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四川西部有座寶藏 劉湘曾率一千工兵挖掘 蔣介石知道後連忙禁止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這是因為這一天然優勢, 川蜀之地在中國歷史上不僅成為了軍閥割據之地, 而且還成為了帝王逃難首選之地。 例如三國時有劉備集團佔據川蜀以自強, 唐朝時有唐玄宗逃難蜀地, 明末時有張獻忠經營川蜀, 清末時有石達開出走四川……在不同時代有著太多強權人物入川經略, 無論是善是惡, 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都給川蜀之地的老百姓帶來了連綿戰火, 多少百姓家庭為之妻離子散。

石達開得封太平天國翼王, 是天國中有數的傑出將領, 先後轉戰大半個中國, 是一個令曾國藩忌憚不已的對手。 但是太平天國在定都天京之後, 大多數領導人都被暫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 開始沉迷於奢侈享受, 幾大王之間的矛盾也開始滋生, 最終造成的天京之變使得太平天國遭受巨大損失。 石達開趕至天京後被授命總理政務, 幾乎不到半年時間就使得太平天國重新恢復鼎盛,

與此同時石達開在天國將士心中威望日升。 天王洪秀全對此自然是倍加警惕, 他害怕石達開會是第二個楊秀清, 因此開始處處排擠石頭開。

對洪秀全徹底失望的石達開於是做出了出走決定, 於1857年6月2日離開天京回到安慶,

其後率領部下轉戰浙江、福建、湖南和四川等地, 調動了大量敵人來攻, 使得天京之危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並且在這期間太平天國先後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營等勝利。 但在1863年5月也就是石達開來到大渡河邊的時候卻突遭暴雨, 使得渡河一再延遲, 當部隊在糧草用盡之後又陷入了清軍包圍, 石達開為救部下逃脫便捨身如敵營, 但是四川總督駱秉章又哪有誠信可言, 除了先前放走的四千多人外, 其餘與石達開一同入營的二千多人均被清軍殺害, 不久之後石達開在成都遭受淩遲酷刑慘死。

在石達開死後關於其藏寶的傳說也就在周圍左近流傳了開來, 前前後後有無數人都前來尋找, 大軍閥劉湘就是其中一個最出名的尋寶者, 他為了一舉發掘出石達開寶藏, 竟然調了1000多名工兵同時在大渡河紫打地口高升店後方山坡下日夜不停開挖, 終於被其發現三座石窟, 但是前兩個石窟中只有少數金銀玉石和殘破兵器, 在其準備開挖第三座石窟的時候卻接到了蔣介石的電報,

電報上明令禁止劉湘繼續開挖, 其後劉湘就率領軍隊出川抗日去了, 至於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過據說劉湘發掘的並不是真正的石達開寶藏, 不過民間對於石達開寶藏所在之地有著不同說法, 有的人認為是埋在重慶市南川縣, 因為這裡有其愛妃之墓;而另一說指石達開寶藏埋在了太平山,近年人們也陸續在太平山發現了一些人為堆砌痕跡,只是一直沒有尋找到寶藏;最後一說是指石達開將寶藏埋在了石棉縣安順場,並還在藏寶圖上留有“面水靠山,寶藏其間”的尋寶口訣。

不過百餘年來,考古專家和歷史學家更傾向于石達開藏寶之地就在石棉縣安順場,因為這裡是石達開全軍覆沒之地,而當時的石達開是想在四川建立永久根據地的,其必然隨身攜帶轉戰多年積累下來的金銀財寶。但是誰料天公不作美竟陷於清軍包圍之中,石達開有可能在自覺突圍無望時便將這些財寶偷偷埋藏在附近某處隱秘之地,以防止被清軍擄了去。

石達開被俘後,四川總督秉章也曾四下尋找被石達開所藏匿起來的金銀財寶,但始終沒有找到,等石達開一死就更加找不到了!就讓這座寶藏陪同翼王石達開長眠於川蜀之地吧!

因為這裡有其愛妃之墓;而另一說指石達開寶藏埋在了太平山,近年人們也陸續在太平山發現了一些人為堆砌痕跡,只是一直沒有尋找到寶藏;最後一說是指石達開將寶藏埋在了石棉縣安順場,並還在藏寶圖上留有“面水靠山,寶藏其間”的尋寶口訣。

不過百餘年來,考古專家和歷史學家更傾向于石達開藏寶之地就在石棉縣安順場,因為這裡是石達開全軍覆沒之地,而當時的石達開是想在四川建立永久根據地的,其必然隨身攜帶轉戰多年積累下來的金銀財寶。但是誰料天公不作美竟陷於清軍包圍之中,石達開有可能在自覺突圍無望時便將這些財寶偷偷埋藏在附近某處隱秘之地,以防止被清軍擄了去。

石達開被俘後,四川總督秉章也曾四下尋找被石達開所藏匿起來的金銀財寶,但始終沒有找到,等石達開一死就更加找不到了!就讓這座寶藏陪同翼王石達開長眠於川蜀之地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