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蘋果竟然讓英特爾股價大跌!Mac自研處理器能再次改變世界嗎?

想要瞭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科普深扒, 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雷科技

-----------------------------------

近期, 據彭博社報導, 蘋果內部正進行一項名為“Kalamata”的計畫, 預計在2020年研發出針對Mac的處理器產品。

這個消息無異於給波瀾不驚的處理器市場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晶片巨頭英特爾股價應聲下跌。

蘋果是出於什麼目的要在Mac上自研處理器呢?它會給蘋果自身和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增強產品掌控力是直接需求

其實, 自研晶片對蘋果來說根本不是什麼新鮮事。 iPhone、iPad、Apple Watch、Mac、HomePod等蘋果硬體產品上都有自研晶片的影子, 例如A系列處理器、M系列輔助處理器。

在去年推出的A11處理器上, 蘋果甚至更進一步, 一腳踢開Imagination, 換上了自研的GPU。

對蘋果來說, 使用自研處理器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軟硬間的綜合優化, 達到最佳的體驗水準。

和Windows產品相比, 蘋果電腦在穩定性上一直擁有一定的優勢,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對產品擁有更強的掌控力。 其他電腦廠商則無法控制產品的系統、各部件的驅動, 在出現一些小問題時則無力單獨解決。

此外, 如果有了自研處理器, 蘋果在發佈新品時就不用亦步亦趨地跟隨著英特爾處理器的發佈節奏, 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另外有意思的一點是, 近年微軟在孜孜不倦地進行著電腦、平板、手機系統一體化的工作, 不少筆記本螢幕支援觸屏操作, 也湧現出不少二合一產品。 但在蘋果這邊, Mac和iPhone、macOS和iOS之間總有一堵牢不可破的牆, 蘋果的思路很清晰:Mac主打生產力, 效率優先;iOS主打易用, 簡單明瞭。

但近年, 這堵牆明顯鬆動了不少, iPad Pro開始有了生產力工具的影子, iOS和macOS之間也融匯貫通了不少。 另外, 和iOS不同, macOS的軟體生態圈有些貧瘠, 大量常用軟體的缺失, 讓它很難被大部分人接受。

如果蘋果能在Mac上用上和iPhone同架構的自研處理器, 那麼iOS上生態優勢或許就能轉移到Mac上, 蘋果電腦競爭力就會進一步增強。

利潤可能是最大的驅動力

對一家商業公司而言, 每一個舉動和決策背後都是利潤在驅動。 簡單來說, 蘋果自研電腦處理器, 是因為有利可圖。

自從創立之初, 蘋果就是一家電腦公司, 當然後來iPhone成了主角。 但在今天, 從銷量角度來說, 蘋果電腦早已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小眾產品。 根據IDC的統計資料,

2017年蘋果電腦的出貨量為1929.9萬台, 在PC廠商中排名第四, 大概是排名第三的戴爾的一半。

不過, 考慮到蘋果從不推出低端產品, 近2000萬台電腦帶來的利潤是非常驚人的。 如果蘋果自研處理器, 那麼在成本上又能省下不少錢。 和其他PC廠商不同, 蘋果資金實力雄厚, 自研處理器難度大、投入高、回報慢的特點也擋不住它的腳步。

即使蘋果在自研電腦處理器上抱著一個玩票的態度,它也能增加在英特爾面前的議價能力。

和英特爾徹底說拜拜?

某種程度上說,iPhone的誕生讓ARM架構流行起來,時至今日,甚至可以和X86架構分庭抗禮。

但需要說明的是,ARM在誕生之初,它的設計思路就和X86很不一樣,它更多使用的是簡單指令集,而X86使用的是複雜指令集。到了今天,基於這兩種架構的處理器都在互相學習和借鑒,但總體而言,ARM的優勢還是功耗,X86則是性能。

和iOS設備不同,蘋果電腦尤其是桌面產品,生產力依然是核心。即使蘋果要自研電腦處理器,它的性能很難滿足高強度的專業需求,在高端產品上,依然需要英特爾助陣。

但對類似12吋MacBook產品來說,使用ARM架構的處理器也完全不是問題。現在,Windows陣營已經先行一步,推出了驍龍835版的筆記本產品,蘋果使用自研處理器,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小結

即便蘋果推出自研電腦處理器,英特爾也不會再高端MacBook上消失。但當蘋果電腦和iPhone的生態圈融合貫通時,或許會展現出極大的威力。如果macOS的軟體短板被補上,或許Mac就能徹底擺脫小眾的帽子,對Windows電腦形成更大的威脅。

對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來說,在電腦處理器市場上新增蘋果這樣一個攪局者是件好事,充分競爭才能讓用戶獲得更大的利益。

那麼,你看好蘋果的自研電腦處理器嗎?

------------------

夏天優雅高效滅蚊,就它吧!

點擊“瞭解更多”,立刻帶回家!

自研處理器難度大、投入高、回報慢的特點也擋不住它的腳步。

即使蘋果在自研電腦處理器上抱著一個玩票的態度,它也能增加在英特爾面前的議價能力。

和英特爾徹底說拜拜?

某種程度上說,iPhone的誕生讓ARM架構流行起來,時至今日,甚至可以和X86架構分庭抗禮。

但需要說明的是,ARM在誕生之初,它的設計思路就和X86很不一樣,它更多使用的是簡單指令集,而X86使用的是複雜指令集。到了今天,基於這兩種架構的處理器都在互相學習和借鑒,但總體而言,ARM的優勢還是功耗,X86則是性能。

和iOS設備不同,蘋果電腦尤其是桌面產品,生產力依然是核心。即使蘋果要自研電腦處理器,它的性能很難滿足高強度的專業需求,在高端產品上,依然需要英特爾助陣。

但對類似12吋MacBook產品來說,使用ARM架構的處理器也完全不是問題。現在,Windows陣營已經先行一步,推出了驍龍835版的筆記本產品,蘋果使用自研處理器,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小結

即便蘋果推出自研電腦處理器,英特爾也不會再高端MacBook上消失。但當蘋果電腦和iPhone的生態圈融合貫通時,或許會展現出極大的威力。如果macOS的軟體短板被補上,或許Mac就能徹底擺脫小眾的帽子,對Windows電腦形成更大的威脅。

對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來說,在電腦處理器市場上新增蘋果這樣一個攪局者是件好事,充分競爭才能讓用戶獲得更大的利益。

那麼,你看好蘋果的自研電腦處理器嗎?

------------------

夏天優雅高效滅蚊,就它吧!

點擊“瞭解更多”,立刻帶回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