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0後員工辭職,老闆:不是剛漲工資嗎,為什麼還要走?員工:呵呵

文/作者:盧老師

(點擊右上角“+關注”【績效管理之道】頭條號, 有乾貨、有資訊、有態度!!!)

最近有個老闆, 跟我說了一件讓他很鬱悶的事情。

他說公司裡有個90後, 就因為加工資加的不滿意, 第二天就離職了。

老闆說:現在越來越讀不懂年輕人了!待遇福利公司已經做到算不錯, 而且剛加了工資, 可是這些90後還是不滿意。

在這個案例當中, 我們似乎可以看到, 90後員工的個性張揚, 甚至任性。 但是任何事情, 都不能只看一面之詞。 老闆說的, 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

對於員工離職, 馬雲就分析過兩點原因, 一是錢, 沒給到位, 二是心, 委屈了。

在薪酬方面, 老闆和員工對加薪的期望和理解不同。

老闆覺得給員工固定加薪幾百塊, 已經是做出很大的讓步, 畢竟員工工資加上去, 公司利潤就下滑了。 這加上的幾百塊工資, 基本上是老闆從牙齒縫擠出來的。

但是在員工看來, 在如今物價上漲得那麼快的年代, 那每年加個幾百塊, 有什麼意義?還不如跳槽漲薪快!

當然, 也有一些老闆, 從來不愁員工薪酬問題, 還會組織全公司一起去國外旅遊, 好不瀟灑...

同樣是老闆,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企業的發展依賴人來進行, 你願意和員工分享, 員工才會為你賣命, 為你分憂, 不存在沒有理由的忠誠。

你想要員工努力, 就得給員工一個努力的理由!

加薪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但是加薪是一門技術活, 很多老闆最大的問題不是不願意加薪, 而是不懂如何加薪。

我曾經到過一家生產企業做輔導,

他們的老闆認為自己很有格局, 很願意和員工分享, 但現實是, 他們的員工已經好幾年沒有加薪了。 這批老員工、高管已經準備辭職了。

老闆說, 我可以給員工加薪, 但是, 我不知道怎麼加。

第一、加了工資, 員工沒過幾個月, 還是這個工作狀態, 有什麼意思?

第二、加了工資, 企業利潤就下滑了, 今年加了, 明年怎麼辦?

這是一家重資產行業, 過去幾年業績一直發展非常平穩。 老闆今年引入了高端設備, 然而他發現, 但是產量並沒有明顯提高, 員工對於提高產量積極性並不高。

一切問題的根源, 在於薪酬模式的陳舊與落後!

1.對員工而言, 薪酬固定, 雖有安全感, 但缺乏上升空間;

2.對老闆而言, 固定加薪員工才有動力, 但價值並不清晰、動力經常不能持續;

3.固定高薪養懶, 固定中薪留人不勵人, 固定低薪失心喪志;

4.安全感過了頭就是助長安逸, 安逸之下無勇士;

5.破除剛性薪酬, 是做大蛋糕製造共贏的起點。

傳統薪酬模式在勸優秀員工離職

很多公司常見的人力資源架構,通常是由“職位”,和“級別”雙系統構成的,比如說:運營1級,客服2級,美工5級。當企業要給員工加工資的時候,雖然不升職,但是可以升級別。

這是一套流程非常成熟、邏輯極度自洽的管理體系。但是,這套系統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內部的確定性,必須由外部的確定性支持;同時內部的機會,必須比外部的機會多。

我們假設有一個級別是運營7級的優秀員工,很想要升職到13(做總監的最低級別),怎麼辦?

在過去,他只有打怪升級,按照平均打怪速度,每兩年升一級,要12年才能做上總監。天啊,就算你極度優秀,年年破格,在所有同事的嫉妒中一飛沖天,每年升一級,也要6年才能坐上總監。

可是,在今天,外部環境變化開始比內部快,他如果真的很優秀,他的最優選擇是什麼呢?

辭職!

一個優秀員工,很快能找到另一家很優秀的公司,即便做一樣的工作,可能薪水至少漲30%,級別升一到兩級,職位高一級。這是快速變化的世界,“挖人”的成本,很多公司,用金錢換取時間。

舊的薪酬模式,為什麼不適應時代發展?

為什麼90後喜歡玩遊戲?因為他在遊戲中,任何的行為,都會得到即時的回饋,並從回饋不斷調整和進步,從而獲得巨大的愉悅感。而工作是枯燥無味的,不管做得再好,工資也不會高得那裡去,當然做的不好,對收入也影響不大。

對於當下的在遊戲包圍下長大的90後,上班工作對他也許是一場遊戲,也可能是他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他也許沒有太多生存壓力,所以努力後能第一時間,能得到多少回饋,決定了他對工作的熱情度和專注度。

我也見過很多跑業務的90後,工作起來也很拼,不分日夜,這說明什麼?不是90後不肯努力,而是現有的薪酬機制,無法讓90後提起什麼興趣。

所以問題不在於員工是哪一代人,而是你如何去激勵人!薪酬模式決定工作狀態。

好的薪酬模式,應該要滿足一下幾個原則:

1、讓員工有持續加薪的管道和機會。

2、公司提供舞臺,員工得到的加薪來自他創造的結果。

3、實現員工收入越高,意味著做出的結果越好,企業效益越高。

所以,最好的薪酬模式,應該釋放員工的天性,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大幹一場,努力創造好的結果,給企業帶來好效益,並從中獲取屬於自己的高收入。

一、PPV量化薪酬法——適用於二線和操作層崗位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專案、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舉個例子:

某個公司財務工資,在過去,基本都是拿著基本工資4000-5000,工作沒激勵,狀態出不來,還有離職念頭。

給這個財務做了薪酬調整,把工資分為固定工資+PPV工資兩部分,P工資具體可拆分為多個P指標:

P1:按時完成內部經營報表,400元;

P2:按時完成外部報表,200元;

P3:業務提成表,400元;

P4:完成員工工資表,240元;

P5:完成考勤表:200元

這是她工作職責內的P工資,另外,還有跨部門的P工資:

為HR部門提供優秀人才簡歷,只要入職得200/人,轉成得500/人;

培訓新員工50元/次,每次不低於3小時;

為市場部提供潛在客戶名單,只要成交可得業務提成的20%

為採購提供精准供應商,簽訂合作合同,可根據供應商等級給P工資

......

在這個薪酬模式下,財務會計的工作激情被大大啟動,原本8小時能幹完的活,4小時她就做完了,因為效率提高了,她可以做更多的兼職,得到更多工資。原本每月4000-5000,現在可以拿到8000-9000,但是因為公司並沒有因此增加人力成本。相比起再招一個員工,實行PPV花的錢少太多了。

PPV模式的好處在於:

1、公司能按實際工作量配置人員,減少人效浪費。

2、員工可以在不影響本職情況下,身兼多職,一專多長,為自己加薪。

3、所有工作,必須有結果,才有產值,這樣就要求員工必須對結果負責。 ★《績效核能》KSF、PPV、積分式薪酬全績效模式(贈送視頻課程) ¥46 購買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二、KSF全績效模式——適合管理層和一線業務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管道,並在每一個管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舉個例子:某服裝店店長KSF薪酬方案。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營業收入,每增加10000元,獎勵10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10元;

毛利率,每多0.1%元,獎勵15元,每少0.1%,少發15元;

售馨率,每多0.1%,獎勵5元,每少0.1%,少發5元;

人創績效,每多2000元,獎勵5元,每少2000元,少發5元。

VIP卡發出,每發出一張,獎勵2元,每發1張,少發2元;

員工流失,無流失,獎勵15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對於有些公司,其實員工離職,其實不一定是因為錢。

因為馬雲也說過,可能是心委屈了。

團隊之間的氛圍好不好,辦公室政治是否嚴重,老闆格局高不高,企業前景好不好....

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員工的去留。企業文化是公司的軟實力,企業一定要想辦法,打造一個有正能量的辦公氛圍。

企業文化的構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階段,可以嘗試導入積分管理系統,快速打造企業正能量場。

積分式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

舉個例子:

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這樣員工不會太敏感,但是又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員工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這樣不會增加激勵成本,又起到一個鼓勵的作用。

積分的核心價值: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很多時候,90後員工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尊重與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

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對90後的尊重,也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沒有人願意被總是批評,員工需要被激勵。

總結:

時代在改變,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企業也必須隨之改變,未來的世界,贏得人才,才能贏得未來。

老闆要學會用激勵機制,讓企業自動運轉,讓人才為自己而幹,和企業發展共贏!

對於以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分享你的觀點。

作者:盧老師

傳統薪酬模式在勸優秀員工離職

很多公司常見的人力資源架構,通常是由“職位”,和“級別”雙系統構成的,比如說:運營1級,客服2級,美工5級。當企業要給員工加工資的時候,雖然不升職,但是可以升級別。

這是一套流程非常成熟、邏輯極度自洽的管理體系。但是,這套系統有一個重大的問題:內部的確定性,必須由外部的確定性支持;同時內部的機會,必須比外部的機會多。

我們假設有一個級別是運營7級的優秀員工,很想要升職到13(做總監的最低級別),怎麼辦?

在過去,他只有打怪升級,按照平均打怪速度,每兩年升一級,要12年才能做上總監。天啊,就算你極度優秀,年年破格,在所有同事的嫉妒中一飛沖天,每年升一級,也要6年才能坐上總監。

可是,在今天,外部環境變化開始比內部快,他如果真的很優秀,他的最優選擇是什麼呢?

辭職!

一個優秀員工,很快能找到另一家很優秀的公司,即便做一樣的工作,可能薪水至少漲30%,級別升一到兩級,職位高一級。這是快速變化的世界,“挖人”的成本,很多公司,用金錢換取時間。

舊的薪酬模式,為什麼不適應時代發展?

為什麼90後喜歡玩遊戲?因為他在遊戲中,任何的行為,都會得到即時的回饋,並從回饋不斷調整和進步,從而獲得巨大的愉悅感。而工作是枯燥無味的,不管做得再好,工資也不會高得那裡去,當然做的不好,對收入也影響不大。

對於當下的在遊戲包圍下長大的90後,上班工作對他也許是一場遊戲,也可能是他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他也許沒有太多生存壓力,所以努力後能第一時間,能得到多少回饋,決定了他對工作的熱情度和專注度。

我也見過很多跑業務的90後,工作起來也很拼,不分日夜,這說明什麼?不是90後不肯努力,而是現有的薪酬機制,無法讓90後提起什麼興趣。

所以問題不在於員工是哪一代人,而是你如何去激勵人!薪酬模式決定工作狀態。

好的薪酬模式,應該要滿足一下幾個原則:

1、讓員工有持續加薪的管道和機會。

2、公司提供舞臺,員工得到的加薪來自他創造的結果。

3、實現員工收入越高,意味著做出的結果越好,企業效益越高。

所以,最好的薪酬模式,應該釋放員工的天性,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大幹一場,努力創造好的結果,給企業帶來好效益,並從中獲取屬於自己的高收入。

一、PPV量化薪酬法——適用於二線和操作層崗位

所謂PPV產值量化薪酬模式: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專案、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

舉個例子:

某個公司財務工資,在過去,基本都是拿著基本工資4000-5000,工作沒激勵,狀態出不來,還有離職念頭。

給這個財務做了薪酬調整,把工資分為固定工資+PPV工資兩部分,P工資具體可拆分為多個P指標:

P1:按時完成內部經營報表,400元;

P2:按時完成外部報表,200元;

P3:業務提成表,400元;

P4:完成員工工資表,240元;

P5:完成考勤表:200元

這是她工作職責內的P工資,另外,還有跨部門的P工資:

為HR部門提供優秀人才簡歷,只要入職得200/人,轉成得500/人;

培訓新員工50元/次,每次不低於3小時;

為市場部提供潛在客戶名單,只要成交可得業務提成的20%

為採購提供精准供應商,簽訂合作合同,可根據供應商等級給P工資

......

在這個薪酬模式下,財務會計的工作激情被大大啟動,原本8小時能幹完的活,4小時她就做完了,因為效率提高了,她可以做更多的兼職,得到更多工資。原本每月4000-5000,現在可以拿到8000-9000,但是因為公司並沒有因此增加人力成本。相比起再招一個員工,實行PPV花的錢少太多了。

PPV模式的好處在於:

1、公司能按實際工作量配置人員,減少人效浪費。

2、員工可以在不影響本職情況下,身兼多職,一專多長,為自己加薪。

3、所有工作,必須有結果,才有產值,這樣就要求員工必須對結果負責。 ★《績效核能》KSF、PPV、積分式薪酬全績效模式(贈送視頻課程) ¥46 購買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KSF和合夥人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二、KSF全績效模式——適合管理層和一線業務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管道,並在每一個管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舉個例子:某服裝店店長KSF薪酬方案。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營業收入,每增加10000元,獎勵10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10元;

毛利率,每多0.1%元,獎勵15元,每少0.1%,少發15元;

售馨率,每多0.1%,獎勵5元,每少0.1%,少發5元;

人創績效,每多2000元,獎勵5元,每少2000元,少發5元。

VIP卡發出,每發出一張,獎勵2元,每發1張,少發2元;

員工流失,無流失,獎勵15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對於有些公司,其實員工離職,其實不一定是因為錢。

因為馬雲也說過,可能是心委屈了。

團隊之間的氛圍好不好,辦公室政治是否嚴重,老闆格局高不高,企業前景好不好....

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員工的去留。企業文化是公司的軟實力,企業一定要想辦法,打造一個有正能量的辦公氛圍。

企業文化的構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現階段,可以嘗試導入積分管理系統,快速打造企業正能量場。

積分式能以極低的成本,激勵員工,讓員工不僅明確工作的方向,還會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再為錢斤斤計較。

舉個例子:

當員工遲到了,不扣錢,扣分。這樣員工不會太敏感,但是又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員工做了好人好事,不獎錢,獎券。這樣不會增加激勵成本,又起到一個鼓勵的作用。

積分的核心價值:

用分值量化員工的變現,清晰記錄與展現員工的貢獻

不直接獎錢,卻比錢更有意義,比傳統評分方式更客觀具體

員工普遍認同,不反感,容易落地

將欣賞、快樂、激勵、福利融為一體,創造屬於員工的快樂文化,讓員工關係更加融洽

很多時候,90後員工最在乎的不一定是錢,而是你對他的尊重與認可。

馬雲說過:我們給結果獎勵,給努力掌聲。所以,員工努力的過程,即時沒有結果,也應該有積分。

肯定員工付出一切,這是對90後的尊重,也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沒有人願意被總是批評,員工需要被激勵。

總結:

時代在改變,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企業也必須隨之改變,未來的世界,贏得人才,才能贏得未來。

老闆要學會用激勵機制,讓企業自動運轉,讓人才為自己而幹,和企業發展共贏!

對於以上,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分享你的觀點。

作者:盧老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