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德國有機會贏蘇聯嗎?就算美國不插手,德國也必將慘敗

在如今看來, 比起二戰, 一戰的熱度要小很多, 但從兩次世界大戰的性質看來, 一戰和二戰就像是一場列強爭奪利益比賽的上下半場。 用法國元帥費迪南·福熙的話說, 《凡爾賽和約》簽訂後形成的世界格不是和平, 而是20年的休戰”。 不同的是, 有些國家利用這個“中場休息”, 從弱勢的一方搖身變為強國, 如蘇聯;有些國家則從掌控局勢的世界霸主, 一下子變成了只有挨打份的弱國, 比如說法國。

可以說,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大的變數, 莫過於德國的重新崛起與蘇聯的異軍突起了。 鮮為人知的是, 直到德國入侵蘇聯之前, 兩國實際上算是盟友。 蘇軍曾幫助德軍攻佔波蘭, 也收取了不菲的戰爭紅利;因此, 有人認為, 如果不是德國昏了頭要進攻蘇聯, 以當時兩國的實力強強聯手, 歷史恐怕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其實這種說法欠妥, 德國與蘇聯走到一起, 除了國家利益外,

英法集團對兩個國家的仇視態度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然而, 當英法集團式微, 德國與蘇聯的形態意識又並不一致時, 蘇德之間的一場決戰是在所難免的。 德軍在1941年6月22日入侵蘇聯這是眾所周知的, 同樣, 蘇聯也制定了入侵德國的“大雷雨”計畫並做了相關部署, 原計劃甚至還比6月22日提前了10天。

歷史給了我們這樣的感覺:納粹元首希特勒像是一個狂熱的政治賭徒, 而蘇聯領袖是一個穩重的政治家。 雖然在蘇德戰爭初期, 德軍取得了巨大的戰略先機, 然而元首毫無章法的賭博最終輸掉了所有籌碼。 有不少人認為, 德軍原本完全能夠攻下蘇聯, 完全是元首在背後胡亂指揮葬送了一切。 另外, 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

德國才敗給蘇聯的。 那麼講道理, 如果美國不插手, 任憑德國和蘇聯死拼, 究竟誰能笑到最後呢?

答案很確定, 是蘇聯。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們必須要弄清楚美國在蘇德戰爭前與中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 不能過分強調美國的援助對蘇聯的作用,

也不能過分淡化美國對德國的幫助。 雖然二戰中美國站在了德國敵對陣營中, 但即便是兩大陣營打到你死我活的程度時, 美國的資本家們仍然躲在暗中兩邊通吃。 據統計, 二戰中一共有超過200家美國大中型企業與德國有著密切往來, 他們通過瑞典這個名義上的中立國進行往來, 如福特汽車、通用汽車、標準石油等都是其中最積極的一部分。 摩根大通銀行還曾暗中提供給納粹一大筆戰爭貸款, 戰後也不好意思索取。 可以說, 德國能夠在短時間內組建起強大的裝甲部隊, 單靠自身能力是幾乎沒有可能的, 美國的資本與企業幫了大忙。

反觀蘇聯, 總有人認為若非美國的援助, 蘇聯早就支撐不住戰爭了。 實際上,

這種說法存在很大的偏見。 早在二戰爆發前, 一大批英法的軍事家與戰略家就沮喪地承認, 無論是看國力還是看軍力, 蘇聯都已經超過英法, 成為實際上的歐洲霸主了。 這樣說也許並不客觀, 但當時蘇聯的國力與戰爭潛力明顯是被極大地低估了。 一場大規模戰爭是對交戰國國力的考驗, 那麼蘇德兩國國力對比如何呢?1940年6月22日, 當德國攻佔法國後, 國力達到巔峰, 然而, 此時德國本土加上所有控制區的綜合實力, 也才勉強能與蘇聯作對比。

整個二戰,蘇聯共生產輕型坦克17438輛,中型坦克67352輛,重型坦克8467輛,自行火炮及突擊炮18975輛;即便是德國入侵後,大部分工業區淪陷,局勢岌岌可危時,蘇聯仍然能夠做到月產坦克1200輛,飛機1800架。即便是在完全動員後,德國坦克飛機的產量最多時也不到蘇聯的1/2。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德軍高層曾經根據戰爭的情況大體估算了一下需要新型坦克的數量,並將這些數量對各大軍工企業進行分配,結果沒有一家企業表示能夠實現這樣高強度的生產。然而在蘇聯,僅一個州就有至少10家可以做到。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當德軍佔領了郊區一家兵工廠的一半後,被蘇軍控制的另一半仍然在進行生產,坦克剛下線就立刻對準德軍開炮。

按照美國人的說法,是美國的援助幫助蘇軍渡過難關,然而蘇聯方面則表示,美國支援雖然數量龐大,但在這場戰爭的總損失中最多也只占4%。顯而易見的是,論國力,德國與蘇聯是沒法比較的,我們再來看看兩國的戰爭能力。

德國的國家體制決定了他們在這方面必然要完敗于蘇聯,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莫斯科戰役爆發前夕,守衛莫斯科的蘇軍總人數不過125萬人,這其中,真正擁有戰鬥力的部隊只占一小部分,臨時組建的部隊和預備役才是主力。然而戰役一結束,蘇軍發動反擊時,手中就已經握有超過200萬正規部隊了;二戰臨近尾聲時,蘇軍已經擴充到400個滿編師,總人數超過1000萬人。蘇聯的戰爭潛力,無疑是十分可怕的。

史家一直有這樣一種觀點:元首是政治家,不是軍事家,他入侵蘇聯的最初目的是想佔領蘇聯位於烏拉爾山以西的大片工業基地和良田,用以維持戰爭。而德軍高級將領們則將攻下蘇聯視為一個軍事目的,政客與將軍的意見不一致,這也成為後來德軍兵分兩路的錯誤部署出現的根本原因。因此有人說,如果德軍一開始就全力攻打莫斯科,或者是後來不分兵,全力進攻斯大林格勒,二戰的局勢或許會改變。其實,這些都是不會出現的。

戰爭的本質還是國家間國力的較量,二戰時德軍很強,戰法靈活先進,德國軍人的素質也確實很高,然而即便是不出現各種各樣的決策失誤,德軍或許會攻下莫斯科,或許會取得更大的軍事勝利,但這最終都將是一時的。蘇聯戰爭潛力巨大,戰略縱深可怕,綜合國力方面德國更是無法比擬。就算歷史再來一次,沒有美國插手,德軍依舊會深陷蘇德戰場這個龐大的戰爭泥潭,被蘇聯軍民對入侵者的仇恨所淹沒。

整個二戰,蘇聯共生產輕型坦克17438輛,中型坦克67352輛,重型坦克8467輛,自行火炮及突擊炮18975輛;即便是德國入侵後,大部分工業區淪陷,局勢岌岌可危時,蘇聯仍然能夠做到月產坦克1200輛,飛機1800架。即便是在完全動員後,德國坦克飛機的產量最多時也不到蘇聯的1/2。講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德軍高層曾經根據戰爭的情況大體估算了一下需要新型坦克的數量,並將這些數量對各大軍工企業進行分配,結果沒有一家企業表示能夠實現這樣高強度的生產。然而在蘇聯,僅一個州就有至少10家可以做到。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當德軍佔領了郊區一家兵工廠的一半後,被蘇軍控制的另一半仍然在進行生產,坦克剛下線就立刻對準德軍開炮。

按照美國人的說法,是美國的援助幫助蘇軍渡過難關,然而蘇聯方面則表示,美國支援雖然數量龐大,但在這場戰爭的總損失中最多也只占4%。顯而易見的是,論國力,德國與蘇聯是沒法比較的,我們再來看看兩國的戰爭能力。

德國的國家體制決定了他們在這方面必然要完敗于蘇聯,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莫斯科戰役爆發前夕,守衛莫斯科的蘇軍總人數不過125萬人,這其中,真正擁有戰鬥力的部隊只占一小部分,臨時組建的部隊和預備役才是主力。然而戰役一結束,蘇軍發動反擊時,手中就已經握有超過200萬正規部隊了;二戰臨近尾聲時,蘇軍已經擴充到400個滿編師,總人數超過1000萬人。蘇聯的戰爭潛力,無疑是十分可怕的。

史家一直有這樣一種觀點:元首是政治家,不是軍事家,他入侵蘇聯的最初目的是想佔領蘇聯位於烏拉爾山以西的大片工業基地和良田,用以維持戰爭。而德軍高級將領們則將攻下蘇聯視為一個軍事目的,政客與將軍的意見不一致,這也成為後來德軍兵分兩路的錯誤部署出現的根本原因。因此有人說,如果德軍一開始就全力攻打莫斯科,或者是後來不分兵,全力進攻斯大林格勒,二戰的局勢或許會改變。其實,這些都是不會出現的。

戰爭的本質還是國家間國力的較量,二戰時德軍很強,戰法靈活先進,德國軍人的素質也確實很高,然而即便是不出現各種各樣的決策失誤,德軍或許會攻下莫斯科,或許會取得更大的軍事勝利,但這最終都將是一時的。蘇聯戰爭潛力巨大,戰略縱深可怕,綜合國力方面德國更是無法比擬。就算歷史再來一次,沒有美國插手,德軍依舊會深陷蘇德戰場這個龐大的戰爭泥潭,被蘇聯軍民對入侵者的仇恨所淹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