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為何沒有“豆腐渣”工程,只因兩個字“砍頭”

“豆腐渣工程”這個詞 一般人第一次聽說是在1998年江西九江的長江大堤上, 朱總理對著防洪工程說這是豆腐渣工程。

即使到了今天我們在新聞裡也經常能夠看到這個橋塌了, 那個路陷了、某個樓歪了, 在中國這樣的“豆腐渣”多的是。

可是我們都知道很多古建築, 當年建造時也沒有今天的鋼筋水泥混凝土, 很多都是石制、木制甚至土制結構, 可是它們卻經歷了幾百上千年的風霜雨雪的侵襲依然能夠屹立不倒。

包括2000多年前的秦長城如今很多還能夠在風雨中挺立。 這是為什麼?

為什麼古代人的建築材料與現代差這麼多還能把建築造的那麼結實?為什麼古代就沒有偷工減料的建築呢?

其實偷工減料背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利益。 古代肯定也會有偷工減料的工程。 只是那些豆腐渣也沒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破碎了。

剩下的能夠矗立到今天的建築都是工程品質非常過硬的建築。 而導致這些建築品質過硬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古代的工程驗收制度。

我們知道今天的建築, 工程監理經過驗收合格, 簽字以後就算是交工了。 頂多會有一個尾款, 保證短時間內不出現大的問題。 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沒有問題的話,

結清尾款, 工程就算徹底結束了。

但是古代不是這樣的。 古代的工程, 尤其是國家工程, 都是終身負責制。 這就使得工程人員和監理人員不敢有一絲的馬虎。

古代監理有幾種最有效的辦法:

第一、實名制。 這種制度主要應用於國家工程,

一般就是皇帝的工程或者國防工程。 現在我們到故宮、長城甚至很多其他的建築去參觀的時候, 如果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 很多磚上都刻著工匠和監工的名字, 這就是建築實名制的標誌。

只要建築在規定的年限內出現了問題, 那麼根據磚上的名字就能夠找到施工人員和監工, 他們面臨的刑法就是砍頭。 這可絕對不是鬧著玩兒, 說殺你就殺你。 如果今天我們的工程也是這樣的方法, 相信豆腐渣工程會減少90%

位於內蒙古的統萬城就是採用的矛盾法檢驗建築

第二、矛盾檢驗法, 要想證明是矛利還是盾堅,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矛刺盾, 古代檢驗一些非磚石工程時, 檢驗者就會用矛直刺建築, 如果矛紮進建築超過一尺,

那麼建築人員就要殺頭。 如果檢驗人員沒有用力紮, 那麼檢驗人員殺頭。

第三、金錢法。 古代也有在建築沒有開工之前就把錢預付的, 這樣的情況一般在民間工程上比較多。 私人用的比較多。 預付工資會有一個條件, 就是建築用的磚石之間不能有一絲縫隙。 如果檢驗是發現牆上的縫隙太大, 那施工人員就要用東家給的銅錢填進去, 直到把縫隙找平為止。 工程結束以後剩下多少錢就是施工方的工錢。 這種方法最典型的就是蘇州的古石路私家園林。

正是因為古代有這麼多有效的檢驗方式,才造就了古代很多大工程千年之後還在造福一方,像萬里長城、秦直道、都江堰等等等等。

中國人不是造不出世界奇跡,只是缺少有效的監督方式和工程背後巨大的經濟利益,以及中國人越來越缺失的責任感和道德底線。

正是因為古代有這麼多有效的檢驗方式,才造就了古代很多大工程千年之後還在造福一方,像萬里長城、秦直道、都江堰等等等等。

中國人不是造不出世界奇跡,只是缺少有效的監督方式和工程背後巨大的經濟利益,以及中國人越來越缺失的責任感和道德底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