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人捉個蝨子也捉出哲理來,後人還根據這個故事寫了本書

南宋時期, 學者陳善寫了本叫《捫虱新話》的讀書筆記, 為什麼會起這樣一個名字?和東晉時一個叫顧和的人有關。

顧和任揚州從事時, 每月初一要集中議事。 有一個月的初一, 顧和按照慣例前來集中。 他到了之後, 沒有先進去, 而是把車停在州府門外, 正經八百地在那裡捉蝨子。

就在顧和捉蝨子的時候, 周顗來拜見丞相王導。 他從顧和身旁經過, 看到顧和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 根本沒有看他, 而是神色專注地繼續捉他的蝨子。 周顗本來已經過去了, 看到顧和專注的樣子又返回來, 惡作劇似的指著顧和的胸口問,

這裡面有什麼?

顧和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 一邊捉他的蝨子, 一邊慢悠悠地回答, 這裡是最難測的地方。

一句話把周顗說的愣在那裡。 仔細想想, 顧和的話是多麼有哲理!一個小人物, 捉個蝨子竟然捉出哲理來。 這讓周顗不得不從心裡佩服。

一個落魄到身上長蝨子的人, 竟然如此灑脫, 在府衙門外無所顧忌地捉蝨子, 而且, 他對自己的行為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有多麼強大的內心才能做到這麼坦然呢?而且, 他說出來的話還那麼有哲理, 簡直就是個哲學家啊。

周顗到了王導那裡, 對王導說,

你的州官裡面有一個可以作宰相的人才。 他把剛才遇到顧和的事情和顧和的回答告訴給王導, 王導也同意他的觀點。

後來, 捉蝨子就成了窮文人瀟灑的代表性動作。 宋人陳善的《捫虱新話》也是根據這個典故起的名字。

還有一次, 顧和去見王導。 大概王導是晚上沒睡好覺,

顧和跟他彙報工作的時候, 王導竟然睡著了。 顧和想把他弄醒, 又不能直接叫他, 就對同座的人說, 我以前常聽叔父說王公輔佐皇帝保全江南, 功勞很大。 如今身體不適, 我們真替他著急啊。

王導迷迷糊糊地聽了個大概, 他對顧和的機靈很是讚賞, 情不自禁地誇讚顧和資質優異出眾, 機警有鋒芒, 不僅是東南之美, 也是海內俊傑。

丞相都這麼誇讚顧和, 顧和從此一躍成名。

成名後的顧和還保持著自己的本色。 有一次, 顧和和其他人作為朝廷特使下到各地去巡察。 回來後, 別人都在議論地方高官的得失, 只有顧和不說話。 王導很奇怪地問顧和, 你聽到了什麼?為什麼不說說?

顧和正色回答道, 您老人家是輔弼之臣, 怎麼會想要收集傳言, 以苛察為政呢?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顧和是一個正直的人。後來的事實果然如此。顧和不管在什麼位置上,都盡自己所能,做正直的人,說正直的話,即使是權貴,他也從不奉迎。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顧和是一個正直的人。後來的事實果然如此。顧和不管在什麼位置上,都盡自己所能,做正直的人,說正直的話,即使是權貴,他也從不奉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