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頭號玩家》熱潮之後,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古董級的VR設備

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餘熱未消, 在眾多80後90後的“老年人”們集體懷舊感動兼找彩蛋的同時, 也讓普羅大眾提前感受到了未來的VR遊戲世界所可能存在的樣子。 雖然電影裡的遊戲世界看起來異常酷炫, 但實際上它跟我們目前能感受到的遊戲世界, 距離並不是那麼遙遠。

不相信嗎?來看看這些上世紀的“古董級”遊戲裝置, 按照廣義的“虛擬實境”概念來講, 其實它們正是邁向那個世界的先行者。

許多人童年記憶中的“打鴨子”, 也可以算是VR遊戲的雛形。

這支FC光槍在當年簡直是“高富帥”必備。

FC光槍Zapper

這把任天堂紅白機所配套的光槍, 相信不少人小時候都玩過。 它所對應的最著名的遊戲當然是那款“打鴨子”, 用這把光槍瞄準草叢裡飛起的鴨子,

扣下扳機, 如果命中鴨子自然應聲落地, 如果打偏了, 就會被狗狗無情地嘲笑。 這款名為Zapper的光槍其實原理非常簡單, 它實際上是靠槍口的一個光亮感應器來感受螢幕亮度的變化來判斷是否命中的, 但在當時無疑提供了一種“身臨其境”的射擊交互體驗。 光槍遊戲後來在街機上被發揚光大, 直到現在, 配備著各種光槍的街機框體還是“湯姆熊”之類遊戲廳裡的熱門項目。

當然, 按照現在的VR標準, 光槍遊戲難以承擔“VR”之名, 但從對遊戲者提供的體驗來說, 這何嘗又不是跨向“虛擬實境”的第一步呢?

神奇的“能量手套”, 其設計思路相當前衛。

能量手套Power Glove

這款神奇的手套誕生於1980年代末, 戴上它之後, 就可以通過手部動作來操控遊戲——對, 有點像後來的體感遊戲。 不過這款設備也被稱作遊戲史上最失敗的外設之一, 因為它從發售到停產, 只用了1年時間。

這款名為Power Glove的能量手套, 被許多人認為是VR設備的先驅, 其最初的發明者賈隆·蘭尼爾和湯瑪斯·齊默曼成立的VPL研究所, 主要目的就是研發虛擬實境設備。 他們所研發的一款“資料手套”, 可以用以虛擬操控作曲和演奏音樂, 還吸引了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和一些醫療研究團體, 用以進行太空模擬訓練和手術訓練。

後來, AGE公司和美泰玩具公司拿到授權, 將這款手套進行低成本化改造和生產, 推出了配合任天堂遊戲機的型號,就是Power Glove。新穎的遊戲方式瞬間打動了消費者引起了搶購潮,但很快這款手套的複雜設置和缺少適配遊戲的缺點又被無限放大,導致這款革命性的外設成為曇花一現。

但如今,這款存量極少的設備,卻成為許多收藏家追捧的熱門,甚至成為許多極客們進行再創作的工具:一位名為Nolan Moore的工程師就成功地將它改造成能控制無人機飛行的神器。在後人看來,它不僅是一款原始的VR遊戲裝置,更是一個想像力不受限年代的流行符號。

SEGA VR在外觀上與現在的VR設備很接近。

SEGA VR

任天堂曾經的老對手,家用遊戲機三強之一的世嘉公司(SEGA)被認為是第一家嘗試把VR設備帶入家庭的公司。他們在1991年宣佈了SEGA VR計畫,並在1993年的CES展上展示出了成品——這款VR設備從外觀上看與現在的VR眼鏡非常相似,是頭戴式顯示器加耳機的設計。

SEGA VR的成本控制也相當出色,成品以200美元的價格作為世嘉MD主機的配件發售,首發支持包括《VR賽車》在內的5款遊戲作品。在當時,這款《VR賽車》也是MD主機上少有的真3D賽車遊戲,讓不少從平面圖元風遊戲過來的玩家感到驚豔。

但是,隨後有不少人在使用之後,會產生頭疼、頭暈和不適感,世嘉隨後就取消了家庭版本SEGA VR的銷售,但在營業性的街機廳裡,還會推出採用這種技術的遊戲框體。事實上,即使是目前的大部分VR設備,都多少還存在著這類問題。

Virtual Boy雖然帶給人們全新的虛擬實境體驗,但單色的畫面簡直是“瞎眼神器”。

Virtual Boy

在任天堂的歷史博物館裡,有一款鮮為人知卻極其吸引人的主機,名叫Virtual Boy。從名字來看,這應當是著名的掌機Game Boy繼任者,它的特點就像它名字一樣,就是“虛擬實境”。Virtrual Boy由橫井軍平設計,他試圖採用一種突破性的創意來改變遊戲設計方向。採用的成像技術是慶應大學某研究室於1993年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技術原理是將雙眼中同時生的相同圖像疊合成用點線組成的立體影像空間,但限於當時的技術力,這個研究成果還只能使用紅色液晶顯示單一色彩。但是,由於趕工、成本等多方面原因,Virtrual Boy最終的重量太大,不得不採用三腳架平放桌面的設計。

雖然這款遊戲機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和3D世界讓人耳目一新,但單色的畫面實在太落後於時代,而且缺乏協力廠商遊戲開發者認同導致遊戲大作缺乏,最終使得這款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主機成為任天堂史上“最失敗”的遊戲主機,當時的任天堂社長山內溥甚至在股東說明會上為此鞠躬謝罪。

雖然Virtual Boy失敗了,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它第一次打開了神奇的VR世界的大門,讓人們看到:“原來還可以這樣玩遊戲。”

事實上,真要探究人類研究VR技術的歷史,還可以往前多推很多年。但有的設備因為只在專業用途使用,有的則存量太小無從考證。如果說,電影《頭號玩家》裡的VR世界是10的話,現在所能用的VR技術大概在5,而我們所應知曉的,是那些將0變為1的先驅者們。

推出了配合任天堂遊戲機的型號,就是Power Glove。新穎的遊戲方式瞬間打動了消費者引起了搶購潮,但很快這款手套的複雜設置和缺少適配遊戲的缺點又被無限放大,導致這款革命性的外設成為曇花一現。

但如今,這款存量極少的設備,卻成為許多收藏家追捧的熱門,甚至成為許多極客們進行再創作的工具:一位名為Nolan Moore的工程師就成功地將它改造成能控制無人機飛行的神器。在後人看來,它不僅是一款原始的VR遊戲裝置,更是一個想像力不受限年代的流行符號。

SEGA VR在外觀上與現在的VR設備很接近。

SEGA VR

任天堂曾經的老對手,家用遊戲機三強之一的世嘉公司(SEGA)被認為是第一家嘗試把VR設備帶入家庭的公司。他們在1991年宣佈了SEGA VR計畫,並在1993年的CES展上展示出了成品——這款VR設備從外觀上看與現在的VR眼鏡非常相似,是頭戴式顯示器加耳機的設計。

SEGA VR的成本控制也相當出色,成品以200美元的價格作為世嘉MD主機的配件發售,首發支持包括《VR賽車》在內的5款遊戲作品。在當時,這款《VR賽車》也是MD主機上少有的真3D賽車遊戲,讓不少從平面圖元風遊戲過來的玩家感到驚豔。

但是,隨後有不少人在使用之後,會產生頭疼、頭暈和不適感,世嘉隨後就取消了家庭版本SEGA VR的銷售,但在營業性的街機廳裡,還會推出採用這種技術的遊戲框體。事實上,即使是目前的大部分VR設備,都多少還存在著這類問題。

Virtual Boy雖然帶給人們全新的虛擬實境體驗,但單色的畫面簡直是“瞎眼神器”。

Virtual Boy

在任天堂的歷史博物館裡,有一款鮮為人知卻極其吸引人的主機,名叫Virtual Boy。從名字來看,這應當是著名的掌機Game Boy繼任者,它的特點就像它名字一樣,就是“虛擬實境”。Virtrual Boy由橫井軍平設計,他試圖採用一種突破性的創意來改變遊戲設計方向。採用的成像技術是慶應大學某研究室於1993年推出的最新研究成果,其技術原理是將雙眼中同時生的相同圖像疊合成用點線組成的立體影像空間,但限於當時的技術力,這個研究成果還只能使用紅色液晶顯示單一色彩。但是,由於趕工、成本等多方面原因,Virtrual Boy最終的重量太大,不得不採用三腳架平放桌面的設計。

雖然這款遊戲機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和3D世界讓人耳目一新,但單色的畫面實在太落後於時代,而且缺乏協力廠商遊戲開發者認同導致遊戲大作缺乏,最終使得這款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主機成為任天堂史上“最失敗”的遊戲主機,當時的任天堂社長山內溥甚至在股東說明會上為此鞠躬謝罪。

雖然Virtual Boy失敗了,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它第一次打開了神奇的VR世界的大門,讓人們看到:“原來還可以這樣玩遊戲。”

事實上,真要探究人類研究VR技術的歷史,還可以往前多推很多年。但有的設備因為只在專業用途使用,有的則存量太小無從考證。如果說,電影《頭號玩家》裡的VR世界是10的話,現在所能用的VR技術大概在5,而我們所應知曉的,是那些將0變為1的先驅者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