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發動征東吳之戰其實是有其考慮的

西元219年, 孫權派兵襲取荊州, 關羽被擒殺, 吳蜀兩國結怨。 圍繞這個中心, 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 西元221年劉備稱帝后不久, 就打造戰船, 發動軍隊進攻東吳。

實際上, 漢中之戰後, 劉備分封麾下的文武百官, 勢力也達到了鼎盛。 當時的劉備除了據有益州以外, 還有荊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 這與諸葛亮當初在《隆中對》裡規劃的“跨有荊州和益州”的戰略設想基本符合。 但是關羽北伐失利, 後方又被孫權方偷襲, 使得劉備很不開心, 於是一場大戰呼之欲出。

事實上, 劉備發動大戰其實也是有其考慮的。 進攻孫權方有三種情況, 劉備因此也就不惜一切, 開始了戰爭。

首先, 最好的情況:佔據荊州, 吞併東吳, 與曹魏兩分天下;發動大戰後, 劉備可能會分兵進攻荊州各郡。 只要他在荊州重新站穩腳跟, 就有機會攻擊長江下游的孫權。 平定江東以後, 南方的交州也會歸附于劉備集團。 事情能夠發展到這裡, 中國的“南北朝”時代將會提前到來, 最終的結果就是魏、蜀平分天下。 不過以劉備的兵力很難做到這種程度, 因為孫權與江東的士族集團聯繫密切、民心依附。

其次, 不好不壞的情況:佔據荊州, 與孫權罷兵講和, 繼續三分天下;發動大戰後, 劉備肯定會全力進攻荊州。 當時的荊州7郡已經演變為了9個郡, 主要是曹操在南陽郡的基礎上分離出了章陵郡和襄陽郡, 其餘的武陵、長沙、零陵、桂陽、江夏、南郡6個郡都在孫權手中。 夷陵之戰的失利會加大孫權防禦荊州的難度,

也會動搖東吳的軍心。 劉備如果在夷陵之戰取勝, 或許會奪取孫權佔據的荊州各郡, 再與孫權停戰。

最後, 最壞的結局:平分荊州, 維持現狀三分天下, 繼續與孫吳聯盟;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後取勝, 但又無法徹底打敗東吳, 或許會與平分荊州, 重新回到214年“湘水劃界”後劉備和孫權在荊州的歸屬劃分。 就算不能取得整個荊州, 劉備拿回的荊州三郡也有利於後來的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可以從荊州的漢水流域出兵, 不必再翻越險要的秦川, 勞師遠征。

因此出於這三種考慮, 劉備發動了大戰也是有其原因的, 之是事與願違, 劉備夷陵大戰失利, 蜀漢政權大傷元氣, 也丟失了荊州的所有權, 也為以後蜀漢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關注“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 不盡之處請指正, 歡迎大家多多點贊和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