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東北一個小鎮 住著和珅 索額圖的後人 至今保留滿清習俗

清朝中後期, 活的最瀟灑的一群人應該是滿族的八旗子弟了, 靠著先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 然後他們繼承先祖的爵位與地位, 享受著榮華富貴, 吃喝玩樂就是他們的全部生活, 那麼曾經的名門望族, 他們的後代如今生活的怎麼樣呢?

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部60公里處, 有一個叫拉林的鎮子, 這裡住著八旗子弟的後人。 時間回到200多年前, 西元1744年, 乾隆下旨從京城調走3千名八旗子弟來到拉林, 一一方面讓他們可以守護清朝的北大門, 另一方面還可以開荒種地, 發展生產, 這其中就包含有索額圖、鼇拜、和珅、傅恒等一批高幹子弟的後人。

何玉歧, 是赫舍裡·索額圖的第十二代孫, 今年已經70多歲了, 閑來無事卷跟旱煙, 跟其他“八旗子弟”們下幾盤棋。 現年70歲的付英儒, 祖上是乾隆九年來到拉林的, 至於滿族的姓氏, 他也不知道了。 在付英儒看來, 比較羡慕何玉歧:“早年, 老何可是正宗的正黃旗貝勒爺, 索額圖那是康熙的老丈人, 像我們這樣的人見著都要問安。 ”

忙的時候種地, 閑的時候下棋、抽旱煙, 和族人們嘮嘮祖上的事情, 這就是全部。 何玉歧說, 族人們不會忘記祖先曾經的輝煌, 大年三十晚上, 何氏家族都會拿出老影(祖上的畫像), 然後族人們一起祭拜。 何老說:“滿族以西為大, ‘老影’都放在西牆, 所以在我們這兒, 西炕是不能坐的, 以表達對祖宗的尊敬”

拉林鎮雙橋子村, 住著和珅的後人和英琦, 和英琦說這裡的村民說話基本上沒有東北味, 上年紀的, 說話帶著幾分京腔, 年輕人說普通話。 “過節、結婚串門走禮叫‘走事兒’, ‘走事兒’時, 年長些的婦女進門還行清時的禮。 因為索額圖的小名叫“勺子”, 所以當地人把勺子叫馬檔子。

拉林鎮的好多村子, 結婚都是按照清朝的禮儀進行的, 場面弄得跟古裝電視劇一樣, 不知道的還以為穿越了呢。 當地至今仍舊保留人嫁女兒“領生”的傳統:先找一頭和顏色的豬, 然後向豬耳朵裡倒酒, 豬擺頭了, 就叫“領生”, 說明神靈同意了這場婚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