提高和藝術的薰陶都是沒有作用的。

楊景芝強調,藝術教育的宗旨是在精神世界裡培養高素質的人才,許多教育培訓機構都是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出發,只思考怎麼去賺錢,而不是培養孩子自身的能力,建議家長擺正觀念,從提高素質的角度出發對孩子進行藝術教育。

外國的東西玩兒得太多了,要回歸本土

楊景芝直言,目前有些培訓機構教孩子們畫卡通畫、簡筆劃或漫畫,這是一種流行文化的培訓教育,在少兒階段是不合適的。“我們提倡對兒童進行經典傳統文化的教育,流行文化的教育對孩子思維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沒有幫助。”

現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客座研究員、中國書畫家研究會副會長李土生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未來網記者徐博攝

此外,也有一些機構鼓吹創造性,讓孩子用吸管隨意吹墨或者亂塗亂畫。這都是給孩子灌輸一種效果式思維,孩子的藝術活動和創造應該來源於自己的生活和體驗。楊景芝以外孫為例,他將洗澡水畫成紅色,因為他覺得洗澡水是熱的,這就比直接教育孩子三原色更有效果。

周殿寶也強調,對歷史人物的理解,要回歸本土,要強調對本土文化特別是地域文化的理解,比如山東的孩子對孔子的理解和感受就更深。歷史人物不能離孩子太遠,離得太遠,感觸和理解不深,他也就畫不出來,因為激發不出他的積極性。

在兒童美術教育領域,外來文化特別是日本文化對我們影響較大,兒童簡筆劃就是源於日本,“比較好上手,一代一代傳”。我們把外來的東西強調得太多了,沒有注重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周殿寶說。

現任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名譽會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客座研究員、中國書畫家研究會副會長李土生應現在“我很著急”來形容現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丟失,他認為,琴棋書畫不分家,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文化的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