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興隆落實河長制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

組織保障健全制度嚴格監督

和合承德網訊(劉如冰、張立國) 興隆縣認真貫徹國家、省、市關於實行河長制工作的安排部署, 立足建設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的定位, 強化制度、組織和監督考核體系建設, 水環境品質得到明顯改善, 全力打造“水清、岸綠、坡美”良好生態興隆。

強化組織, 生態治理精細化。 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 主管縣長為副組長, 監察、組織部等29 個部門和單位為成員的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 明確了各部門在河長制工作中的責任分工。 專門聘請北京林業大學、水規總院清華同衡、棕櫚生態城鎮公司等10 餘家全國一流水利生態、風景園林設計單位到興隆進行把脈,

以先進的治理理念和經濟生態的治理措施推進河道治理工程建設。 創新資金投入方式, 利用縣國投有限公司融資3 億元, 籌集興隆山景區、塞外江南小鎮和詩上莊等社會企業資金4 億元, 共完成旅發大會沿線河道治理230 公里, 建設生態蓄水堰48 道, 攔水壩擋牆35 個岸邊, 綠化美化27800平方米, 河道清淤62000 立方米, 新建生態護岸3900 米, 河道綜合治理和保護效果明顯。 項目建成運行後, 年均可以減少入京津地區河、庫泥沙量1500 萬噸, 減少水體農業面源污染物含量360 噸, 增加河流水源涵養2800萬立方米。

健全制度, 治水載體多元化。

下發了《興隆縣實行河長制的工作方案》, 明確縣級設立雙總河長, 在全縣兩大水系17 條主要河流和27 座中小型水庫設立縣級河長, 分別由縣委、縣政府負責同志擔任。 鄉鎮、村分級逐段設立河長。 全縣20 個鄉鎮按照縣裡的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了符合本鄉鎮工作實際的河長制工作方案。 先後出臺了《縣河長制名單公示制度》《縣河湖管理會議制度》 《河長制資訊共用制度》 《縣河湖資訊報送制度》 等七項制度。 細化工作舉措, 委託承德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對興隆縣河湖劃界和“一河(湖) 一策”方案進行編制。 深入實施“清水行動”“暢河行動”“綠岸行動”三項專項整治, 重點解決好河湖管理保護突出的問題。 為確保“水污染、水環境、水生態、水秩序”良性迴圈發展,
一方面開展水污染防治, 加強水功能區和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 清查入河排污口10 處, 並建立檔案, 對重點企業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實現線上監測;另一方面結合拆違活動, 對涉河違法建築物、行洪障礙物逐一造冊登記, 實行動態管理, 及時整改, 對於發現的問題徹底清理, 恢復河流的原生狀態。

綜合防治, 監督管道智慧化。 治水先治汙, 建立健全上下游全域化治理、標本兼治的機制, 全面實施治水工程, 根除擾水活動。 “給河流裝上眼睛”, 在柳河沿線20 公里安裝監控設備50 套, 建立覆蓋全縣的資訊平臺, 實現智慧化, 無盲區無死角, 增加柳河沿岸管護人員51 人, 撿拾沿河兩岸垃圾, 確保柳河兩岸環境整潔。 同時,

充分發揮全縣縣鄉河長主動性, 增加巡查力度和頻度, 累計巡查1200 餘次, 及時解決存在的各種涉河問題78 件, 阻止電、毒、炸魚12 起, 清理垃圾241 立方米, 制止侵佔河道行為11 起。 全面清理和取締柳河、清水河、潵河等3 條河流河道采砂行為, 對存在安全隱患砂坑基本實現了警示標誌全覆蓋。 對於到期的采沙場一律不再給予審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