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Leap Motion 推出神秘專案“北極星”,打算用 MR 技術改變未來

編者按:Leap Motion 之前出了一些概念視頻, 讓人歎為觀止, 但也有人表示, 這些概念視頻其實都是難以實現的。 究竟 Leap Motion 未來前景如何?本文編譯自FastCompany原題為“Leap Motion’s “Virtual Wearables” May Be The Future Of Computing”的文章。

抱歉, 我不知道什麼叫拐彎抹角, 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 但是現在的VR和AR體驗仍然很糟糕。 VR設備太笨重了, 對硬體的要求很高。 至於AR, 視覺效果受到限制, 使用者介面也不好。 Leap Motion是一家很神秘的公司, 它正在開發實驗性計算技術, 現在它推出一個新平臺, 也許可以化解上述問題。

這個項目叫作“Project North Star”(以下簡稱北極星)。 新平臺的使命是推動行業朝著“魔幻轉捩點”前進, 也就是說要讓用戶真正沉浸到合成世界中去。 北極星將Leap Motion開發的精准即時手部追蹤技術(不需要控制器)與新的Leap Motion頭盔整合在一起。 Leap Motion遵循全新的UX哲學, 它想摘下行業的“聖杯”:成為真正自然的MR運算範例。

Leap Motion設計全球創意主管Keiichi Matsuda、Leap Motion聯合創始人、CEO Michael Buckwald最近接受了媒體的郵件採訪,

介紹了公司的設計哲學, 根據二人的介紹, Leap Motion已經從手勢轉向新的“skeuomorphism”(擬物化)設計, 他們開發的MR技術可能會改變一切。

什麼是北極星

首要你要搞清楚, 北極星不是一件產品, 而是一個開源參考平臺, 針對Leap Motion硬體和UX設計, 也就是說它是面向製造商、設計者的。

頭盔現在還是原型產品, 使用Leap Motion定制光學解決方案, 從字面上講, 它是目前最先進的AR頭盔。 頭盔向每一隻眼睛投射1600x1400解析度、120fps的圖像, 合在一起可視角度達到100度, 目前的AR頭盔可視角度只有70度。 人眼可視角度約為114度, 能夠很好感知深度。 有一點至關重要:Leap Motion頭盔包含了手掌追蹤元件, 畫面播放速率達到150fps, 它可以即時精准追蹤手掌和手指。 如果想欺騙大腦, 讓大腦認為目前的AR層是現實的一部分,

需要強大的硬體才能實現。

如何才能讓AR真正普及呢?關鍵在哪裡?在於用戶體驗, 它可以說是新平臺的第三個組成部分。

一般來說, 大部分VR平臺會用兩種形式中的一種與用戶互動。 有些人使用手勢, 你揮舞手掌, 調用功能表, 然後指向功能表;還有一種就是硬體, 你用物理控制器指向目標物。 Matsuda相信用戶體驗應該是完全透明的、直觀的。 當用戶操縱周圍的虛擬世界時, 中間不能有任何障礙阻攔他們。

Matsuda將這種體驗稱為“自然主義”體驗, 也就是說:“你可以用直觀的方式與虛擬世界互動, 不需要花時間學習, 不需要理解複雜的介面或者抽象的控制方式。 ” Buckwald認為, 今天的技術還沒有達到“自然主義”的標準。 他說, 大多產品用硬體控制器類比手掌或者工具。

例如, Oculus Rift給你一個控制器, 上面有按鈕, 你按下才能抓住東西。 Buckwald認為:“這種操作方式總是不太自然, 沒有魔力, 體驗遠遠比不上真正用手抓東西。 ”

Matsuda和Buckwald都堅信, 手是最基本的輸入裝置。 Matsuda說, 雖然VR和AR看起來像是“未來感”十足的技術, 但它完全有可能變成最簡單、最自然的技術。 還會有其它輸入形式, 比如語音, 不過Matsuda認為在語音之前先會用手操縱。 他說:“手會成為我們與世界互動的原始介面, 它對任何沉浸式體驗都很重要。 ”

北極星的目標就是促進自然交互的發展, 它可以精准追蹤手部動作, 允許使用者操縱虛擬世界的物件, 就像我們在真實世界操縱各種東西一樣, 只是虛擬世界的觸摸並不是真正的觸摸。

強大的手和虛擬穿戴

Leap Motion一直在開發自有手掌追蹤平臺Orion, 在開發過程中, 團隊漸漸將手勢介面引向新方向:你用特定方式揮舞手掌, 從而打開某個功能表。 這種手勢很有未來感, 但是使用之前必須先學習, 所以不能完全依賴它。 Matsuda認為, 使用手勢如同回歸到“Control-alt-delete”時代, 他在郵件中寫道:“如果謹慎使用, 抽象手勢是很強大的武器, 但它會限制用戶對技術的使用。 如果數量過多, 手勢會變得很難記, 很難完成。 ”

從另一方面看, 用戶測試結果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熟悉某件東西, 用戶就可以輕鬆與它的虛擬化身互動, 不需要學習。 不只如此, 用戶完成此類任務時精准度超過99%。 如果你給他們一些容易識別的東西, 很容易就會上手, 比如給一本虛擬書、或者一面虛擬鬧鐘。

正因如此,在開發之時Leap Motion才會刻意限制手勢的使用,青睞AR的“物質性”,簡單來講,就是將人們熟悉的東西變成虛擬化身,讓使用者以直觀的方式使用各種功能。這一研究不斷演化,變成了“北極星”的一個功能,名叫“Power Hands”。根據Matsuda的介紹,Power Hands可以增強手的能力。每一種Power Hands App可以讓用戶完成不同的任務,比如抓起虛擬物件,然後重新排列,或者將虛擬調色板戴在手腕上,在空中用手指繪畫。Matsuda寫道:“用戶可以在手上啟動某些功能,獲得某種能力,從而影響周圍的虛擬世界。”

Leap Motion還開發了一種新的介面元素,名叫“Virtual Wearables”,通過它你可以獲得Power Hands的各種能力。在你的手或者手腕上會出現一個虛擬小物件,它看起來就像真實世界的顯示幕或者介面。你可以將它想像成智慧手錶,只是存在於虛擬世界,它可以根據環境變形。你沒有必要記住大量的手勢,這些手勢調用不同的功能表或者按鈕,有了Virtual Wearables一切變得更簡單了,它的外觀和動作是我們熟悉的。用戶可以點擊、打開、扭曲、滑動,就像真實世界的操作一樣。

Virtual Wearables比手勢更有彈性。Matsuda解釋說:“Virtual Wearables提供的操作方式更加平易近人,更加讓人興奮。我們可以這樣來類比:你擁有多種多樣的穿戴設備,根據任務的不同,你使用不同的設備。不同的穿戴設備有不同的功能,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水準選擇。”你可以用特定虛擬穿戴設備繪畫,另一種設備寫作,又用另一種拍照,或者編輯視頻,每一種介面都根據特定任務裁剪過,這樣就不需要控制器了。

Raskin最初的夢想是為每一種用途開發“資訊家電”,Virtual Wearables相當於幫他實現了夢想,不過它們是虛擬裝置,不是真正的物理設備。Matsuda解釋說:“現在看起來有點深奧,但是我相信終有一天,它們會像捲軸、功能表一樣普及,無處不在。”

首先浮現在我腦海的不是“深奧”,而是“skeuomorphism”(擬物設計),在iOS最初發展的幾年,推崇的就是擬物設計,也就是將物理物件虛擬化,後來蘋果改變了風格,轉向平面設計。到了今天,擬物設計可能沒有那麼“時尚”了,不過Matsuda認為,在新生技術的早期發展階段,這種設計相當實用。Matsuda說:“我們對擬物設計的指責是沒有理由的,在移動設備(包括桌面設備)發展的早期階段,它發揮了重要作用。擬物設計為人們提供了參考點,利用用戶的過往經驗幫助他們使用新功能。”

要讓全新的技術變得直觀,人類需要熟悉的參考點:也就是創造一種環境,彌補心理落差。用Matsuda的話來說是這樣的:“為任何新媒介設計都要從多方面考慮。一方面,擁抱未來,為AR和VR找到天然的美學風格和交互模式,這點很重要,這是一個烏托邦世界,你可以輕鬆交互,能夠化解我們今天所說的一切問題。從另一方面看,還要考慮我們來自何處,這點也很重要。設計應該將人與新的可能性連接起來,以容易使用的方式連接。”

完全依賴手,加一些虛擬可穿戴介面,使用者真的會接受這樣的UX,放棄硬體控制設備(比如Oculus Touch、穀歌Daydream控制器)?Matsuda認為,這些硬體控制器會成為虛擬世界與用戶之間的障礙。他說:“我們處在新人機界面時代的邊緣,最終它不只會取代移動與桌面介面,還會取代許多我們現在所依賴的其它物理介面。技術越進步,使用控制器、鍵盤、觸控式螢幕就會顯得越古怪。”

首先是穿孔卡片,然後是字元螢幕,再然後是滑鼠與GUI,然後到了觸控式螢幕,每一次介面變革,使用者與計算之間的障礙就會少一點,使用變得更直觀,更平易近人。有一點很明顯,北極星可能是計算遊戲的大結局,它將真實世界與數字世界完全融合。Leap Motion的手部追蹤加上UX,可以為我們的感觀添加層與物件,它僅次於腦機介面。

這些技術對人類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5英寸螢幕極有吸引力,已經給人類帶來不少問題了。未來如果AR技術普及,它到底是讓我們更強大,還是進一步奴役我們?Matsuda相信技術的利大於弊。

“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術,標誌著新時候的來臨,我們正在朝著新時代挺進,它包括沉浸式技術、AI、自動化、合成生物技術、普遍計算技術,還有很多,這裡只說了一些。在我們的一生中,這些技術會帶來巨大的影響,理解它們,積極引導它們,讓它們將世界變得更好,這是我們的責任。”

在Matsuda看來,為Leap Motion工作正是責任的一部分,對他自己也是一種挑戰。

“前往目的地不會一帆風順,路上肯定有許多波折,但是它們的正面作用是極其巨大的。如果我不相信這種可能性,就不能稱自己為設計師。”

真希望他能成功,讓這些技術工具能更好為我們服務。

作者簡介:

Jesus Diaz,曾在Gizmodo工作7年,後來為Gawker Media創辦了Sploid,他是 The Magic Sauce的創意主管、編劇、製作人,還是Fast Company的撰稿人。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正因如此,在開發之時Leap Motion才會刻意限制手勢的使用,青睞AR的“物質性”,簡單來講,就是將人們熟悉的東西變成虛擬化身,讓使用者以直觀的方式使用各種功能。這一研究不斷演化,變成了“北極星”的一個功能,名叫“Power Hands”。根據Matsuda的介紹,Power Hands可以增強手的能力。每一種Power Hands App可以讓用戶完成不同的任務,比如抓起虛擬物件,然後重新排列,或者將虛擬調色板戴在手腕上,在空中用手指繪畫。Matsuda寫道:“用戶可以在手上啟動某些功能,獲得某種能力,從而影響周圍的虛擬世界。”

Leap Motion還開發了一種新的介面元素,名叫“Virtual Wearables”,通過它你可以獲得Power Hands的各種能力。在你的手或者手腕上會出現一個虛擬小物件,它看起來就像真實世界的顯示幕或者介面。你可以將它想像成智慧手錶,只是存在於虛擬世界,它可以根據環境變形。你沒有必要記住大量的手勢,這些手勢調用不同的功能表或者按鈕,有了Virtual Wearables一切變得更簡單了,它的外觀和動作是我們熟悉的。用戶可以點擊、打開、扭曲、滑動,就像真實世界的操作一樣。

Virtual Wearables比手勢更有彈性。Matsuda解釋說:“Virtual Wearables提供的操作方式更加平易近人,更加讓人興奮。我們可以這樣來類比:你擁有多種多樣的穿戴設備,根據任務的不同,你使用不同的設備。不同的穿戴設備有不同的功能,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水準選擇。”你可以用特定虛擬穿戴設備繪畫,另一種設備寫作,又用另一種拍照,或者編輯視頻,每一種介面都根據特定任務裁剪過,這樣就不需要控制器了。

Raskin最初的夢想是為每一種用途開發“資訊家電”,Virtual Wearables相當於幫他實現了夢想,不過它們是虛擬裝置,不是真正的物理設備。Matsuda解釋說:“現在看起來有點深奧,但是我相信終有一天,它們會像捲軸、功能表一樣普及,無處不在。”

首先浮現在我腦海的不是“深奧”,而是“skeuomorphism”(擬物設計),在iOS最初發展的幾年,推崇的就是擬物設計,也就是將物理物件虛擬化,後來蘋果改變了風格,轉向平面設計。到了今天,擬物設計可能沒有那麼“時尚”了,不過Matsuda認為,在新生技術的早期發展階段,這種設計相當實用。Matsuda說:“我們對擬物設計的指責是沒有理由的,在移動設備(包括桌面設備)發展的早期階段,它發揮了重要作用。擬物設計為人們提供了參考點,利用用戶的過往經驗幫助他們使用新功能。”

要讓全新的技術變得直觀,人類需要熟悉的參考點:也就是創造一種環境,彌補心理落差。用Matsuda的話來說是這樣的:“為任何新媒介設計都要從多方面考慮。一方面,擁抱未來,為AR和VR找到天然的美學風格和交互模式,這點很重要,這是一個烏托邦世界,你可以輕鬆交互,能夠化解我們今天所說的一切問題。從另一方面看,還要考慮我們來自何處,這點也很重要。設計應該將人與新的可能性連接起來,以容易使用的方式連接。”

完全依賴手,加一些虛擬可穿戴介面,使用者真的會接受這樣的UX,放棄硬體控制設備(比如Oculus Touch、穀歌Daydream控制器)?Matsuda認為,這些硬體控制器會成為虛擬世界與用戶之間的障礙。他說:“我們處在新人機界面時代的邊緣,最終它不只會取代移動與桌面介面,還會取代許多我們現在所依賴的其它物理介面。技術越進步,使用控制器、鍵盤、觸控式螢幕就會顯得越古怪。”

首先是穿孔卡片,然後是字元螢幕,再然後是滑鼠與GUI,然後到了觸控式螢幕,每一次介面變革,使用者與計算之間的障礙就會少一點,使用變得更直觀,更平易近人。有一點很明顯,北極星可能是計算遊戲的大結局,它將真實世界與數字世界完全融合。Leap Motion的手部追蹤加上UX,可以為我們的感觀添加層與物件,它僅次於腦機介面。

這些技術對人類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5英寸螢幕極有吸引力,已經給人類帶來不少問題了。未來如果AR技術普及,它到底是讓我們更強大,還是進一步奴役我們?Matsuda相信技術的利大於弊。

“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術,標誌著新時候的來臨,我們正在朝著新時代挺進,它包括沉浸式技術、AI、自動化、合成生物技術、普遍計算技術,還有很多,這裡只說了一些。在我們的一生中,這些技術會帶來巨大的影響,理解它們,積極引導它們,讓它們將世界變得更好,這是我們的責任。”

在Matsuda看來,為Leap Motion工作正是責任的一部分,對他自己也是一種挑戰。

“前往目的地不會一帆風順,路上肯定有許多波折,但是它們的正面作用是極其巨大的。如果我不相信這種可能性,就不能稱自己為設計師。”

真希望他能成功,讓這些技術工具能更好為我們服務。

作者簡介:

Jesus Diaz,曾在Gizmodo工作7年,後來為Gawker Media創辦了Sploid,他是 The Magic Sauce的創意主管、編劇、製作人,還是Fast Company的撰稿人。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